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风恒卦(「恒卦」之卦辞及其彖传破解)

(上接“二、象辞破解”)

三、卦辞破解

卦曰: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释义

恒卦》天时在仲春之月,亦或在日出之时,阳气出达,朝气蓬勃,故“亨”。亨者,万物通达也。《礼记·月令》云:“是月仲秋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恒卦》上震下巽,“震为雷”、“巽为风”,故《恒卦》之象,春风入内,雷发于外,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故“亨”。仲春之月,物不分类群,皆得春而亨,天道如此,故“无咎”也。物兴之初,当做长久之计,这种万物咸亨,共同发展的状况,显示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青春活力,万物应时而出达,只有充分发展,才能体现春天的好生之德,故“利贞”。“亨,无咎,利贞,”久于《恒》道,而万物有成。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万物正是充满希望,大有前途的季节,正是撸起袖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准备大干的时候,故曰“利有攸往”。只有持之以恒,一步一步走下去,才能有好的结果,才不会辜负上天所赐的大好时光。

《恒卦》讲夫妇之道。夫妇之道正则家道兴。夫妇之道追求长久,长久的夫妇之道应该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良好的家风,二是兴旺的家道。《恒卦》上震下巽,“巽为风”,代表家风,“震为大涂”,代表家道。良好的家风取决于女主人,良好的家风正如春风一样和熙温馨,故“亨,无咎、利贞”。兴旺的家道取决于男主人,兴旺的家道正如日出之时出门的坦途,会越走越光明,故“利有攸往”。


四、彖传破解

彖传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释字(词)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王朝首次会试选拔人才,雍正帝亲自出题,共考三场。第一场试题为“利者,义之和也。”第二场试题为“子所不语”;第三场考试题为“日月得于能久照”。

“利者,义之和也,”出自《易·乾卦·文言》。全句为“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子所不语”出自《论语》,全句为“怪力乱神,子所不语,六合之外,存而不论。”“日月得天能久照”就出自《易·恒卦·彖传》全句为“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只有遵循其固有的运动规律,才能长久地照耀大地,“得天”就是指能顺应自然规律。否则,如果日月没有固有的运动规律,则其光照不可久也,或庶几可亡矣。《易·恒卦·彖传》里的这句话,与《易·豫卦·彖卦》里的“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日月的运行,四时的变化 皆有其固有的规律,故能长久,而圣人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做到顺天而应人,不能随心所欲,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这样循常道而行则民服而天下化成矣。


《恒卦》讲夫妇之道,夫妇之道正则家业兴,家业兴则家道久也。《家人卦·象辞》曰:“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言有物而行有恒”这就是家风,也可称为家训,是家人都应该遵循的总则。一个家如果没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总则,家人都为所欲为,甚至恣意妄为,则家道必衰,家运不可久也。


释义

本《彖传》共分五句,解释了卦辞。


第一句“‘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这一句解释了卦辞中的卦名——恒。首先说明“恒”是久的意思 。接着又从卦变的角度,用卦象说明“恒”的由来 。《恒卦》是由《泰卦》变化而来的。卦变时,《泰卦》初九刚爻上行而六四之柔下行,相互交换位置,遂成为《恒卦》,故曰“刚上而柔下”,《恒卦》上震下巽,“震为雷”,“巽为风”,卦变之象,雷出乎外而风入于内,雷风相薄,故曰“雷风相与”。《恒卦》九四为震体主爻,象征雷;初六为巽体主爻,象征风。雷动而性出,风散而性入,卦变时雷出而风入,各得其所,故曰“相与”。《恒卦》上震下巽,“震为动”,故曰“巽而动”。“巽”在这里没有指明意义,是《周易》惜墨如金,为精简计。实际上“巽为进退”,这里换言曰“权衡”,意思就是思虑再三,不断权衡。“巽而动”在这里就是深思熟虑而後动的意思 。《恒卦》六爻,三刚三柔,刚柔均而各有应,故曰“刚柔皆应”。“刚上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这些都是稳固恒久的配置,故“恒”。


第二句“‘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这一句解释卦辞“恒,亨、无咎、利贞”。首先,指出“恒”就是要久于其道,能久于其道,故“亨、无咎、利贞”。所久之道者,天地之道也。天地之道就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既然是客观规律,那就是亘古不变的,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但其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是恒久的,故曰“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久于其道”就是要始终遵循天地之道,天地之道是恒久的,无论何时何地都是适用的,故“亨、无咎、利贞”。

雷风


第三句“‘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这一句解释卦辞“利有攸往”。《恒卦》天时为卯,卯代表一年当中的仲春之月,亦代表一天当中的日出之时,仲春之月是万物始出之季,《礼记·月令》云:“是月(仲春之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日出之时,亦万物始出之时,四时变化,昼夜更替,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终而有始,卯时正是万物始出之时,又是新一轮的开始,故曰“终则有始”。春天是一年的开始 ,春天是万物生发,大有前途的季节,鼓舞人们向前去,故“利有攸往”。日出之时,是一天的开始,朝气蓬勃,出门的路途会越走越光明,故“利有攸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只有趁着这大好时光向前走,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第四句“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这一句是从天、地、人三道发挥《恒卦》的意义。恒道在于久,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天人合一”,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其运动变化都有固有的规律性,只有顺应这种规律才能长久。日月往来,昼夜更替,寒暑往来,四时变化都遵循着固有的规律,故日月能久照,四时能久成。圣人平天下,也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天道民心,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这正如《豫卦·彖传》所言:“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圣人平天下,不仅要顺天应人,还要持之以恒,不能朝令夕改,久于其道,然后天下安也。


第五句“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这一句进一步发挥出“以恒观情”的命题。万物皆有情,有情则有所恒,故观其所恒,则其情可现矣。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