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死了算丧假吗(《人世间》父亲死后周秉义的一句话,证实他从未把冬梅真正当家人)

文/小凡情感

冬梅终于爆发了 。

因为 两个人没有沟通,导致冬梅妇产科工作丢了。冬梅心中一直郁闷,周秉义知道内情后,不但不安慰,反而埋怨她做事太莽撞,也不知道留余地,冬梅一股脑说出心中的委屈。

周秉义,你做事给我留过余地吗?你没有,因为这个家都是以你为中心,我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得围着你转,所以你做任何决定的时候,你只考虑你自己,因为你早就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之前我妈在世的时候,她一直跟我说能帮上你忙就尽量帮,帮不上也别帮倒忙,我觉得我这些年,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不管你去军工厂,俄罗斯,还是后来调到了哈阳,北京,我都没有二话,你把你父母托付给我,还有你弟你妹,我都是倾尽全力,一点不含糊。这么多年,我为了你,为了你家,也算是有求必应,全力以赴吧!

冬梅把心中的不满一股脑倒出来,指责周秉义自私,做事只考虑自己。她为自己多年来对周秉义的付出感到委屈,这些年她对周家父母和周秉义的弟弟妹妹,都是倾尽全力。可是她付出这么多,换来的又是什么?

周秉义做事只顾自己,从来不考虑她的感受。她必须要围着周秉义转。冬梅觉得很委屈,她学医八年,自问也是知识女性,也是上得厅堂入得厨房的好妻子,还是好儿媳,好嫂子。她在为周家的付出中,都已经失去了自我。

为何周秉义还是这么不待见她?

冬梅的嘶吼也激起周秉义心中的隐痛,他说:

我什么事让你无条件付出和牺牲了?我就没有付出和牺牲吗?刚结婚的时候,你说你爸妈就你这么一个女儿,让我住到你家去。好,我去了,你们是高干家庭可能不懂,可全天下老百姓都知道,那叫倒插门!那叫入赘!我父母心里就愿意吗?他们怕我为难,什么也没说,可他们没说我就当没这回事?

冬梅看着周秉义说:“好啊, 周秉义,看来你怨气挺重,忍了这么多年,你真是不容易啊,那我们俩还过什么,离了吧。

两人的争吵一触即发。但冬梅说的这句话却揭开他们隐藏在恩爱夫妻下的隐痛,也让我们看到,在这段超越阶层的婚姻中,冬梅从未把秉义当做亲人,秉义也从未真正把冬梅当做妻子,他们之间,是那种客气疏离的夫妻关系。

与周秉昆和郑娟的婚姻比起来,周秉义和冬梅的完美婚姻并非我们看到的那样。


阶层不同的婚姻

周秉义和郝冬梅两个人,如果不是发生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是根本不可能有交集的。

当年,郝冬梅的爸爸是副省长,周秉义是光字片一个工人的儿子,他们的身份天差地别。

周秉义虽是工人阶级的儿子,但周家三个孩子外形都好,而且周秉义自小就随了他妈的和善性子,是一个谦谦君子,而且周秉义酷爱读书。这样的周秉义在一帮同学中间自然成为引人瞩目的对象。郝冬梅就是在那时候看上秉义的。

但初中的周秉义并不太懂男女之事,他以为冬梅只是把他当朋友。高一时,冬梅向他表白。再加上周蓉从旁劝说,周秉义正式和冬梅交往。

后来,冬梅爸妈遭受迫害,冬梅成了知识青年。秉义去了兵团,虽然没在一处,但两个年轻人时隔半个月总要偷偷见上一面。后来他们在兵团结婚。

在这个时期,周秉义为冬梅放弃了当干部的机会,更失去了做爸爸的机会,但周秉义并没有埋怨,而是把不会生育的责任扛到自己身上。

因为冬梅爸妈说好的到周家看望亲家,最后却没来,周秉义心中也有过阴影。冬梅向他道歉时,他也大度地表示了理解,他还让冬梅学着看待两家的关系。

周秉义在那次事件中表现出来的高情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觉得他们会是一对幸福的夫妻。

但其实他们还真不是 我们看到的那样。

在周秉义去苏联那段时间,因为家里没地方住,冬梅还把玥玥接到她家住,她甚至对她妈说:秉义的妹妹就是她妹妹,秉义的外甥女就是她外甥女。

一度,我感动于他们夫妻情深。但周志刚的去世,撕开了他们的恩爱假象


周志刚去世,夫妻俩的行为反常

周志刚去世后,周家兄妹三人都在守灵。冬梅说要让她妈来。

周秉义直接拒绝。

没必要,天冷,你妈身体不好,这车又问进不来。实事求是吧。

周秉义知道父亲临终前的心愿是什么,可他还是拒绝了冬梅。其实说这话时,他心里是憋着气的,既然亲家二十年都没见面,人都去了再来看一眼有什么意思?

再说了,如果不是冬梅妈真心要来,勉强要冬梅妈来,父亲在九泉之下也不安心。所以周秉义干脆利落地拒绝。

在原著中,周志刚去世后,冬梅妈曾经说要送个花圈来,但直到葬礼完成,也没见她的花圈。

冬梅妈是个好人,但是这段不对等的婚姻对他们双方父母来说,都是负担。就像周志刚说的那样,如果冬梅妈来了坐一会就走他没面子,坐的时间长了他不知道跟人家说什么。

一个省长和一个工人结为了亲家,他们之间隔着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接着,周秉义又让冬梅赶快回去,说你明天不是还要上班吗?


我不明白那时候有没有丧假?按理说,公公去世,儿媳妇应该也陪着守灵的,可周秉义却让妻子回去,理由是明天要上班,而冬梅也真的走了。

或者我们可以猜测冬梅的手术是事先就排好的,所以不能请假。但接下来周秉义的操作就让我们明白,在他心里,郝冬梅的确 算不得是家人。

因为他跟着就叫周秉昆让楠楠回来。

楠楠得回来,在妈心里,楠楠是长孙,爸生前挺看重他的。。


然后,周秉义又叫周蓉让冯化成来。说爸生前最看重他了,来不来是他的事。


楠楠是长孙,还在上学,周秉义却安排楠楠回来,如果说楠楠请假回来给爷爷奔丧理所应该。冯化成是已经离婚的女婿,周秉义也让人家来。一个还在上学的孙子和一个离了婚的女婿,周秉义都安排他们来。难道郝冬梅身为儿媳送老人最后一程就不应该?

周秉义只安排郝冬梅在出灵那天请一天假。一天,是一天假,老人去世这么大的事,儿媳妇只请一天假,周秉义是这么安排的,不知道周蓉和周秉昆心里会如何想?但是在他们心中,周秉义是大哥,家里一切都听他的。

周秉义此时已经做到了副市长的职位,他想事情的长远和格局应该都比常人多,为何他会这样安排自己的妻子?

其实还是上面那句话,周志刚临死前那些话在周秉义心中留下了疙瘩,他这样安排,一是遵守老人的遗愿,二是他憋着一团气。三是在他心中,从来不曾真正把冬梅当家人。


在这段跨越阶层的婚姻中,周秉义一直是自卑的,他不能像秉昆使唤郑娟那样随便使唤郝冬梅,他和郝冬梅之间,表面看似恩爱,其实始终有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如果说别人的婚姻是真实有烟火气的婚姻,周秉义和冬梅的婚姻就是漂亮的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

其实,在很早之前,周秉义就是这种心态了。


交代弟弟不让给冬梅找麻烦

周母中风,周秉义和周蓉在上北大,家里只有周秉昆和郑娟照顾,郑娟为给周母按摩,两只手都变形了。

周秉义和周蓉放暑假回来,周蓉和冯华成也只是围着母亲哭了一场。他们走的时候,郝冬梅对周秉昆说,要是家里有什么事只管跟她讲。

冬梅说这话的时候,周秉义看了弟弟一眼,然后催着说车该进站了,让大家先走,他要跟秉昆单独说句话。


他刚开口,秉昆就说:“我知道,哥,不管有啥事,我不会去麻烦冬梅姐的。”


周秉义难道不知,他身为长子,理应担负起照顾母亲的义务吗?他不在家,是弟弟和郑娟照顾,他临走,还叮嘱秉昆不要给妻子找麻烦。周秉义把整个家庭的重担都压在弟弟肩上了。

他任凭把一切压在弟弟肩上,任凭自己落个不孝的名声,都不愿让妻子替他承担一丁点孝敬父母的义务,可见周秉义是如何看待他和郝冬梅这段婚姻的。

周秉义一直自卑,所以他不愿意麻烦冬梅任何事。而秉昆也知道哥哥的心思,所以多年来他和郑娟再难,他也没有开口找郝冬梅帮忙。

周秉义的自卑还表现在那次过年冬梅爸妈没来时两人的对话,冬梅曾经问他:你是不是又开始自卑了?


周秉义是怎么回答的呢:

反省过,所以我当时什么都没跟你说,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不是我自卑,是他们傲慢。但这傲慢不是他们的错,是双方地位和差距的必然结果。

自从冬梅爸妈平凡后,周秉义就深切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差距 ,他要求自己谨小慎微,要求自己恪守本分。要求自己不逾矩。

是的,周秉义在他和郝冬梅的婚姻中划下一条不可逾越的线,那条线的名字叫做阶层。这点,周志刚也是这么看的

周志刚当初对冬梅说:“你爸妈要来看我,我还能真拿他们当亲家?”

在周家父子心中,他们都未曾拿冬梅妈当过亲家,周秉义更是把妻子当做志同道合的伴侣,而不是恩爱夫妻的妻子。

周秉义曾经跟周秉昆说,你过得多好,老婆孩子热炕头。周秉义说的话恰好暴露了他的心酸。他并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幸福,如意。



付出感和牺牲感

周秉义是这么想的,郝冬梅何尝不是如此,在他们的这段婚姻中,郝冬梅其实是有着优越感的。

就像她在开头对周秉义吼的那样,她妈交代她要做个好妻子,她也确实做到了好儿媳,好妻子,好嫂子。她对周秉义家的事从来都是有求必应,毫不含糊。但周秉义却从来不考虑他的感受。

就凭冬梅说这一句话,我们就能看出她在这点上不如郑娟,冬梅是为周家做事了,但她做事心里却有委屈,说明她并不是心甘情愿去做这些事的,才会有付出感和牺牲感,才会有这么 大的抱怨和不满。

哥哥去世

我们看郑娟,在没和周秉昆结婚之前,就去帮周母按摩,照顾周母,在周秉昆被抓进去的八个月里,郑娟一个人既要照顾周母,还要照玥玥。她给周母按摩,给周母抠屎。

周秉义和周蓉回来,怕他们热,特意花80元去买了台电风扇。当晚周蓉和冯化成也没住在家里。

郑娟为周家做的一切,从来都不曾有过怨言。是她太好吗?是她太善良吗?

她跟周秉昆说:她妈说,要记得别人的恩情。

当初,在她最难的时候,是和周秉昆每个月送那三十五块钱救了她一家人,她记得秉昆的好。后来她对周母好,是出于报恩。

再后来,她嫁给秉昆,照顾周母,照顾玥玥,并不是因为她有多无私,而是她觉得那是秉昆的亲人,都是一家人,既是一家人,哪还想着吃亏占光的?

周母去世后,郑娟哭得比谁都伤心。


在郑娟心里,是真的把周秉昆的亲人当做自己的亲人,她对周秉义和周蓉都是恭敬地叫着哥姐。

冬梅却是为周家做了一点事就委屈抱怨,甚至说你弟你妹,在冬梅心中,那就是周秉义的弟弟妹妹,而不是她郝冬梅的,所以她帮他是人情。这份人情如果周秉义对她好就没事,如果周秉义对她有一点不如意,她就会觉得委屈。

同样是儿媳妇,郑娟付出很多却甘之若饴,因为她觉得自己是在照顾亲人,所以她没有委屈,没有不甘。冬梅却很委屈,她觉得自己为丈夫牺牲太大。可实际上她做的,恐怕连郑娟的万分之一都没有。冬梅的抱怨,直接戳穿她跟周秉义恩爱夫妻的假象。当然,夫妻间抱怨很正常,单凭抱怨不能说明他们的婚姻有问题,但从上面种种现象来看,在郝冬梅和周秉义的心中,他们这种夸阶层的婚姻一直有道很深的鸿沟。


其实冬梅的表现却很现实。毕竟,这世上郑娟这样的女子太少。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忙碌中付出,抱怨,然后继续走下去。直到天荒地老。

在楠楠考上大学后,周秉昆曾经说过:老婆孩子热炕头,你爸这辈子有你妈,有你和聪聪,我很幸福,也很知足。各人的幸福各人知道。

世上男子大概都想娶个郑娟那样的媳妇,女子都想找个周秉昆那样的老公,但他们那样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大多数人的婚姻就是会有委屈,会有不理解,会有抱怨,这才是生活的常态。

人世间本就是纷纷扰扰,圆满是心愿,不圆满才是常态。只要我们尽心做事,做人,但求无愧于心,如此就好!



《人世间》冬梅的“自我标榜”,彻底撕开她和周秉义的婚姻假相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