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个人门面转让出租(大家都在买住宅,但她20多年来却买了一套又一套社区底商⋯⋯)



城西商场周边的商铺 图/张巧英

李姐最近想在申花买一套300方总价约2000万元的住宅,来咨询我现在是不是入手的好时机。聊着聊着,她说起了自己投资商铺的事情,10年前,最初购买的其实就是申花这个楼盘267方的住宅,后来找开发商协商,补上100多万元的差价后,换成了同等面积的商铺,没想到现在又要回来买住宅了。

平时看起来就是一个优雅全职妈妈的李姐,低调不张扬,以至于我对她买商铺的辉煌历史并不甚了解。通过这次深入交流了之后才知道,原来,她在多年前算得上是杭州商铺界的投资达人。只不过,2012年她就渐渐淡出了商铺江湖,这10年来,她把重心放到了家庭和公益事业上。

1

1999年第一次

全款买下小区楼下的底商

1999年,李姐花35万元全款买下一套城西的住宅,一直居住到今天都没挪过窝。

2000年,她花50万元全款买下了自己所在小区的68方底商。这是她人生中投资的第一个商铺,一年的租金是2万元,到现在她还清楚地记得,是租给了一个卖米的东北人。


城西社区底商 图/张巧英

商铺持有约10年后,2009年,她以396万元的总价卖掉了。这笔买卖,不算房租收入,净赚346万元,让她初次尝到了商铺投资升值的甜头。

李姐说,她预见了城西居民的消费趋势可能要从社区底商转移到商圈,所以很早就开始布局商场里的旺铺。

2

第二次买商铺

追溯到18年前西城广场开业

2004年,城西的商业还远远称不上繁华,当年城西开出的第一个业态比较丰富的商场就是西城广场。李姐很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花425万元全款买下了西城广场内一个位置非常醒目的商铺,面积有178方。

那时候商铺的租金收益约有8%,大约33万元,扣除商场一些杂七杂八的管理费用,还有约24万元的净收入。她持有三年后,2007年就以490万元卖掉了。


城西银泰城实景 图/张巧英

第二次商铺投资,和第一次相比,回报率一般,李姐的心得是,商铺在商场里,租金和业态基本都由商场决定,结算时不像外面独立的商铺那样是由自己说了算。她还是希望自己能拥有商铺的话语权,所以,此后,她就没再碰过商场里的商铺。

3

杭州店面转让

第三次买下的商铺

位于城西银泰城商圈附近

2007年,西城广场的商铺卖掉后,她很快就全款买下了万家花城的底商。

万家花城开盘时住宅价格大约1万元/平方米,商铺价格是住宅的1.5倍,按商铺的位置优劣,价格梯度从最高26000/平方米到最低19000元/平方米。李姐买了万家花城在萍水街上位置最好、价格最高的底商,26000元/平方米,205方,520万元。

楼盘交付后,萍水街上的205方商铺,第一年的租金是25万元,前几年造5号线地铁,商铺略受影响,每年租金约33万元。2021年开始,年租金涨到了50多万元,租客很稳定,已经租了5年以上。


社区底商是居民刚需 图/张巧英

虽然从房产涨幅的角度来看,可能商铺比不过住宅,当年她在万家花城一个小区,就支付了520万元的全款用于买商铺,这笔钱如果用来买2-3套加起来500多方的住宅,以万家花城目前的成交单价约6万多元/平方米来算,住宅已经升值到3000多万元了。

但李姐通常买商铺的目标是投资回报率5%左右,从万家花城的租金回报率来说,已经达到了10%,她还是相当满意的。

4

第四次买下的社区底商,

变成了商业孵化器

2012年,李姐全款买下了东方福邸的两间底商,地上两层267方,加上地下一层133方,一共约400方,总价600多万元。2013年开始出租,年租金是25万元,一签就是5年,中间不涨价。2019年,第一任客户的租约到期后,两间商铺的年租金涨到了43万元。


东方福邸底商 图/张巧英

2020年,受疫情影响,租给教育培训机构的商铺,租金就断断续续不太稳定。2021年11月培训机构关门后,商铺就一直空着,直到今年3月,才开始重新出租。

现在,这两间商铺的出租迎来了一个新的契机,新的租户是一个玩具运营商,他们与李姐签订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租赁协议,而是一个战略合作协议。两间商铺按照目前的行情年租金大约是50万元,租客每年支付保底租金36万元,每月李姐可以共享店铺内的收益分成。这家旗舰店如果运营成功,李姐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再去下一个小区投资商铺,双方共同打造一系列的连锁店。

李姐认为,现在进入了一个多方共赢的时代,房东与商家共同成长,商铺成为创业者的孵化器,探索孵化出一些可以复制的商业模式,让她对未来有了盼望,也再一次点燃了她投资商铺的热情。

5

选择商铺的门道很多,

不要拿商铺和住宅对比

李姐说,以前的商铺有过很长时间的黄金期,“一铺养三代”,现在的商铺,则是一种相对股市等来说,略显稳定的投资。

社区底商是居民的刚需,用来开设水果店、餐饮、养生、托管、兴趣班、日用品小超市、宠物托管、理发店等,通常收益不算太高,但比较稳定。李姐投资的东方福邸底商,一开始也只是把它当作社区刚需店铺,没想到,后来,小区边上开设了大关小学,还建了亚运公园,位于十字路口的商铺,就升级成了马路边更有价值的商业商铺。所以投资前也要多了解周边的各种规划。

买商铺也是很有讲究的,李姐总结了几个心得:

1 商铺面向的马路小一点的好,马路太宽,两边有隔断,对面的人群就过不来了;

2 商铺的进深不要太深,要通透,窗户开在不同方向,空气可以对流;

3 尽量不买上面有房子的商铺,这样就不会有大柱子,实用性不受影响;

4 商铺对面不要有太大的建筑或综合体,因为综合体业态丰富,居民消费会被引流。

最后,李姐说,买房心态要放好,不要把商铺拿来和住宅对比,房子体现的是居住功能,商铺体现的是长期稳定收益,一个家庭在满足居住空间后,她觉得可以考虑投资一个商铺,作为自己养老或孩子的教育经费。像她自己,这10年来安心全职在家带娃,每年600多方商铺的租金收入有60-80万元左右,10年下来也有约600-700万元的收益,送孩子出国读书、日常生活开支等家庭消费基本都能满足。如果当年买了住宅,像她这样买了房子后,住了20多年也不愿意倒腾的人,这10年的租金回报就没这么高了。所以,哪怕现在家庭需要花2000多万元买一套当年只要600多万元的大户型住宅,她也从来不后悔当年选择的是商铺。


因为疫情管控,沿街商铺大多关闭 图/张巧英

当李姐带我到申花实地看好商铺离开时,回城西的路上突然狂风大作,天色变黑,树叶在风中飞舞,因为疫情管控,沿街的商铺都关门了,街上寂静地只听见风声。但是,雨过总会天晴,相信过不了多久,这些社区底商又会重现昔日的繁华。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