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新规即将在2021年2月1日正式实施,眼下离旧重疾定义下的产品“退市”之日仅剩不到5天,再加上各大保司纷纷推出“择优理赔”的方案,重疾险这一段时间的热度,可谓史无前例。与此同时,各家保险公司在这一波热潮下,大量的核保订单涌入,核保老师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甚至出现核心系统崩溃问题(信泰的核保老师们实名最惨)。上次我们说了重疾新规的变化,今天我们着重来聊一聊“择优理赔”。
1哪些保单可以择优理赔?
根据各家保司现已公开的声明,对于在2021年1月31日前购买的,产品的疾病定义是旧版重大疾病定义的重大疾病保险保单,可以适用“择优理赔”,具体适用产品范围以各家保险公司公布的公开信息为准。
举个例子
2019年购买了的百年康惠保,目前仍处于正常缴费阶段,那么未来在出险时,可以“择优理赔”。
如果是2021年1月31日之后购买的重大疾病保险就不能享受择优理赔了!
划重点,很多人可能要问了,是不是说2021年1月31日前购买的所有重疾险都能享受择优理赔呢?
不不,享受择优理赔的产品必须在保司公布的择优理赔产品范围内的。
知识点:重疾新规实施前(2月1日)投保重疾险的一定要问一下产品是否在择优理赔范围内。
2择优理赔有哪些条件?
根据各家保险公司的规定,目前大部分保司要求可以享受“择优理赔”的方案,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符合已公布享受方案产品清单的产品;
2、首次确诊时间在11月5日(即重疾新规发布之日)之后的疾病(部分保司要求11月9日之后,具体以保险公司公开声明为准)。
对于第一个条件,我们已经解释,而第二个条件则对重大疾病诊断时间有了明确的要求。
再举个例子
A于2019年1月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险,2020年11月5日重疾新规发布后,该公司当月即推出“择优理赔”方案。
A于2020年12月实施了小肠移植手术,并向保司申请了重疾险理赔。根据旧版重大疾病定义,小肠移植手术不在重大疾病必须包含的25种疾病范围内,保司是不会赔付的。
但是A首次确诊时间为12月,发生在2020年11月5日后,新版重大疾病规范增加了小肠移植手术作为28种必保重大疾病责任。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A可以获得理赔。
可见,除了产品要符合择优理赔方案,确诊和出险时间,也是需要关注的。
3没有享受“择优理赔”怎么办?
是否要加保取决于您当前的保障情况是否满足您的保障需求,对于没有重疾险的小伙伴,在这段时间购买无疑是相当合适的,而已经购买了的朋友,可以适当增加保额。这里可以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公式来算算自己的重疾保额是否足够:
重疾额度=年收入*3~5
另外,《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被保人根据现行的医学诊断标准确诊疾病的,保险公司不得以该诊断标准与保险合同不符为理由拒绝赔付保险金。
可见,即使您之前购买的保险没有适用择优理赔,也无需过多担心,从银保监会到法院,大多情况都倾向于保护投被保人的利益的。所以,过去买的保单,没有享受择优理赔,也无需过多担心。
4择优理赔会写进合同里吗?
择优理赔是不会写进合同的哦~为了让大家安心,放心,各大保险公司推出了相关措施。
有些保险产品会在新受理的重疾险保单里附加一页告知函批单,这份告知函是对原保险合同的重要补充。
大部分保司都在其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公示了择优理赔方案,公开渠道均可以查询,因此,“择优理赔”没有写进合同,也无需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