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销(企业数字化)

最近企业数字化的浪潮已经起来了,有一波高过一波的趋势,这首先得益于在硬件上为企业数字化提供了充分的支撑,技术层面完全能够让企业经营、管理的一切活动数字化,但在企业数字化之前,我还请各位老板考虑好几件事。

【一】数字化思维大于数字化过程

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数据收集起来,这不是企业数字化,数字化的根本价值还在于为我所用,怎么用?能从数字中看出问题,找到问题,知道数字的含义并不是那一串阿拉伯数字,也不是财务数字,而是数字背后的相对准确的解读,所以,收集数据是第一步,原始的不能原始的一步,即使没有硬件的支撑,企业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内,结合自己经营管理的需要,在一个简单的excell表中也完全可以实现。

有的企业根本就不具备维护数字硬件或软件的基础,所以听别人谈数字化以后,能从哪些地方降本增效,能从哪些地方提高效能,能从哪些地方更精准的维护自己的客户,能从哪些地方掌控客户主动权等等,那都是被卖硬件或卖软件的人忽悠了。

数字化绝对不是收集数据,必须有人收集数据,有人整理数据,有人分析数据,你把数据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不是数字化的过程,只不过就是一个数字罗列过程,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不信你看看你已经上了的那些数字化软件,ERP能完整用起来的企业能有多少?ERP用起来不出错的有多少?ERP咱先不说错不错,能更新及时的有多少?能做到账、卡、物一致的有多少?你们的财务软件跟销售软件兼容的有多少?财务软件和销售软件已经伴随着公司销售模式变化、客户变化已经更新换代了2代以上的有多少?

咱们先不要谈数字化口径及兼容的问题,数字打架的问题,我相信这些东西数字化解决并不难,难的是数字化思维,而不是数字化过程。

企业如果没有数字化的思维,就不要着急谈数字化过程,有了思维,技术层面只是辅助的手段,企业数字化之前必须考虑一个问题:我要用企业数字化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在数字化中应该怎样设计,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数字化模版一上线就适应所有企业。


【二】数字化解读大于数字化统计

数字化统计完全可以依靠硬件和软件实现,我相信有一点点经营或管理的常识就很好实现,可怕的是每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千差万别,企业的成长阶段不同,对数字化的需求不一样,需要不同的数字化模版和数字化模型,而这些个性的数字化软件和硬件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人力消耗。

企业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建立个性化的统计模型,至少心里应该知道需要在哪些方面做数字化的提升,这个数字化的模版和模型应该怎么设计,比如,有的企业关心应收账款,有的企业关注生产成本,有的企业关注库存商品,这些在每个企业管理侧重点都不一样,管理的理念也千差万别,专业管理人员又做不了软件设计师的活,专业软件设计师(数字化工程师)又不懂管理的那一套,好比不合脚的鞋穿在一样的脚上,走起路来不崴脚就是和万幸。

即便数字化模版适应了个性化的经营和管理侧重点,顺应了每个阶段的个性化需要,那么,数字化的解读需要一群读懂数字的人去解读,能透析数字看到本质的人去解读,本身数字化应该属于“判断力”的支撑,数字化是找到问题的辅助工具,不要把企业数字化理解成分析问题的工具,问题的分析目前离不开人,哪怕你的数字化已经先进到面面俱到,也需要有人的参与来进一步分析,更不要把数字化当做解决问题的工具,能辅助分析问题数字化已经功德无量,更不能把企业数字化当成弯道超车的机会,这好比15年前,有企业办个POS机就认为是数字化一样。

企业营销


【三】数字化成长的环境需要保证

如果你有人去维护数字化硬件,有人去更新数字化的软件,有人去做数字化统计分析,有人去负责数字化的升级换代,这是一个有利于数字化成长的环境。

现在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并不具备这种适合数字化成长的环境,实验数据基本靠感觉,实验室还靠眼观手抓,生产部门还靠手提肩扛,什么BOM不BOM的,螺丝钉随便用,成品,半成品,次品,废品到处堆,营销基本还靠促销刺激……

如果不具备这样全面数字化的环境,即使看着别人上,心里痒痒你也强忍着点,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经营管理重点在哪,别人上数字化是为了辅助分析问题,你上数字化纯粹就是给自己制造问题,别等上了数字化才知道,人不够用,费用大增,正经活忙不过来还要去维护数字化,数字化不是闹着玩,要做就系统的做,做不了大系统先做个小系统,不管做大做小,现有数字化经营管理思维,知道在哪些点进行数字化,哪个点需要数字化?你头疼的点上,经常找不到依据的点上,经常忽略的点上。其他的数字化都可以大众化,唯独个性化的数字化是竞争关键点。


【四】数字化搞不好不要去抱怨给你提供软硬件的公司和人

数字化绝对是个好东西,我们长期看不到的问题,数字说话,协助分析,在实践经验丰富的人眼里,那些数字的字里行间里都充满着解决问题的答案,而在一个没有数字化思维的老板心里,那堆数字,也就是一堆数字,如此而已。

个别企业存在数字化骗人的把戏,自己糊弄自己,结果废掉了数字化进程中的一环,要做数字化,必须有决心维护数字化的权威,对习惯了随意发号施令的某些中小企业老板来讲,他即是数字化的倡导者,又慢慢变成第一个反对数字化的带头人,数字化的威严一去不复返,一旦数字化的权威被破坏,整个经营管理不如不上数字化管理

数字官人,不是人管数字。


【五】数字化前的几条建议

1、有这种数字化的思维吗?

2、那些地方需要数字化?

3、如何设计这个模型?

4、有人维护吗?

5、有人分析吗?

6、有人检查吗?

7、有时间做这个事吗?

8、数据准确吗?

9、有升级换代的计划吗?

10、你希望通过数字化一劳永逸吗?

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数字化不可能一劳永逸,市场边,客户边,我们的经营管理活动都要跟着变,谁想通过数字化一劳永逸,那数字化公司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数字化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工具,工具,需要会使用工具的人,不会用那就是一堆摆设。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