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 辉瑞(辉瑞中国新掌门人上任后公司调整架构,罕见病成主要板块之一)

跨国药企辉瑞中国区的新“掌门人”上任后,便“烧出第一把火”。

9月25日,南都药企合规与发展研究课题组记者注意到,辉瑞制药在前一晚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正式公布了全新的中国区组织架构调整计划,新的架构包括医院急症、肿瘤、罕见病、炎症和免疫、疫苗、广阔市场六个独立的事业部。与此同时,战略创新也作为全新的部门成立,辉瑞称这一部门是“辉瑞全球的大胆举措之一”,将转变走向市场模式。新的架构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生效。

吴海


辉瑞宣布调整中国区架构(微信公众号截图)

南都记者注意到,这是彭振科(Jean-Christophe Pointeau)在今年9月1日上任辉瑞中国区总裁后,实施的首个针对公司组织架构的改革。其中广阔市场团队首次作为独立事业部设置,而罕见病也被纳入为六大独立事业部之一。

实际上,自去年11月辉瑞将成熟药品业务部门辉瑞普强剥离与迈兰合并后,这是该公司在中国区一年内的重大调整。辉瑞方面认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借助全球资源和平台,建立一个更敏捷、更高效的组织,是此次辉瑞中国管理架构调整的目标。

彭振科表示:“我们有近7000名同事,分布在生产、销售、市场以及研发等不同领域。通过新的组织设计,辉瑞不仅有能力实现有机增长,并且将发挥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为需要创新药物和疫苗的中国患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价值。”

南都记者注意到,本次业务调整受到业界关注,主要在于辉瑞将从业务为导向转变成区域为导向,而在中国区将进一步强化基层市场团队的地位。业界认为,“减少不同地域间医疗水平差异”的广阔市场团队被独立成一个事业部,意味着辉瑞中国区将加强基层市场的开拓。

据南都记者了解,在医保谈判和药品带量采购影响,以及核心城市市场相对稳定成熟的情况下,存在医疗水平差异且向全学科发展的基层医疗市场已成了待开发的“富矿”;在新医保落地后,药品能进多少家基层医院,对跨国药企作出了考验。

此前,辉瑞曾以万艾可、西乐葆等药物试图打开基层市场,但由于药物单价较高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等,该公司不得不调整其基层零售业务;另外辉瑞还曾与海正药业合资建立海正辉瑞,但最后还是以“分手”告终。

不过南都记者注意到,彭振科此前在其他跨国药企中国区一把手任职期间,就曾强化过基层市场的开发,例如他在担任赛诺菲中国区总裁时,就以独立事业部布局县域市场,并于2018年建立了社区医院推广团队,这也是首个布局基层医疗市场的跨国药企。

当然,辉瑞拓展基层医疗市场,除了面临国内本土药企外,还需要跟跨国同行竞争,除上述提到的赛诺菲外,阿斯利康2015年就开始创立县域市场团队,目前其县域团队已覆盖4.2万家医院、1.2万家社区医院以及25万家药房。

除了开拓基层业务外,南都记者发现,罕见病也成了辉瑞中国区的主要版图之一。

据悉,辉瑞中国在罕见病业务方面,已上市产皮主要涵盖血友病、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疾病和成人野生型或遗传型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三个领域。在目前罕见病药物存在多靶点潜力以及优先审批等优势下,辉瑞布局此领域可能更有助于药物的优先上市抢占潜在市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