人生路漫漫,一生不短不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面临分岔路口,无数个分岔路口都会改变人一生的命运。
有人会与梦想相拥,有人会与梦想相背离,但无论何种选择,只要做出的决定不后悔,就会成为靓丽的风景。
她,年轻时与刘晓庆、李秀明被称为“北影三朵金花”,曾红遍全国,在事业最巅峰之时,为了儿子毅然选择息影,回到家中成为一名家庭主妇。
有实力的人,不论走到哪个领域都会发光发亮,从演员到画家,她的人生要比别人丰富多彩,她就是——张金玲。
011951年,张金玲出生于河北沧州的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可能就连她都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红遍全国。
张金玲是家中的大姐,她下面还有4个弟弟,这就意味着她身上的担子是很重的。
她从小时候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赶牛、做家务,虽然家境不是很好,但是张金玲没有一点怨言,养成了坚韧、踏实的性格。
每日的生活轮轴转,每当张金玲躺在床上,容不得她胡思乱想,就已经进入梦乡了。
在农田的日子里,张金玲并不无聊,因为她喜欢唱歌、跳舞,她也是很有天赋的,高中毕业之后,她就在小学担任老师。
1970年,属于张金玲的机会来了,湖北省话剧团在河北挑选演员,他们让张金玲表演诗歌朗诵、唱歌,张金玲丝毫没有胆怯,凭借自己的勇敢,成功被挑中了。
那年,她才19岁,长得很是出落,又有才华加身。
张金玲很高兴,得到了旁人的认可,在她走之前,母亲很是担心,吃不好、睡不好。
她打小也没有出过远门,她很清楚这是她的一次机会,她不想机会白白流失。
在跟父母交谈再三之后,她还是跟着话剧团去到了湖北,事实证明,张金玲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如果不是她的坚定,些许她也不会成为红遍全国的张金玲。
有人天生就是吃演员这碗饭的,张金玲就是其中一个,刚到湖北话剧团的张金玲,虽然不是很熟悉,但是她在表演这方面的天赋,是很强的。
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在短时间内,她就成为了骨干演员。
张金玲在话剧团中的表演,惊艳到了《李双双》的导演鲁韧,正好他手中有一部戏《春苗》,这部戏最让鲁韧头疼的就是女主角“春苗”。
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角色,直到他看到了张金玲,他直接拍板,这个角色,“非她莫属”。
张金玲心中高兴地像开了花似的,她终于能接到戏了。就在她高兴的时候,传来了一则不好的消息,就是《春苗》被延期了。
鲁韧不忍心错过这个好苗子,就将她介绍了上海电影制片厂了,她出演了《渡江侦察记》中的“刘队长”。
这部剧是她在娱乐圈的开端,她当然也要好好准备,刚进入剧组的张金玲,不仅勤奋,还好学。
为了更贴合剧中“刘队长”,张金玲下了不少苦功夫,为了一个9秒的镜头,她找了一个专业撑杆跳远运动员,去学习规范的动作。
等她学完回来,到了剧组就一次又一次地练习,不幸的是,她的尾巴骨裂了,最后强撑着完成了这段表演。
努力是有回报的,张金玲凭借“刘四姐”这一角色,成功获得了不少观众们的认可。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张金玲又接连出演了《大河奔流》、《希望》等。
属于她的好运,似乎一直都在路上,这是因为张金玲下了苦功夫,她值得这份殊荣。
事业处于巅峰的张金玲,也在悄然之间,遇见了那个他。
他们相识于《希望》,与她搭戏的男演员,叫做徐敏,因为剧中戏份的需要,他们私下里也会沟通台词、剧本、镜头。
经过长时间的相处,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情愫,虽然剧组公开表示男女演员之间不能谈恋爱,但是他们也无法抑制住自己的内心。
剧组看到他们你侬我侬的样子,最后也作罢,因为他们是管不住张金玲与徐敏的。
张金玲很努力,为了和徐敏在一起,她很努力,后来她又调到了北影制片厂,也是在这一年,她与徐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北影制片厂那时很重视张金玲,张金玲与李秀明、刘晓庆因为颜值高,被称为“北影三朵金花”。
在这三朵金花中,张金玲算是成名比较早的了。
随着北影的重视,张金玲的人生路越走越宽,她接连拍了不少戏,《从奴隶到将军》、《远洋船长和他的妻子》、《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等。
张金玲在结婚之后,婚姻幸福,事业达到巅峰,她的人生很是圆满。
她和徐敏在各自的事业上忙碌,两人聚少离多,也是一种浪漫。
片约不断的张金玲,接到了西安电影制片厂的《爱情与遗产》,虽然她很喜欢这部剧中的角色,但是情非得已,她只接到了《姐妹俩》。
只可惜,《姐妹俩》因为种种原因始终都无法开拍,这对于张金玲来说,受到了重重打击,旁人都劝她看开点,并没有什么难过的坎儿。
而张金玲却很执拗,她告诉自己:“索性我就停下来吧!”
她停下来,不是指息影,而是总结她之前的表演经历,用更好的状态迎接全新的自己。
事实证明,她的决定没有错,她等来了李翰祥执导的《火烧圆明园》。
在这部剧中,张金玲出演西宫、刘晓庆出演东宫,张金玲满怀期待,她十分期待这部剧。
可命运有时就在开玩笑,在这关键的时刻中,张金玲的人生出现了转折点。
03她怀孕了。
张金玲一边开心,一边难过。因为在角色与孩子之间,她只能二选一。
导演很果断地告诉她:“拍戏不能要孩子,要孩子不能拍戏”,但凡有选择的话,张金玲都不会退出这部剧。
那时的张金玲,已过而立之年,她可能还没有做好当母亲的准备,但是这个小生命既然来了,她就不会退缩。
她的丈夫徐敏很尊重妻子的决定,毕竟他们都老大不小了,既然孩子来到了身边,那就好好迎接他的到来吧。
她说了一句话,至今让人感动涕零:
“从知道孩子闯到我怀里来的那一刹那,我就感觉:我就是母亲了!我要保护他!不用考虑了,我要孩子不拍戏。”
张金玲在辞演《火烧圆明园》后,她就在家期待着这个小生命的到来。
十月怀胎,让张金玲明白了母爱的伟大,这是她拍戏所体会不到的快乐和充实。
在徐艺倍出生半年后,她就想过要回到影坛,但是张金玲发现了一个问题,她继续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不是不可以,但是她对孩子的惦记,超出了她的预期。
于是,她告诉观众:“我该回归家庭了,我不能再恋着我的银幕了,我有孩子了,有家了。”
这样的告别,是难受的,也是充满母爱的。
其实,张金玲再怎么坚强,她也只是一个母亲,在人生的岔口,她一次又一次选择了儿子,这就意味着她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是没有缺席的。
昔日的一朵金花,就这样淡然直接退出影坛,因为儿子她无怨无悔。
或许,在儿子睡着之后,张金玲看着沉睡的孩子,心中也会有那么一丝不甘。
而这种不甘,都没有儿子重要,所以她心甘情愿成为一名家庭主妇。
04曾经,她和徐敏也许爱得深沉,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
可随着时间的消磨,她发现他们之间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她退出影坛,回归家庭,整日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生活。
而徐敏又诠释出了各式各样的角色,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尤其是在儿子徐艺倍的教育上,两人常常吵得不可开交,他们的婚姻,也在平淡且无味的生活中分开了。
自此,徐艺倍跟着母亲,母子两个相依为命。
机缘巧合之下,张金玲接触到了绘画,在她决定修身养性的时候,她的感情迎来了第二春。
在与徐敏离婚多年后,张金玲身边的追求者也不少,但那个人却走进了她的心。
他叫做张正,他不仅对徐艺倍好,还将他当作亲儿子一样看待,带他出去游玩、赏景。
张金玲也逐渐接受了他,两人还结了婚。张正是个商人,他也很喜欢文艺方面的东西,他和张金玲是有共同话题的。
张正鼓励着张金玲勇敢地向前走,她还在张正的关系下,认识到了齐白石的弟子娄师白,并且还拜师娄师白。
娄师白是个国画大师,并不是什么人拜师,他都会同意的。
他知道张金玲曾经是个演员,在绘画这方面,如果吃不了苦的话,是很难成大器的。
娄师白让张金玲写了四个字:平安是福,虽然这四个字很简单,但是从书法中就能看出来一个人的脾性,张金玲之前陪着儿子也练了不少书法。
她写下四个字的时候,娄师白也惊呆了,因为她的字很秀气,举行投足之间也透着灵气,才决定让她拜师。
想要迈出一个未知的领域,是要吃很多苦的。
张金玲光画虾,就用了3年的时间,她画到不满意,就重新画,很多时候,她将自己关在屋子里,能画十几个小时。
张正很是心疼她,但是张金玲骨子里很拗,她决定的事情,要干就要干好。
她对于绘画的热爱,仿佛让她回忆起了当年再苦再累也要演好的角色。
她不能放弃,因为付出就有回报,张金玲在娄师白的指导下,画了三年的虾,最后一次交上自己画的虾,娄师白肯定了她这三年的努力。
在这样的坚持下,她用了15年,书画功力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并且还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了自己的个人画展。
05如今的张金玲,有自己热爱的事业,身边还有爱人陪伴,还有一个儿子,她的人生虽然有遗憾,但现在的她,是幸福的。
成为知名画家的她,不仅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还开了属于自己的个人画展,后来她还收到了不少影视资源的邀约。
时间一晃而过,张金玲每做一件事,她都十分热爱,也正是她这份热爱之心,让她收获了很多弥足珍贵的东西。
她很认真地钻研绘画,闲暇时间就会用来拍戏,陪伴自己的丈夫、儿子,这样的人生,实属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