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事故案例学后感(铁路安全无小事 印度火车事故频发有感)

截至8月21日,印度北方邦火车脱轨事故中的死亡人数已升至24人,另有156人伤势严重。目前该事故的原因已基本查明,系轨道维护方与车站管理调度方沟通不力,致使列车高速通过正处维修阶段的道轨,造成6节车厢脱轨。(人民网8月22日)

印度铁道部数据称,过去5年印度共发生586起铁路事故,其中53%为火车脱轨。脱轨事故的直接原因多为年久失修、养护不当造成的铁轨断裂。一位印度资深铁路官员称,国营的印度铁路公司可能是全球最繁忙的铁路公司,每天有2300万人搭乘1.2万次列车来往于印度各地,而混乱的铁路网管理及陈旧的铁路设备却无法保障“国家的生命线”。

对于铁路企业来说,铁路运输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稍有不慎酿成事故,不但给人民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更会给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创伤。印度火车事故频发造成的影响就是最好的印证。

铁路事故案例

回看我国,中国铁路人自2011年“723”甬温线事故以来,痛下决心对铁路安全问题持续进行了大整治,制定了史上最严厉的安全管理措施,强化了干部安全包保责任制,投入大量资金对铁路安全设备和技术及基础进行了大改造。铁路安全系数和技术性能已大为提高,其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能力,安全作风已大为改观,中国铁路人对铁路安全已底气十足,信心满满。中国铁路企业有关人士在回答高铁最高运行时速的问题时也表示,但从技术和安全角度来看,时速达到350公里完全没有问题。虽然这底气和信心,来自于6年来完善的铁路安全管理体系,来自于铁路人扎实的安全意念和“工匠”精神,来自于高科技的安全基础和安全设备,来自于近年来高铁走出国门与越来越多的国家签订高铁建设项目。但是,中国铁路人一定要对安全抱有怀疑态度,只有在安全上抱有怀疑态度,安全责任心才是满满的,才会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抓安全,千万不能忘了血的教训,不能忘了“老虎也打盹的时候”的谚语,不能忘了“心存侥幸,万火之源”的警言。因为现场抓安全生产,难免会出现“想当然”的管理思维,因为现场干部职工日复一日地在自己的岗位上作业,情况相当熟悉了,经验相当充足了,也就容易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主观臆断。这些情况,都是对安全掉以轻心,麻痹大意的先兆。而人一旦掉以轻心,麻痹大意了,事故的发生就是必然的了。

安全大于天,是我国铁路永恒的主题。铁路在安全管理上要久久为功地强调安全意识,尤其是现场人员时时刻刻都是在面对安全,安全意识一秒都不能放松,要像汽车司机一样一旦起动汽车,就要时刻想着安全,更要像平衡术表演者一样小心翼翼对待每一个环节,专心致志做好每一个动作。否则,稍不留神就会酿成大祸,汽车司机一个眨眼就能车毁人亡,平衡术表演一只羽毛就能打破平衡。要久久为功地强调担当意识,担当意识就是责任感,现场人员一旦接受了工作,就要用心、细心、专心地去完成这项工作,切不可抱有这项工作是老套路、老样子的心思,在安全上要抱有“世事变化无常”的想法,也就是说工作再日复一日地老样子,都要认真负责地、小心翼翼地对待它,特别是环环相连的结合部,更要相互担当联保的责任。要久久为功地强调程序意识,标准化作业是程序,“眼看、手指、口呼”是程序,要知道安全上每一项程序都是由惨痛的教训总结出来的,因此坚持程序意识非常重要,它能消除各个结合部存在的麻痹、松懈、作假,甚至“想当然”的恶习。要久久为功地强调科学意识,铁路运输同样存在科学应对天气,科学应对运输秩序,科学应对季节性的客流。因此,科学制定运输计划,对确保安全也具有可信性。

当前,中国铁路正着手与繁忙的暑运,而每年的暑运是社会和人们检验铁路安全出行的最集中,最关键的时段。铁路要确保安全万无一失,就要从严要求每一个铁路人必须牢牢树立“安全、担当、程序、科学”意识。就要把“安全大于天”,作为铁路永恒的主题。让民众安心出行,就是你们最伟大的成就。

作者:刘文杰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