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金投资?(#基金投资系列#第一篇:什么是基金投资?)

本篇是《基金投资系列》第一篇,主要介绍基金投资的各种背景知识。

不了解基础知识随便乱买,将有无数的坑等你。

比如我身边有位亲戚,就是在不知道B级基金的条款情况下,盲目买入,遇到行情急转直下,直接被强制平仓,亏损50w,两年工资。


基金投资是什么

一般,老百姓能买的基金主要是指公募基金产品。

投资基金相对于直接投资股票、债券、期货等标的资产而言,是一种委托管理的方式。我们将资金委托给专业投资机构(公募基金公司)帮助我们投资。当然基金公司会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

投资基金的好处,就是普通人(没有接受过系统金融教育和不具备投资决策能力的人)可以付出相对较小的成本,利用投资经理的智慧为我们进行投资。

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及研究员一般都是top院校研究生毕业。根据我的经验,一般都是985本科+清北复交硕士的学历配置。

而这些最顶尖的应届生毕业后,要从研究员干起,到投资经理助理再到投资经理,一般要十年以上的经验。

基金经理的培养路径绝对不轻松。

为什么最近开始流行?

众所周知,A股市场是一个散户占比较高的市场,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正是如此,才有很多A股特有的现象。比如川普赢了选举后,“川大智胜”涨停;李小璐出轨后,“红墙股份”涨停的各种奇葩现象。

我明显感觉到,近两年市场上愿意“定投基金”的声音越来越多。

原因有几个:

1. A股暴雷的股票太多,太多散户投资者吃了亏。散户重仓一只股,如果恰好买到乐视、康得新这种股票,财富直接化为乌有。

买基金的话,基金是分散持股的,踩到某一只雷血本无归的可能性较小。

2. 股神巴菲特的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接受——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无法超过标普500指数。


为什么要投资基金?

1. 胜率的问题——专业人做专业的事

想一想,基金公司花费数十亿成本,雇佣大量名校硕士毕业生,试图找到最聪明的大脑,做出最优投资决策。

而散户,靠着道听途说的市场消息、靠着运气、靠着胆子大就能打败他们?

我相信有这样的例子,但这只是幸存者偏差,90%的人一定是亏损。

如果说,我们认为看病要找医生、打官司要找律师,投资是一件和看病、诉讼一样专业的事情。

而作为普通人,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不是应该的吗?

2. 强制储蓄

更何况,定投基金也是一种强制储蓄的方式。

做一个定投的计划,发工资了强制转入一定比例的钱购买基金,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当然买储蓄型保险,这种强制的意味更多,但是储蓄型保险的收益率真的不高(以后讲保险系列的时候再仔细讲)

买房子也是强制储蓄,但是房子的首付不是那么好掏的。

3. 投资效率

投资基金一定比投资股票决策更为高效,适合大部分有自己主业的人。经过前期的分析判断,找到合适的基金后,定期投资,然后只需要关注一些后续重要信息即可。比如基金经理的更换,基金月报就行了。

不需要像股票投资那样,天天盯着各个股票的消息和走势,严重影响主业。

是否适合自己?

基金投资适合以下人群:

1. 有一定的闲置资金但是不具备足够的金融知识。

2. 不太愿意接受过高的价格波动和损失风险。

3. 有自己的主业要做,没有太多时间关注资本市场,需要高效快捷地实现投资决策和资产保值。

4. 没有储蓄习惯,希望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建立初步的投资意识和投资框架。

基金有哪些分类?

基金种类多样。不同种类的基金有一些特定的投资规则,比如之前提到的B级基金就可能有大坑。

按照基金投资对象,可以分为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市场基金、混合型基金等等。这个好懂。

按照投资风格,分为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

主动管理就是基金经理按照自己的判断买进卖出个股/个券等标的资产。

什么是基金投资

被动管理就是基金经理不做判断,就只参照各类指数的编制方法来配置个股/个券,基金走势和指数走势基本一样。比如近期很火的“指数基金定投”的策略就是典型的被动投资

指数基金还有一些特殊的种类,如ETF基金、指数增强基金等等。

后续的专门文章都会逐一讲到并且会做出推荐。

而还有如分级基金等(开头提到的那个大坑)比较特别的产品,之后的文章也会掰开揉碎地讲。

感觉自己立了好多flag,这也算是是督促自己坚持分享。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