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在哪里(我国首次实施公海自主休渔 在哪里?涉及谁?休多久?)

每经记者:张蕊 每经编辑:陈星

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公海鱿鱼资源养护促进我国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自7月1日起,我国首次在西南大西洋公海相关海域试行为期3个月的自主休渔。

《通知》指出,鱿鱼是我国远洋渔业主要捕捞利用对象,我国是全球重要的鱿鱼生产国、市场国、消费国。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多种原因,公海鱿鱼资源、渔场分布及消费市场均出现较大波动。本次出台《通知》是为加强公海鱿鱼资源的科学养护,促进鱿鱼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和我国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通知》明确,根据科研监测和专家论证结果,自2020年起,在西南大西洋、东太平洋等我远洋渔船集中作业的重点渔场,试行以下自主休渔措施:一是每年7月1日至9月30日,32°S-44°S、48°W-60°W之间的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二是每年9月1日至11月30日,5°N-5°S、110°W-95°W之间的东太平洋公海海域。在上述海域作业的所有中国籍远洋渔船统一实行自主休渔,休渔期间停止捕捞作业,以保护鱿鱼资源及其产卵群体。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包括东南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在内的几大公海渔场,鱿鱼资源年间波动日趋显著,企业经营风险加大。经过广泛调研和专家论证,认为实行休渔是保护渔业资源,提高资源补充量和渔业效益的有效途径。

至于后续是否会扩大休渔范围,该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根据资源监测和休渔效果评估情况,动态调整休渔的时间和区域,包括在东太平洋公海等其他主要的鱿鱼作业渔场实施休渔。

谈及此次休渔涉及哪些渔船,对我国远洋渔业企业有何影响时,该负责人回应,休渔期间,包括鱿鱼钓、拖网渔船等在西南大西洋公海相应区域作业的所有中国籍远洋渔船均需停止捕捞作业。

“停止作业对远洋企业肯定会有暂时的影响,但是休渔能够有助于保护幼体、减轻气候等各种因素对资源量的影响,从而有利于资源的科学养护和长期可持续利用。”该负责人说,季节性休渔是国际上常见的资源养护措施,也是我国近海海洋捕捞业长期执行的重要管理措施。远洋渔业企业需要提高参与公海渔业资源养护的认识,主动适应国际管理规则,加强负责任捕捞和国际履约。

公海

“农业农村部将会同各地渔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对休渔期间远洋渔船进行严格的船位监测和管控,对违反休渔规定的远洋渔船和远洋渔业企业,将依法予以严厉处罚。”该负责人说,据了解,经过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宣传引导和发动,所有作业渔船目前均已撤离休渔区域。

每日经济新闻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