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作为镇江籍的在宁大学生,我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通过我的一份微薄力量去宣传我的美丽家乡,加快聚集镇江籍大学生返乡发展,让非镇江籍青年人才选择落户镇江。”6月17日,在镇江市“归雁”学子招引服务月启动仪式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大三学生李瑷蔚接过“归雁”引才使者聘书时笑着说,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今年以来,镇江市人社局多点并行齐发力,深入推进人才“镇兴”行动,在大学生“聚镇”计划基础上推出青年人才“归雁”计划,助力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1-5月,全市引进培养大专及以上人才1.69万人,其中本科以上8416人,同比分别增长2.5%和4.5%。
感受发展活力,选择这座城
“在此次走访观摩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镇江近些年来的发展与变化,同时激励着我不断奋斗,希望在未来可以为镇江的发展添砖加瓦。”6月17日,即将在河海大学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朱谦盛,参加完“归雁”学子看家乡活动后表示,期待毕业后在家乡找到理想岗位。
选择一座城市,先从了解这座城市开始。除了组织高校学子参观“四群八链”重点企业、聆听重点企业宣讲、了解城市发展状况,镇江人社部门还拍摄招才引智宣传片《趁青春,“镇”精彩》,通过线上向高校学子推介镇江。
今年是于欢腾在大全集团的第3年,3年前他是大全集团的一名见习生,现在他是大全默勒的工艺部经理。“见习给了我沉淀学习产品和职业技能、了解和融入公司的机会,是我从校园人到企业人成功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于欢腾感慨说。
“作为国家级示范见习基地,2012年以来公司每年招录见习生100人左右,留用率不断上升,近两年留用率在80%左右。如今很多在大全的见习生已成为公司管理、技术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大全集团人事负责人说。
见习,是青年人才深度了解企业的机会,也是他们感受一座城市求贤若渴的途径。镇江在全省率先出台青年就业见习管理办法,对工作职责、见习补贴等七个方面内容作出明确规定,确保见习工作规范开展和专项资金合规发放。今年以来,该市积极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新增见习基地102家,针对高校毕业生需求开发管理类、技术类、科研类见习岗位4577个,给青年人才更多选择机会。
优质岗位众多,来到这座城
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是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孚能科技在国内的重要产业布局,目前已完成一、二期工厂建设并顺利试产、投产,三期工厂按计划将在今年完成建设。“镇江基地正处快速建设和发展期,公司持续开展的校园招聘累计签约160余名2022届高校毕业生,计划在7月统一入职。”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人事经理王昱良说。
近年来,镇江致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数字经济和新材料4大千亿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高性能材料、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海工装备、智能农机装备等8条产业链。1-5月,全市四大产业集群、八条重点产业链应税销售分别同比增长12.5%、13.6%。
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镇江,为有志来镇的人才提供了丰富的优质岗位:2022百所高校大学生集中云招引活动上,1.3万余个岗位平均年薪达10万元;江苏省民营企业云聘直播大会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镇江分会场招聘会上,3100余个岗位基本月薪均在5000元以上;2022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暨“才聚镇江”千企百校行江苏大学专场活动上,月薪1万元以上的岗位占比超过了三成……5月25日,诺贝丽斯铝业(镇江)有限公司在招聘网站发布招聘启事。这家铝压延加工企业,正在投资扩建年产27.5万吨汽车板冷轧铝卷项目,在1-4月已招聘50人的基础上,再次拿出21个岗位招揽贤才。
爱才氛围浓厚,留在这座城
“到沃得集团工作,原因有很多,但最初的起因,是我被镇江的人才政策所吸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肖敏笑着说,自己已经被政策所打动,求职范围限定在了镇江企业,最终顺利入职沃得集团。
镇江为大学生人才量身定制了大学生“聚镇”和青年人才“归雁”两大计划。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每月可享受600元—1500元的生活补贴、600元—1000元的租房补贴。如果在镇购买首套房,自缴存当月起即可申请公积金贷款且额度上浮50%,并可享受全额契税补贴,“双一流”和在镇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还可以再享受15万元和20万元的购房补贴。如果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的话,镇江不仅提供相应的创业补贴、场租补贴、最高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还对优秀创业项目给予10万元—30万元的资助。
镇江市人社局结合部门职能,制定大学生生活、租房、创业补贴及技术技能人才引进培育等15项实施细则,开发大学生补贴政策线上申领程序,推动各项奖补及时发放,让大学生“来镇工作有补贴、购房安居有保障、在镇创业有扶持、工作实习有岗位、人才服务有优待”,今年以来已发放大学生各项补贴1989万元,惠及人才4111人次。
“真金白银”的人才政策,吸引众多青年人才加盟。江苏金东纸业有限公司招聘经理苏静告诉记者,得益于大学生“聚镇”计划和青年人才“归雁”计划,今年以来企业招聘了大专及以上毕业生61人,均成为了企业的骨干力量和新生活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钱飞 通讯员 翁倩 王丛从
编辑: 晏培娟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