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流量(付费流量的本质及主流平台投放策略)

首先我们要知道付费流量的获取方式,其实就是竞价,流量它本身是属于稀缺的一种资源,那么竞价就是目前来讲最好的资源分配的一种方式,那么竞价其实有很多解读,它不同的人对竞价理解不一样吧,就是我们对竞价理解是这样的。

首先,竞价不是说你跟同行去出价上的一个竞争流量的,竞争的本质是商业模式,还有产品的竞争,所以我们竞价竞的不是你一个计划,你出100,他出200就这样去竞价,其实我们竞的是你背后整个团队,它的变现的能力,如果你的变现能力强,那么你竞争力就会更强,你就更容易去拿到大的流量。

知道了竞价,其实竞的是背后整个团队的一个变现能力,那么我们要知道一个叫长期主义,还有一个叫短期主义,这两个词在推广里边儿的价值吧,首先是我们对后端变现能力的追求是要大于你短期成本的追求,这两个东西它本身是矛盾的,就是有些时候你为了追求短期的流量成本,那么你很可能就拿不到大流量,所以我们要更多的去关注变现能力,你后面的变现能力,你能承受更高的成本。

其实平台是不希望我们用很低的价格拿到大流量的,所以这就注定了我们哪怕是现在有一个很不错的成本再去获取流量,最后东西都是随时都有可能会烟消云散的,所以平台希望的就是平台投放的团队真正的是他后端能力非常的强大,可以充分的把它平台的流量做一个充分的变现,所以那么你长期用较低的成本去拿流量,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再回到刚才讲的长期主义,那么长期主义的话,就是我们要想长期的在平台去投放,那么我们就要能够扛得住长期的高价流量,当我们跟同行去竞争的时候,短期的话你流量很便宜,时候就会有别人去跟你竞价,慢慢儿出价就涨上去了,那么如果你能够有长期主义的话,那么你就会阶段性的把出价抬高,把那些中部和尾部的一些商家给劝退,他们就不敢跟你正面去拼。

因为你的后端能力比较强,所以你能够承受更高的成本,那么你就占据了平台流量的一个制高点,就是中部和尾部的玩家,他们进场以后你就拉高整个大盘的成本,那么他们就会退缩,他们再进去再拉高,那么是长期主义的一种玩法,那么我们能玩长期主义,当然也要去有短期主义的意识,我们不可能就是现在平台都没人投了,我还在一直去拉高出价没有意义,所以我们也要在阶段性胜出的时候吃一波流量的红利,也就是最近是吧,我们跟同行竞争的很激烈,然后现在同行都被我们打怕了,不敢跟我们竞争,那么我们就可以适当的去调低一点出价,那么享受一下短期的红利,所以是长期主义和短期主义。

刚才也讲了流量竞争的本质是商业模式和产品力的竞争,那么我们现在在做品牌的话,肯定是想要去长期在平台上去获取流量,而不是做了一段时间以后,然后同行把出价抬高以后,我觉得成本不行,我就不做了,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我们要想在平台上长期去获胜,长期拿量,那么就要去优化我们的商业模式,迭代我们的产品,让我们整个后端团队的变现能力更强。

有很多朋友就是在刚去做付费流量的时候就比较迷信,有什么黑科技卡什么bug呀?然后就是短期的它的成本特别的漂亮,一旦放大它就没法儿整了,所以大家不要去迷信一些黑科技,当然之前确实算法不够完善,确实存在一些系统漏洞,但是现在各个平台的算法都很智能了,而且很完善,所以不要迷信这些,要是有谁告诉你,我们的成本有什么什么技巧,可以比别人低多少,他只要是跟你做的是同行,各个环节跟你差不多,他不可能流量比你便宜很多的。

我们在进行广告投放的时候,要做一个好学生,做平台喜欢看到的,希望看到的,你千万不要就是跟平台对着搞,他不希望你干啥,你去搞啥,这些最终都会导致我们做不大,体量做不上去,你既然做付费流量了,你肯定是奔着一天花个几十万上百万奔着大目标去做的,要不然你做付费流量其实意义并不大。

经常会有一些朋友告诉我,他们能撞审,他们能搞比较平台漏审的一些东西或者说是一些擦边球,短期的成本特别好,但是这种东西怎么说吧,你去钻研东西的精力远大于你好好把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更好耗费的精力,他有些时候是得不偿失的,而且你今天能用明天就不能用了,所以如果你想做大流量,买到大流量,那么一定不能去钻研这些东西。

万牛会的朋友很多都是做免费流量的,那么我谈一下我对免费流量和付费流量的一个看法吧,首先呢,免费流量我认为是不存在的,免费只是表象,你获取免费流量的同时,其实是你在其他环节变相地付出了一些流量的成本,比如设备、人员、内容,这些都是等价于人民币的。

免费流量,很多时候他的获取难度真的是远大于你去找点钱买点流量,有些时候儿你在做免费流量的同时团队就耗死了,所以不是说免费流量不能搞,就是他跟团队基因有关,有的团队他就是擅长去做像小红书、知乎,还有头条、抖音这些平台的一些种草的免费流量,其实也不能说是免费,他们都是人海战术,但是你要是盲目去追求这些的话,有些时候儿还没到达成功的彼岸,你已经耗死在路上了。

所以免费流量的团队,他们的技术也好人也好还是内容都是人家的财富,是可以去进行变现的,那么我们没有这些东西,没有这些基因,那么我们就要去专注付费流量,他的一些底层的一些逻辑,然后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嘛,就是我愿意花钱买流量,那么你做平台喜欢看到的一些东西,那么平台就会让你买到一些比较优质的流量。

刚才是我关于流量的一些个人的一些认知和看法,就是可能跟有些老板的看法不太一样,所以就是欢迎跟我去交流指正一起去探讨。

接下来我就讲一下现在信息流广告的一些简单的投放策略吧。关于各平台的投放的一些技巧,比如计划怎么搭建啊?素材怎么做呀?定向怎么做呀?这些东西我就不再讲了,因为这些东西现在大家已经都知道,都是比较同质化的内容,没有什么可以去讲的。

首先我们在进行品牌广告的投放的时候,现在我们都讲品效合一嘛,我们现在既想获得客户,也想增加品牌美誉度,增加品牌曝光,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多品牌一起去投放,如果你单纯去做某一个品牌的话,那么你对品牌的赋能的话是远没有多平台一起投放来的要好一点。

就比如我们平时去坐飞机,机场有一个广告,地铁高铁,包括高速公路电视,我们都可以看到某一个品牌的广告远大于我们只在电视上看到某一个品牌的广告的效果,转化各方面都要好。

因为用户,他在各个平台都能看到你,它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哇,品牌好像还挺厉害,各个品牌都有它的身影,像是一个品牌。

所以我们要去进行多平台的投放,尤其是追求品效合一,如果你单纯追求效果的话,就像现在的feed,还有一些二类这些业务,那么那你就单点突破,做大某一个平台流量击穿也能赚到大钱。

信息流广告在进行投放的时候,首先你要多账户,多计划,永远没有错,然后核心在于就是你真的是多,而不是虚胖,就是你好多计划,好多账户搭建都是一模一样的,多的话意思就是多样化,多元化,你不同的账户你得有更多样化的素材,更多样化的定向,更多样化的一个计划的管理的一个规划。

第二个是内容是1,优化是0,信息流广告其实玩的是内容,如果你内容做得好,那么你就有了1,然后你有好的优化,有好的投放,那么你可以是一百一千这样去放大广告的效果,所以优化是0,搞好内容才是根本,所以我看好多刚去做付费流量的团队都是在追求计划怎么搭建这些东西。其实你应该好好去研究一下别人优秀的内容是怎么搞的,尤其是你像现在的豆荚呀,还有feed,你与其在那儿研究人家计划,人家豆荚怎么去投的,不如研究研究人家内容怎么做的,在同行业胜出。

第三个是测试是常态,不要满足于现状,有很多团队就是他测出来一个东西,然后他就感觉最近成本挺好的,我先跑着再说,等这个方法不行,我再去研究下一个,这样肯定不行,你要想保证你流量足够稳定,那么你测试就是常态,你要每天测,每周测,然后每天复盘,每周复盘,每月复盘,这样才能够让你的流量足够的稳定,因为信息流他不确定性太大了,但有些平台还好,有些平台真的跟过山车一样,那就像我们做直营的,几百号人在那儿等着对吧,如果你流量不能够稳住,今天有明天没有,销售团队是很受打击的,他们的主动性各方面,军心都是不稳定的,所以要一直测,一直测。

抖音的付费流量怎么做

第四个是科学的投放流程管理,高效的数据分析才是你的定海神针,这两个东西就是基础,一个投放团队的好与坏就在于它有没有科学的一个投放,复盘的一个流程,有没有一个高效的数据分析的一个流程,这两个东西如果做不好,其实你就是一个睁眼瞎,就是你也不知道你为啥投的好,你也不知道你为啥投的不好,投的不好吧你又不知道在哪优化,投的好你也不知道在哪儿去放大复制。

以上是关于信息流广告的大的方面的一些投放策略,然后下面我就讲一下,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一些主流平台的一些他们的特点吧,就是还没有做这些平台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先讲一下腾讯的流量吧,腾讯的流量现在主要是三块,一块是派单,就是公众号,我找号主,我给他钱,然后他给我发我的广告,一篇软文,已经存在好多年了,从14年15年就开始有,现在依然是红利,但是现在产业它就是夕阳产业,目前的话流量获取形式也多样化了,你像CP、CPC、CPS、万粉、还有一口价,这些都是都有,就是拼的是啥,拼的就是公关能力,你能不能去获取一个从别人拿不到的一个价格比别人更低的一个成本,那么你就能投得起,要是你拿不到比别人低或者优秀的价格,那么你投的话可能就要赔钱,所以现在就是玩的就是价格。

比的就是你的砍价能力,你能不能拿到这一类账号这一类派单流量最低的价格,如果能拿到,那么你就可以比别人多投那么一两次。

然后是微信的视频号,视频号的话,目前商业化还没有真正去开展,他整个视频号的广告算法还在优化,产品还没有出来,出来的只是测试,现在的话主要是针对媒体去开放,就是针对作者去开放,你可以去花钱买一些粉,对于我们现在做产品渠道还不是很合适,但你如果去种草薅羊毛的话,现在估计也已经错过了。

最后就是微信它还有一个付费流量,就是微信朋友圈的付费流量,流量其实目前来讲是腾讯应该最优质的一个流量吧,但是他的特点就是流量不稳定,起起伏伏,但是整体还是能赚钱的,还是比较优质的,仅次于头条系的产品,微信朋友圈广告的用户后续的价值比较大一点。就是他当天的产出可能一般,但是后续的产出其实还是很OK的,那么他整个用户习惯还是比较好的,目前最大的缺点就是平台的算法不够成熟吧,他跟头条的算法没法比,就是你广告匹配到精准的用户,没有那么的到位准确,可能需要不停的去测试,不停的去调整,它比较麻烦一点投放着,但是还是挺好的一个平台,如果没有做的可以去尝试一下。

然后就是现在大家做的最多的就是头条系的产品,头条系的产品的话,它主要就是内容,你要把内容做好,它内容就是大于一切,你内容做得好,你就有流量,内容做得不好,哪怕你出价再高,别人出100,我出1000,你只要内容做的不是它喜欢的,不是它希望看到的,你照样拿不到流量,所以就是要好好去研究内容。

但是内容怎么做,头条的内容怎么搞?头条内容要做你受众喜欢看的,不是你喜欢看的,也不是大众喜欢看的,所以你不管你是做什么产品的,你要想一想你的用户,他的画像,什么人他喜欢看什么样的东西,然后你就去做什么样的内容,一个好的优化师,他一定是一个好的信息流编导,虽然他不去做内容的执行,但是他又是一个比较好的编导,要有一些比较好的想法,要不然是很难去拿到大流量的。

做头条你如果每天就是依靠别人的内容,你拿过来以后混剪一下,或者自己一比一抄一下,你注定是拿不到大流量的,你只能就是跟着别人后边拿一些别人拿剩下的流量,是可以肯定的,所以头条其实没有什么技巧,就是好好去研究一下内容怎么做。

最后再讲一下百度吧,百度我们也是最近才开始投的,就是可能认知并没有咱们群里边的一些老板认知更到位,我们最近在操作百度的时候就发现平台现在已经很难去拿到大流量了,但是他可以精耕细作,向一些细分的冷门的行业,蓝海的词还是可以去做一下搜索,然后百度的信息流其实效果还是可以的。像这些男性的项目,你只要是多补计划,多开账户,然后把大图的素材好好搞一搞,视频的素材好好搞一搞,返现的政策还可以吧,基本能做到40%以上,已经很高了。

最后聊一下我对投放团队的看法吧,在之前就是大家的内容,还有产品都很一般的时候,其实投放的作用会更大一点,因为平台对投放的一些认知啊,各方面都不成熟,所以你只要在投放上胜出,哪怕你产品差一点,你内容差一点正好能拿到大流量,但现在不行了。现在的投放真的是同质化比较严重,所以就举一个例子,就是我们的内容团队,他就是加油站,内容团队能生产出来93号95号98号的汽油,那你肯定98号汽油好一点,那么我们的广告投放团队,他就是发动机,你加98号的汽油,可能它转得更好,加92号95号的可能会差那么一点,是内容,那么我们投放的话,发动机其实也是分好与坏的,有的发动机它是进口的,有的发动机是国产的对吧,有的是烧机油,有的省油,有的费油,投放团队也是分好坏的。

然后就是你的变现团队,像你的天猫店或者说你的微信直营的团队这些团队,他就是你的车轱辘,车轱辘的话你不能挑流量,你在各个渠道流量都能够转化,如果你挑的话其实也是不能做大的,所以现在的投放团队已经不像之前那样,就是你只要投放做的牛逼,你团队就能够赚到钱,现在讲的是整个团队整体协同作战,如果你现在只关注投放团队或者某一个点的话都不行,你要去关注你整个团队各个环节,一个整体的协同作战能力,的话还是很重要的,现在还没有重视协同的话,一定要重视一下。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进行一个流量的采买,谢谢大家的聆听,如果就是有对流量购买,还有一些其他问题或者说是认为我讲的一些东西不太正确,都可以找我去交流探讨,一起学习进步,谢谢大家。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