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近日开幕的巴黎航展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就是法国达索公司展出的NGF下一代战斗机全尺寸模型了。该机采用类似YF-23的V尾气动布局,是一种双发中型隐身战斗机,前机身采用DSI进气口,中部机身具有两个主弹舱,后机身有两个轴对称锯齿尾喷管。在设计上中规中矩,与去年的无尾设计相比相当保守,没有太大新意。
2、达索NGF在设计上的最大特点是采用兰姆达主翼,也就是一种前缘后掠后缘呈内凹锯齿状的后掠翼形,由于后缘外形很像希腊字母λ,所以又被称为兰姆达(Lambda)机翼。
3、无独有偶,英国BAE系统公司去年提出的暴风隐身战斗机同样采用兰姆达机翼。这样在台风和阵风两种战斗机不约而同采用鸭式布局之后,欧洲在下一代战斗机的设计上又采用了类似的气动设计——兰姆达机翼。
4、同样采用兰姆达机翼设计的还有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六代机概念,与达索NGF一样,洛马六代机同样具有V尾,似乎证明了兰姆达机翼+V尾在隐身上的youshi。
5、的确,根据洛马的解释,兰姆达机翼是一种针对隐身性能进行优化的翼形,与传统体形机翼相比其后缘呈内凹锯齿状,使机翼前后缘更加容易与机身其他边缘对齐,同时增加了展弦比并提高了空气动力学效率。
6、当然兰姆达机翼也具有缺点,后缘锯齿降低了结构效率并增加了机翼重量。在上世纪90年代的JSF联合打击战斗机竞争中,麦道、诺格、BAE组成的团队提出的方案就采用了隐身性能更好的兰姆达机翼+V尾设计。
7、在竞争落败之后,该布局该设计成为BAE Replica隐身战斗机方案的基础。
8、最后又被暴风战斗机所继承。从气动布局上能看出“暴风”脱胎自Replica,虽然主翼加大成为无尾布局,兰姆达特征仍然继续保留。
9、也许正是在暴风的影响之下,达索NGF最终决定采用拉姆达机翼+V尾,在保持隐身性能的同时降低研制难度。逼近与无尾设计相比,现在的NGF多了一对全动V尾控制面,能大幅简化矢量尾喷管和飞控的设计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