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简介(鲁迅“立人”实质是立科学思维)
屈默私家牧场
2025-05-05 11:02:53
257
0
|
| | |

| | 版面导航 |
 第1版头版 |
 第2版要闻 |
 第3版长江评论 |
 第4版要闻民生 |
|
|
| |

|
|
-- 读+周刊 -- 版次:[ 15 ] | | | | 20世纪初,青年鲁迅提出了“立人”的主张。认为“救中国”的“根本之图”,是“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鲁迅的科学思维——张梦阳论鲁迅》一书提出“立人”实质是立科学思维,认为鲁迅的最大价值,在于他对中国人思维的批判,扭转了数千年的传统思维定式,从而为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做出了划时代的历史贡献。因为无论是中国反封建的“政治革命”还是“思想革命”,立足点都是人,是人的思维。只有人的思维改变了,政治和思想才能变化,否则,一切照旧。 鲁迅以思想家兼文学家的思辨加形象化的方式,致力于中国人思维的变革。他写作《阿Q正传》,就通过阿Q这一典型形象,深刻批判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精神胜利法”,从心理学上剖析中国人的痼疾,以及如何疗救的办法。鲁迅比纯粹的哲学家或文学家产生了大得多的综合效应,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发挥了巨大影响。 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厚重文化,与流行的快餐文化永远是对立的。只有深读才能读懂鲁迅。 深读不仅要读鲁迅的文字本身,而且要深入到他文字后面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中去,探究他在写作时,是怎样展开思维活动的?这种思维活动又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社会状态下,针对什么样的对象而展开的?有哪些特点和规律性的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张梦阳和陈漱渝的努力,在鲁迅研究中独树一帜。 (原载《文汇报》,本报有删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