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郑琳
2月24日,由浙江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启动仪式暨“科学第一课”在杭州举行,邀请了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为同学们讲授“科学第一课”。
浙江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相关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150年前的留美幼童为何要出国?”“20世纪初的孩子们是怎样在战火烽烟中艰苦求学的?”施一公通过讲述革命先驱、科研先辈的奋斗故事,拉开了以“少年中国说”为主题的“科学第一课”的序幕,带领广大学生一起追寻百年光辉足迹,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养成科学思维、领略科学之美,并且勉励同学们学好科学,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讲课过程中,他还与线上线下的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充分调动大家参与的热情。据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组织开展“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课程,旨在通过邀请著名科学家(包括其他领域专家学者)走进中小学校课堂,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包括中职学生)开设直播课程,让广大学生与科学家面对面互动交流,接受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熏陶,全力打造浙江省中小学德育大课堂、科普大讲堂、育人金名片,并积极向社会辐射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
据了解,该课程的授课频次为“一月一课”,通过“视频在线直播+师生互动问答”方式,实现全省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课”,并将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与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班团课和课后服务课程深度融合。
此外,所有科学家的授课视频资料,会作为公益教育资源,通过“之江汇”教育广场的“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专栏,面向全国全社会免费开放。此次直播课在杭州设立主课堂,全省6500多所中小学校(含职高)设立视频直播课堂,共有500多万名师生参与。
观后感
养成科学思维
科学家进课堂,我们能听懂吗?我们抱着怀疑的心情坐在电视机前。没想到,施校长的课是那样条理清楚,引人入胜。 施校长用动物需要睡眠、宇宙怎么产生等从近到远的例子,让同学们知道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施校长用杨振宁、屠呦呦、伦琴等诺贝尔奖获得者们研究过程的例子,让同学们知道科学研究是酷炫的,是很好玩的;施校长用科学家研究出阻碍新冠肺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复制的例子,让同学们知道了科学发现能影响社会,影响人类发展。在施校长的娓娓道来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科学思维,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勤思考多发问,勤观察多动手,不给自己太多借口,把生活学习中的挫折打击化为前行的动力。
衢江区实验小学六(2)班 方妍 指导老师 何兰兰
少年强则国强
——百名科学家进课堂第一课
科学,蕴含丰富知识的。从小,我就喜欢科学。听说今天有“百名科学家进课堂”活动,昨天晚上我兴奋得很晚才睡,梦里还梦到自己在和科学家对话。
开讲了,开讲了!施校长从一张泛黄的照片讲起:150年以前有30多名9岁到15岁的孩子坐轮渡赶往千里迢迢外的美国求学,回国后成为各行各业的创始人、精英;20世纪初,一批孩子也远赴外国求学,他们不顾阻挠回国,给中国的科学事业带来巨大的发展,中国有了自己的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听着施校长的讲述,我意识到我们国家在科学领域一直都处于落后状态,需要到其他国家学习,现在排名仍在十名之外,我们的诺贝尔奖获得人数还太少太少。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21世纪的10后,我们一定会像150年前、20世纪初那些孩子一样,拼劲全力,奋发图强,为国家的复兴添砖加瓦!
衢江区实验小学六(2)班 方昊威 指导老师 何兰兰
“百名科学家进课堂”观后感
在今天,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啦!我从中知道了许多新的知识。都说“落后要挨打”一百五十年之前,有着一群孩子,他们都有共同的信仰,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会让国家更加强大。从施伯伯说的:13亿年前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人类强大的智慧和科学的伟大。我们在平日中要多问问题,要敢挑战不要退缩,这样以后肯定会对祖国做出贡献。结构决定功能,有一颗恒星正在消灭,距离我们700万年,太阳内核温度达到1500万磨~1600度,啊!这一数据把我给振撼了,没想到科学那么厉害。还知道了伦琴第一个发现了x线,布拉克子发现了衍射成象公式,让我又增加了对科学的好奇心与兴趣,而蛋白质可以让人说话、走动....
原本我对科学并不是那么的感兴趣,但是通过这一节课既激发了我对科学的兴趣,又让我知道了许多我不知道的科学知识,也深刻的体验到了“科学很酷炫,科学很好玩”。
衢江区实验小学五(1)班 李雅轩 指导老师 徐惠芳
科学离我们很近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百名科学家进入中小学课堂”。我有许多感想。我想,科学可以离我们很远,也可以离我们很近。远到宇宙中的暗物质,近到中午吃的豆腐是怎么加工的,也都是也充满了科学。我想科学也许能探索一切未知。施一公先生慷慨激昂的演讲打动了我,我们应该多思考,多发问,多探索,敢挑战。在以前,许多科学家为祖国做出了重大贡献,靠的就是坚持不懈的意志,敢挑战的科学精神。人类和地球在宇宙中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奋发向上,多学习科学知识,为人类做贡献。
衢江区实验小学六(五)班 项梦洁 指导老师 张晓燕
我也想当科学家
今天,我们在学校报告厅,观看“科学第一课”,真是太酷炫了。
西湖大学施一公校长的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精彩讲授,把我带到了许多我闻所未闻的领域:海洋、天空、微生物、细胞、结构……看来世界有许多奇妙,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施教授怕我们理解不了,列举了我们熟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家杨振宁、屠呦呦,还分享了自己从事细胞结构研究的经历,这样深入浅出地讲解,让我觉得科学研究真是太酷炫!太奇妙!太好玩了!我也想当个科学家!
我要从现在开始勤观察,多动手,多提问。
衢江区实验小学四(3)班 刘雨涵 指导老师 张小香
照片:衢州市衢江区实验小学 王凌
视频:衢州市衢江区实验小学 王菲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