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13时许,在大秦铁路翠屏山站停放的货车车辆发生溜逸,与运行中的货物列车相撞。一辆驶向秦皇岛方向的运煤列车与前方一列正向后滑行的货运列车首尾相撞,导致16节车厢脱轨,9节从桥上坠落,导致大秦铁路中断行车,无人员伤亡。铁路部门派出6列救援列车和近1000名工作人员赶赴现场,从货车两端展开救援工作,疏解区间停留车辆,对脱线的车辆进行起复,以最快速度抢通线路。
大秦铁路翠屏山站两列火车相撞事故原因已经查清楚:停靠在大秦铁路翠屏山站的货车发生“溜逸脱线”,与运行中的货物列车相撞,导致了这次事件发生。
事故地点:大秦线蓟州州河湾大桥路段,大秦铁路413公里600米处。
发生“溜逸脱线”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个是人为原因,一个是技术原因(含天气原因)。
一方面:人为原因主要指的是工作人员或工作忙碌、紧张,或一时疏忽,原本正常进行的防溜检查,并没有很好落实。
另一方面:技术原因。当列车停靠在有一定坡度的道路时,工作人员按要求做好防溜措施,但列车自身制动系统出现问题,在巨大牵引力下列车也可能冲破防溜治具,发生溜逸。
了解事故原因,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这才是重点。
此次大秦铁路翠屏山站两列火车相撞事故,并非大秦铁路第一次出现事故。据报道,2020年8月17日晚9时许,大秦铁路一列重载列车在北京市昌平区下庄站发生脱轨事故,导致大秦线全线关闭。2020年8月24日上午,大秦铁路煤运专线列车在河北省涿鹿站发生脱轨事故。
“溜逸脱线”定义“溜逸脱线”,俗称“溜车”。就是停留在线路上的机车车辆,由于没采取止轮措施或止轮措施不当,导致车辆的自然移动,俗称“溜车”。而“脱线”是指火车脱离了铁路线路,是一种对严重脱轨事故的表述用词。
在铁路部门相关规范文件中,只定义有“脱轨”,没有“脱线”一词。这一词汇属于铁路职工约定俗成的“行话”。列车脱线是指列车的四个轮子全部脱离轨道,而列车脱轨一般是指列车的两到三个轮子脱离轨道,也就是说脱线是比脱轨更严重的事故,以便利救援。
按国家相关规定,凡在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道、专用线、工程线等线路上停留的机车车辆,都须纳入防溜安全管理。
关于脱线的典型案例:黑龙江火车脱线15人伤。
2014年4月13日6时30分许,哈尔滨铁路局对外发布称,当日3时17分,一辆由黑河开往哈尔滨的K7034次列车在离海伦站6公里的绥北线海伦至东边井区间发生脱线事故。12节车厢中5节脱轨,其中3节整体侧翻。车上410位乘客中15位受轻伤,其余旅客被转移安置。
大秦铁路,简称大秦线,也就是运煤专线。是一条连接山西省大同市韩家岭站与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村南站的国铁I级货运专线铁路,也是中国境内首条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首条煤运通道干线铁路。大秦铁路源头建成16个2万吨、51个万吨等共计178个装车基地,年运量4亿吨。
大秦铁路于1983年进行勘察设计;于1985年动工建设;于1992年全线竣工运营。大秦线路全长653千米,货运站点37个,途经山西、河北、北京和天津四省市,穿越雁北高原、桑干河谷,紧依燕山山脉南麓呈东西走向。列车重载运营速度80千米/小时,最大牵引质量2万吨。轨道类型 :有砟轨道、无缝钢轨;轨道标准 :1435毫米(轨距)、75千克/米(轨重);到发线长 :2800米;最大坡度 :4‰(上行)、12‰(下行);闭塞类型 :自动闭塞;动力方式接触网供电:50赫兹、25千伏等等。
大秦铁路核心资产大秦线设计产能4.5亿吨,是西煤东运的第一大通道,处于“承东启西”的战略位置。大秦线全国铁路煤炭发送量的近1/4。其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12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42103万吨,超额完成既定目标,是中国铁路重载领域的标志性工程。
安全问题无小事,我们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原创作品,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