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文手势动画视频(“柯尔文手势”使用方法,建议所有音乐老师都留起来!)



“柯尔文手势”是一种身体语言,它把音阶中DoReMiFaSolLaTi,用七个不同的手势和身体前方不同的位置一一对应,空间的位移使音高概念视觉化、形象化,是音乐老师教学中的“必备法宝”。

下面这段视频是大家所熟知的电影《The Sound of Music》中的经典歌曲《Do-Re-Mi》 ,画面生动可爱,很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柯尔文手势的运用。



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柯尔文手势的要点:

Do:双手握拳放于腰部位置,给人固定、扎实的感觉,象征着主音的稳定性;


Re:双手掌心向下呈斜上45度,放在小腹前,像一个楼梯,架在Do和Mi中间;


Mi:双手指尖相对,掌心向下,位于肋骨处,给人以平稳的感觉;


抖音手势动画怎么做的

Fa:掌心向外,拇指向下,其他四只握拳,放置于横膈膜处;


Sol:手心向内,五指相对,拇指向食指贴合,位于胸前;


La:掌心向下,五指放松自然下垂,放于颈前;


Ti:双手食指伸直向内侧45度倾斜,其余四指握拳,与鼻、眼平行。


“柯尔文手势”不仅可以表示高低关系,还可以表现出音级间的倾向性,例如Fa的大拇指向下,有一种向Mi靠近的感觉;Ti音食指向上,给人一种趋于高音Do的联想。

在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还可以这样使用“柯尔文手势”:不唱出声音,仅仅用手势来表示出一段短小的乐句,要求孩子们唱出音高,比如:


光看动图却能知道,这是《小星星》的片段,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效果?这就是“柯尔文手势”的魅力所在!它不仅可以训练小朋友的音高概念,还能把音符唱名和音高进行联想,从而达到培养孩子的内心听觉的作用。音乐老师合理运用“柯尔文手势”,把音符变的有趣,让孩子边做边学,减弱畏难情绪,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孩子音乐知识。


---------------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就请关注我们吧!我们将持续输出更多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哦!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