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2日下午,市文旅局二级巡视员马文带队至丰台区调研艺术创作及演艺发展工作,市文旅局艺术处、研究室等部门领导及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北京交响乐团等代表一同调研。丰台区副区长薄澜、丰台区政协副主席、区文旅局局长樊维、区文促中心主任吴婧、区文旅局副局长胡丽、玉泉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康静以及花神街剧院、丰科控股、独角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草桥村及相关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
市文旅局调研组首先来到丰台区花神街艺术区,步行考察了建设中的小剧场,实地参观了婚礼堂、纯京味儿艺术剧院排练厅、美术院及乐玩体育等点位,随行听取了花神街艺术区戏曲小剧场群工作的情况。随后,来到北京看丹独角兽创新基地,步行前往小品楼察看剧场建设情况,在丰台创新中心三层规划展厅,了解区域规划发展以及文化配套设施建设等情况。
座谈会上,区文促中心主任吴婧汇报了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工作方案策划及有关工作,区文化馆创作部主任马海晶就近年来丰台文艺创作情况进行了汇报。北京京剧院、北京昆曲剧院、北京交响乐团的院团代表以及市文旅局有关处室,针对丰台区区域文艺创作和演艺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区政协副主席、区文旅局局长樊维详细介绍了丰台区文艺创作和演艺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从丰台区推进精品艺术下基层、文旅商融合发展及文化空间、文化设施综合利用、中国戏曲文化周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补充。
副区长薄澜代表丰台区,向市文旅局多年来对丰台文化工作的关注、指导和此次调研表示诚挚的感谢。她针对“十四五”时期丰台文化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即将开展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对第六届戏曲文化周如何围绕“大戏看北京”、丰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南中轴地区打造“礼乐”双轴等重点工作提出了畅想,对未来丰台成为文化资源的集聚地、院团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文化发展的高地提出了期待和展望。
市文旅局二级巡视员马文对丰台区在艺术创作和演艺发展所做的大量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针对未来的发展,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要求:
01
一是要充分挖掘现实题材资源进行艺术创作。丰台要围绕“出好戏、有大戏”的工作目标,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点工作,把握重大时间节点的重要任务、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现实题材的素材深入挖掘,整理优化,注入艺术元素,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精品佳作。要建立丰台与国有院团的互利机制,提供展示平台,保障创作经费,促进融合发展。利用“结对子”模式,争取将现实题材资源变成艺术品,要出精品。
02
二是演艺新空间要创新。要让丰台“有活力、有美好生活”,在机制上要充分研究政策,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推进“一老”——老旧厂房改造、老旧设施利用,注入文化;“一新”——针对新园区设计文化;“一红”——要有网红,要让“艺术+科技”,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泛宣传文化。
03
三是中国戏曲文化周要出新、出品牌,要更加有影响力,立足丰台、辐射北京、走向国际。丰台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让戏曲在丰台这片“沃土”开花。要通过中国戏曲文化周探索建立丰台戏曲发展联盟、戏曲艺术发展基金等形式,要充分吸纳社会资本、引入市场机制,扩大海外影响力。通过建立奖项等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突破范围限制,以园博园主会场为重点,做好戏曲嘉年华和群众互动参与,同时,要推动将大戏、名剧、名家、名角“走出去”——为发展服务;要“走上去”——到电视台、互联网广泛宣传;要“走下去”——进基层、贴群众,要出品牌,出影响力。要以戏曲文化周为牵引,推动丰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要设计出有纪念意义、有观赏价值的文创产品。
04
四是要推动丰台区的艺术为经济发展服务,让艺术为经济注入活力,让艺术为人员素质提升服务。各个院团要加大投入力度,将精力放在丰台,争取在丰台能出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
北京市丰台区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