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不能用“便宜没好货”一棒子打死所有商品,但总有一些商家用行动“证明”其话糙理真。
近年来,一些企业通过直播、社区团购等新型销售模式销售了大量低质低价伪劣洗衣液、洗衣凝珠,以至于消费市场频现低劣商品,耗损着洗涤产业及名优产品的声誉。生产、销售低劣洗涤用品不仅违背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市场发展规律,更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此,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在8月16日发布了《关于抵制生产销售低劣洗涤用品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倡导进一步打击生产和销售低质低价伪劣洗衣液、洗衣凝珠的企业和平台,推动洗涤行业的良性发展。
2015-2019年,我国洗涤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2020年洗涤用品行业市场规模为715.48亿元,因疫情影响,规模较2019年有轻微下降。从市场占有率来看,我国民族企业逐渐超过联合利华、宝洁等跨国企业,洗涤用品国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洗衣粉以外的新晋洗涤概念日渐渗透,香氛洗衣液、洗衣凝珠、洗衣皂等多品类洗涤商品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市场格局。
一方面,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为洗涤用品的零售提供了更多机遇,但低门槛、高回报的模式同样造就了低质伪劣的产业环境。以低价著名的电商平台,常以“1元洗衣液”、“买二送一”等网购优惠吸引消费者,大量假冒品牌货、不知名品牌产品流入市场。
在某网络购物平台搜索洗衣液商品,定价大部分都在5元至20元不等,其中包括蓝月亮、立白、超能等知名品牌。但记者发现,低价的洗衣液疑似“碰瓷”知名大牌,通过修改某个字眼、遮挡等方式误导消费者购买。例如某低价平台的“蓝月液”,购买页面的商品被大字遮挡,整体形象与蓝月亮相似,点开商品详情页才发现那是“蓝月液”,为不知名品牌,售价15.9元。而蓝月亮淘宝旗舰店的正品显示,优惠组合装也要卖79.9元。
图注:某电商平台截图
部分电商平台以低价买卖赢利,以尾货、清库存等名义售卖来路不明的三无、低价产品,甚至售卖假冒大牌的洗涤用品,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耗损品牌的声誉。
另一方面,经过对总活性物含量、PH值、各种物质含量及菌群等多个项目的检验,多个生产加工企业屡次被地方监管局抽查出不合格产品。法律有明确规定,失效的、变质的;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都属于假冒伪劣产品。当行为人故意制造、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到法律规定的5万元以上,即成立犯罪。
而部分低劣洗涤用品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荧光增白粉,虽然目前国家标准当中对荧光增白粉的使用没有特殊规定,但荧光增白粉被国家相关部门认定为可能存有致癌的风险。企业生产或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低劣洗涤用品,都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倡议书从遵法守法、加强生产管理、规范经营行为、规范价格行为、完善自律机制五大方面着手,号召全行业企业自觉执行衣料用液体洗涤剂行业标准或高于行业标准,推动行业绿色浓缩化发展。同时,企业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配合相关部门共同打击生产和销售低质伪劣产品行为。
生产不合格洗涤用品、标注虚假生产日期、超保质期销售等乱象并不鲜见,全国各地市场监管局捣毁涉案窝点,缴获大量违法洗涤用品的新闻屡次被曝光。
此前,央视曝光了一批不合格的洗涤用品,包括洗衣粉和洗衣液两大类。央视镜头中,江苏省质监局集中对多款热销衣物洗涤剂进行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结果显示,经检测的68批洗衣粉样品中,总活性物含量不合格的有12批次。江苏省质检院日用品消费中心工程师说到:“国家标准中对洗衣粉总活性物含量的标准要求是要大于13%,在这次检测中,产品最低的含量只有1%。”
总活性物含量的高低是衡量液体洗涤剂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总活性物含量高的洗涤剂质量相对较好,低价低质或伪劣产品通常在这指标上偷工减料。
而电商平台抽取的样品,近三分之一总活性物含量低于8%,均不合格。在抽检的107批次洗衣液中,洗衣液总活性物低于国家标准规定值的有32个批次。经检测发现,洗衣液监督抽查发现的不合格样品均来源于电商平台,包括天猫商城、1号店、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平台。
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方案,集中开展电商平台专项治理。第四条明确提出,围绕优化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和取证方式,优化网络监管平台功能,着力提升网络交易监管能力,解决网络违法案件查处过程中取证难题。与此同时,行业加强了对电商产品及邮递的溯源能力,品控的保障又向前了一步。
对于直播低劣洗涤用品的现象,早在2017年,淘宝直播官方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主播推荐低质&劣质商品的通告》及《淘宝直播商品单价最低价限制规则及笔单价考核规则》,打击低价低质伪劣商品,公开考核不合格的主播,并对这些主播限制相关权限,保证淘宝直播间的商品品类质量。各大电商平台也制定了相关规定,通过渠道净化网络销售环境;同时,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查处力度,努力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倡议书的发布,是为净化洗涤行业环境拉响的一次警鸣,未来的路光明与否?还需企业的共同努力。
参考资料:
1.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关于抵制生产销售低劣洗涤用品倡议书》;
2. 搜狐 《小心!央视曝光不合格的洗涤用品,不仅洗不干净还危害人体!》;
3. 华尔街见闻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方案 集中开展电商平台专项治理》;
4. 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1年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及发展趋势分析》
5、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