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案情 2015年11月26日14时许,在察右前旗达尔登大道G7南出口某处,小型普通客车(蒙号)与小型轿车(蒙号)碰撞,发生交通事故。
【鉴定过程】鉴定人员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GA41-2014)、《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照相》(GA50-2014)及《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GA/T 1087-2013)的相关规定对事故车辆、现场痕迹及相关证据材料进行检验。
(一)对小型普通客车(蒙号)痕迹进行勘验
该车前部整体损坏变形,保险杠脱落,前防撞钢梁变形,发动机散热器损坏;前翼子板损坏变形,右前轮向后移位(见附图1)。
(二)对小型轿车(蒙号)痕迹进行勘验
该车前部右侧及车体右侧整体损坏变形,保险杠脱落,发动机盖损坏变形,发动机散热器损坏变形;右侧A柱及右侧车门损坏变形,右前门上端车体及右后门把手表面有擦蹭痕迹;右前翼子板损坏变形,上附着蓝色漆状物;车辆前轮扭转变形(见附图2)。
(三)对事故发生地进行勘验
经对事故发生地进行勘验并结合委托单位提供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交通事故现场照片、《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进行分析,现场中心隔离带上有两条小型轿车(蒙号)形成的轮胎印迹(见附图3)。
【分析说明】1.根据车辆痕迹高度、形态及附着物对比分析:两车痕迹符合小型普通客车(蒙号)前部与小型轿车(蒙号)右侧前部碰撞。根据小型轿车(蒙号)轮胎印迹方向分析,事发时小型轿车(蒙号)从由北向南方向车道越过中心隔离带运动至由南向北方向车道内。
2.根据事故车辆在现场停定位置结合现场路面痕迹分析,小型普通客车(蒙号)与小型轿车(蒙号)碰撞时应位于由南向北方向内侧车道,碰撞位置位于小型普通客车(蒙号)与小型轿车(蒙号)迤南,小型普通客车(蒙号)与小型轿车(蒙号)碰撞后,小型普通客车(蒙号)顺时针旋转停于现场最终位置,小型轿车(蒙号)逆时针旋转停于现场最终位置。
综上所述,事发时小型轿车(蒙号)由北向南方向行驶,越过中心隔离带运动至由南向北方向内侧车道,与由南向北行驶的小型普通客车(蒙号)碰撞;两车为小型普通客车(蒙号)前部与小型轿车(蒙号)右侧前部碰撞;碰撞后,小型普通客车(蒙号)顺时针旋转停于现场最终位置,小型轿车(蒙号)逆时针旋转停于现场最终位置。
【鉴定意见】事发时小型轿车(蒙号)由北向南方向行驶,越过中心隔离带运动至由南向北方向内侧车道,与由南向北行驶的小型普通客车(蒙号)碰撞;两车为小型普通客车(蒙号)前部与小型轿车(蒙号)右侧前部碰撞;碰撞后,小型普通客车(蒙号)顺时针旋转停于现场最终位置,小型轿车(蒙号)逆时针旋转停于现场最终位置。
附图1小型普通客车(蒙号)痕迹
附图2小型轿车(蒙号)痕迹
附图3 现场路面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