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阵子,网上疯传的富士康还是比亚迪的员工通过快手直播和制作短视频内荐员工,一年赚了一百万。
对于这条消息,本所是持质疑态度的。
如果说是100万营业收入,即收到的返费(或内荐费),并没有扣除给员工的返费(或内荐费),那并不难,但是没有团队,净利润100万,有点难。
质疑归质疑,但是
通过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招聘的群体,正在以疯狂的速度崛起
通过简单的了解,目前短视频招聘的头部资源,也就是这个领域的大佬,基本都在珠三角,第一梯队20万左右粉丝,第二梯队5-10万粉丝。
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为何恐怖呢?干过网招的朋友们一定知道,把你的帖子置顶一天能换来多少浏览量,能换来多少报名,而置顶一天花多少钱,一年需要花多少钱。
以 富士康电子厂@冲刺30万 这个账号的数据来看,仅一条介绍厂区吃住情况的视频的播放量,多则140多万,少则3-5万。
有公司这样玩么?
当然有,一些中小型的公司也进入了短视频招聘领域。
招聘模式和这些在厂员工的模式一样,短视频导流到微信。
但是公司运营的账号普遍没有在厂员工运营的出色,且差距很大。
公司运营者拍摄条件没有在厂员工那么好,不是专人负责专项,没那么多精力。
以及现在在厂员工短视频招聘主打的“内荐”比较受求职者追捧。
互联网是爆发的捷径
他们解决了信任的问题
目前这些短视频招聘基本都是打“内荐”牌,即“我”就在这个厂区上班,我对这个厂非常的了解,我推荐你来我们厂上班。
入职就是正式员工,不通过中介,不收取任何费用。
一些粉丝较多的账号会定期开直播,在线答疑,与粉丝互动,建立信任,或者在厂区边走边直播,让很多求职者一目了然。
而且这些短视频招聘也会偶尔邀请通过他成功入职的员工来一起直播,这个“嘉宾”的分量可非同小可,基本打消了90%求职者的顾虑。
最关键的还是工资,一个月能赚多少钱,这些短视频招聘会不定期的把薪资单公布出来。
员工了解工资不再是苍白的3000-6000、8000-10000,而是实实在在的工资单。
目前劳务市场上的不诚信经营行为还是屡见不鲜的,仍旧存在很多黑中介、黑派遣,这个问题就给了在厂员工短视频招聘巨大的机会。
他们把所有的流程透明化,公开化,甚至有主播公开讲“我就是招人赚内荐奖励”,这些所有流程的透明化反而让求职者打消顾虑,并欣然前往。
近些年互联网发展迅速,各行各业都在讲“互联网+”,一些擅长忽悠的机构动不动就大数据,随随便便就AI人工智能赋能这行业那行业的培训,让人看了好生气愤。
就会骗钱。
其实网络并没有那么神奇,互联网运营也没有那么神奇,
它就是一个工具,来帮助你的业务更好更快更便捷,
千万不要以为做互联网就要整合资源,就要开发个APP小程序什么的。
你的各种劳务群,就是你的互联网资源,它让你你更高效的获取各种招聘信息和分发各种招聘信息。
上海某中介公司老板靠自己6个微号每天招聘几十人。就是每天发一些给员工发返费数钱的小视频。
只要你的内容做的够好,能够带来便捷,带来价值,就会被传播,就会达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你可以站在现在的短视频风口上,打造一个小网红,精心策划一些视频内容;
你可以利用微信群设计一套裂变活动,帮你带来更多的求职者;
你还可以像咱所一样,做微信公众号,写写文章,提供价值,再做招聘;
其实就是获得客户,吸引客户,成交客户。
如果你利用好互联网,它能够帮助你放大,持续的放大,无限的放大。
如果你想要在短期内业务量爆发增长,可能钻研互联网运营是最有效也是最便捷的方法。
最后,希望每一位老板,每一家公司都能够在新一轮的短视频招聘布局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