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8月14日,阳泉市郊区引进的首批19名急需紧缺人才到岗,并领到奖励金和公寓钥匙。
这19名引进的紧缺人才中,硕士研究生9名、一本学历10名。从人才籍贯来说,有5名阳泉籍人才、2名外省人才,其他人才的籍贯都为省内其他市县,其中,12名男性、7名女性。
很多三四线城市也难以聚集人才,阳泉郊区是如何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集聚这么多人才?今年,阳泉郊区克服观念、体制、保障等方面的诸多困难,相继出台了《人才新政10条》《引进优秀人才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和配套措施,目的就是要大力招才引智,广聚各类英才。
“有些急需引进的人才,我们就不能用传统模式去招,传统的‘面试+笔试’公考模式也不见得能招到我们需要的人才。”阳泉郊区组织部门有关负责人说。阳泉郊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由区主要领导主导,到南方很多城市考察学习、借鉴经验,简化考试流程,通过发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面试、体检、政审、公示及审批聘用等环节,取消笔试环节,引进目标群聚焦一本以上毕业生。而引才过程通过第三方实际操作,公开、公平、公正,引进的人才专业与岗位设置匹配度高、实用性强。
引才不易,留才更不易。阳泉郊区不仅拿出“真金白银”对人才奖补,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予以关怀。引进的很多外地人才如何尽快安心工作,“住”是面临的一大问题。阳泉郊区未雨绸缪,投资购置了一批人才公寓,并进行精装修。笔者在人才公寓见到,单间公寓面积近50平方米,屋内沙发、茶几、床、书柜等一应俱全,厨房内大到冰箱、小到锅碗等各种生活用品齐备,卫生间内还有崭新的洁具、热水器等日常用品。阳泉郊区审计局引进的北京交通大学审计硕士王晶是忻州人,来到新分配的公寓心情很激动:“阳泉郊区各位领导想得真周到,公寓里用品齐全,我们能踏踏实实开始进入工作状态了。”公寓租金按阳泉公共租赁住房每月每平方米3元的标准收取,粗略算下来每个月每间公寓只需花47元,一年下来也就不到600元。
人才的引进也为阳泉郊区许多急需人才单位增添了活力。“我们局是今年3月新组建的,工作人员少且人员结构老化,却承担着促进企业、指导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也新增了国资国企改革、‘三供一业’等重大职责。引进两名专业人才,可以缓解人才短缺的问题,更好地促进工作的开展。”阳泉郊区工信局负责人说。
长期以来,阳泉郊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把人才发展作为实现全区转型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着力优化引才、育才、用才环境,各项重点任务稳步推进,改革措施逐步落地,人才活力得到释放,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今年以来,阳泉郊区创新推出的系列人才新政不仅让郊区改革创新氛围更浓,也为郊区以人才助推转型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全区将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把人才环境建设作为人才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坚持常抓不懈。既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我们要坚持用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最大限度地优化人文、政策、创业以及生活环境。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持续关注新人的培养、锻炼,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难题,真正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创业实践中去。”阳泉郊区负责人这样说。(任继萍 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