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到一个牛人,只要一看,就知道这幅画是什么派别,比如是印象派还是野兽派,或者立体派。感觉非常神奇。
或者,一个音乐大师,只要一听,就知道这音乐是谁作曲的,哪个年代,是不是很酷?
这种能力,如果说,你只要练习几个小时也能达到,你会不会觉得很想学呢?答案是,完全有可能。这种轻松的学习技巧,源于一种叫做“知觉学习”的技术。而发明这种学习技术的人,叫埃莉诺·吉布森。
1969年,埃莉诺·吉布森发表了她的著作《知觉学习与发展原理》(Principles of Perceptua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她跟她的先生在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发现了知觉学习的现象。她在她的书中写到:
知觉学习并不是任信息自动注入的被动过程,而是有意吸纳信息的主动过程,因为感官是在主动地探索、寻找它需要的知觉。我们不仅是在看,更是在读取;我们不仅是在听,更是在听取。知觉学习还是一种自主行为,不需要任何外部力量的介入,因为大脑能自行修正知觉中的误差。这种学习以提取真信息并排除仿真信息为目标导向,而感知周围形形色色的不同构成与特征,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布林莫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任职的认知科学家菲利普·凯尔曼(Philip Kellman) 利用吉布森的原理,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方法,实现了快速提高学习认知的效果。
在飞行训练中,驾驶员需要看6个仪表盘,来判断不同的飞行状况,这种练习,如果是在空中进行,可能非常危险,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
菲利普·凯尔曼设计了电脑软件,给出了24组不同的飞行仪表的状况图,下面有7个选项。新手在训练了1小时以后,居然跟飞行上千小时的飞行员的判断能力不相上下。这是一个奇迹。
凯尔曼后来还用他的知觉学习模块成功提高了皮肤科学生判断皮肤病的能力,皮肤病变以及皮疹种类繁多且难以分辨。他还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的萨莉·克拉斯纳(Sally Krasne)一起,同样显著地提高了学生对放射成像以及超声波心动图的辨识能力。
那么,本文开头的那两种能力如何实现呢?
著名的学习专家本尼迪克特•凯里就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从网上下载了120幅各种绘画学派的画,让他的女儿帮助做成了120张卡片,包括了12个绘画学派的画。当答对的时候,电脑会发出一声提示,如果答错,电脑会提示一个大的叉叉。
仅仅经过1小时的练习,他就能正确判断出80%的画。
同理,如果你想分辨莫扎特的音乐,分辨贝多芬,分辨柴可夫斯基,分辨德沃夏克,分辨肖邦,分辨巴赫,分辨亨德尔的音乐,你只要把他们的音乐做成一个文件夹,连续放,听,判断。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你不用懂音乐,就能分辨出不同的音乐大师的音乐了。
这种练习的原理,都源于吉布森的知觉学习理论。知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只是简单的学习,感受,还有分辨细微差别的能力,这种能力,还有自主修正的能力。不用动脑筋,就能学会。
这种学习方法的价值非常大,比如学习驾驶技术,通过这样的模拟,可能就可以快速获得更多的经验。还比如对不同植物的判断,对不同鱼类的判断,快速培养人的知觉。
当你希望自己快速掌握某种技能的时候,你可以给自己设计这样的模块,用软件来学习,目前支持这种学习的软件有anki,flashcar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