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点下鼠标,原本粗壮雄厚的大叔就能“变声”成可爱萝莉。近日,记者在网购平台上发现一款名为变声器的产品,变声后不仅可以跨越性别,还可以模仿和定制他人声音。调查发现,这种变声器售价普遍在200元左右,使用时分电脑版和手机版。在法律审判等网站上,搜索变声器,发现有不少人使用变声器“反转性别”进行网络诈骗,变声器已然变身成不法分子的伪装工具。对此,有律师表示,销售和使用变声器均有违法风险。
变声器门槛低可“定制” 200元可使用一年
1月5日,新黄河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以“变声器”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相关商品的数量多达数十个。售价从1元到400元不等,记者选择了其中一家月销300多单“变声器”的商家进行咨询,商家表示,目前商铺里共有三个版本选择,一种是普通版200元,有4种语音效果可以使用。另一种是高级版300元,6种语音效果永久使用;最后一种是至尊版400元,有9种语音效果永久使用。
“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变声器,非常容易操作”,在进行咨询时,客服向记者发送了一段操作视频,视频里显示的是一个电脑软件,通过鼠标上下拉动左边的调节器,原本的男声瞬间变成了萝莉音,可供选择的声音也比较多样,包括正常女生的说话声音以及萝莉音和御姐音,声音转换快速流畅,与真人声音没有区别,难以辨认。“像吃鸡啊,QQ或者YY语音都可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店家提供的诸多变声选项中,主要以年轻女性声音为主。有软妹音、御姐音、萝莉音、少女音......“定制服务”也是变声器销售的一大特点。客服介绍道,在300元的高级套餐里就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由调音师“一对一”精调。“十年技术总监亲调,想要什么声音都可以”。
记者了解到,这种变声器在电脑和手机上均可以使用。电脑端只需安装插件,而手机端则需要另外购买音频转换器。经过该商家介绍,插件与音频转换器配合使用,就能在打电话时实现变音。“变御姐音,变萝莉音,想怎么变就怎么变”。
除了变声器,还有部分商家在微信公众号、QQ群中售卖变声语音包,多是一些日常交流用语,但其中不乏一些索要红包的固定用语,价格在20多元。
变身不法分子的伪装工具
在变声器的买家评论区,一些消费者表示,购买变声器是为了“方便”。“约客户看车的成功率高了很多,软妹的声音还是很好用的”,“用来整蛊朋友很成功”,记者发现在不少直播平台中,也有主播利用变声器整蛊网友。但,也有案例显示变声器时常会超过“娱乐”范围,变成不法分子的伪装工具。
新黄河记者在12309中国检查网检索“变声器”发现了若干案例。2021年3月至6月,被告人黄某某在广州市使用变声器假冒女性,与程某某开展网络交往并发展为男女朋友关系,并以索要“生活费”“红包”等名义骗程某某通过支付宝、微信向其转账共计人民币18664.8元。
2019年8月,同样一位被告人刘某某伪装女性身份,使用交友软件,与被害人周某某添加成好友,刘某某自称“林颖”并使用变声器伪装成女性声音骗取周某某的信任,后双方确定为情侣关系,此后,刘某某谎称自己的母亲生病,以需要治病买药的名义,骗取周某某共计人民币27,710元。
当“抠脚大汉”变声成“清纯萝莉”,披着声音外衣的诈骗花样层出不穷。通过搜索,记者发现此类民事纠纷共73起,涉案金额通常较高。
律师:销售使用均有违法风险
记者在网购平台上咨询商家时,客服曾表示“一旦出现违法行为,概不负责”。对此,北京市炜衡(济南)律师事务所许志超律师表示,变声器虽然被包装成“娱乐工具”,但在售卖和使用过程中均涉嫌违法。
许志超表示,在“定制”声音时,如果定制为某特定人物的声音,且未经别人同意涉嫌侵犯他人隐私及人格权。其次利用变声器进行诈骗的行为更是触犯法律红线。
“情节严重的有可能会触犯刑法”,许志超称,如若量刑,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同时他还表示,一旦出现问题,售卖变声器的卖家同样不能免责。“具体要看对方是否参与了诈骗行为,如果参与当属共犯。只有买方一人犯罪时,卖家则不承担刑事责任”。对此,他建议买家切勿使用此类软件从事违法行为,以及碰到此类诈骗行为积极举报,维护自身财产安全。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郭梦桐 实习生:郭雷鸣 编辑:孙菲菲
更多内容请关注新黄河客户端。应用商店搜索“新黄河”,下载安装。新黄河,与时代一起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