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萨缪尔森,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系的创始人。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美国首位获得此项大奖的经济学家,曾担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经济顾问。
第19版是萨缪尔森先生的绝笔,在前18版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的修订,并融入了时代变革的元素和最新的经济数据,在保持“把注意力始终放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这一风格的前提下,对货币政策、货币与国际金融体系、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做了重点论述或重写,对前沿的实践及理论成果,如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混合经济、政府债务、稳定经济、经济增长与居民福利等也给出了最新介绍。
萨缪尔森先生抛开了意识形态与政治因素后对当前宏微观经济的所思所想,尤其是他在此书倡导的混合经济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值得广大读者及政府管理者学习和借鉴。
在对提升经济理论科学分析水平的贡献上,萨缪尔森超过了当代任何一位经济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辞)
1.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一些人学经济学是为了帮助自己找到好的工作。另一些人认为他们应能更深地理解关于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报道的背后还藏着什么。还有一些人则希望弄明白:何种政策可以减缓全球变暖?苹果播放器iPod转由“中国制造”意味着什么?
所有这些还有其他更多的理由当然都很好。然而,我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一条最重要的理由应该是:在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中,你永远都无法回避无情的经济学真理。
2.你的前途不仅取决于你的能力,而且还取决于全国和各地经济力量对你的工资的影响。此外,经济学知识还可以帮助你在购买房屋、支付子女教育以及为退休而储蓄等场合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诚然,学习经济学并不一定能让你变成一个天才;但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
3.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得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
4.经济效率要求在给定技术和稀缺资源的条件下,生产最优质量和最多数量的商品和服务。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
5.经济生活既可以经由官僚体系集中指令去组织,也可以交由分散的各行其是的市场机制去组织。今天,美国和其他高收入经济体的大多数决策都是经由市场机制而形成的。
不过政府在监督市场运行方面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制定法律来监管经济生活,提供教育和治安等服务,并管制污染等。当今绝大多数社会都采行混合经济制度。
识别二维码一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