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闻案例2021(2021年度河北财产保险业反欺诈典型案例(下))

为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反保险欺诈的意识和能力,严厉打击保险欺诈违法犯罪行为,河北省保险行业协会向各财产险公司征集了2021年财产保险反欺诈典型案例。结合案件情节、社会影响、涉案金额等因素,我们选取了一些较为典型的案例,希望能给广大保险消费者以警示。

案例六、“偷梁换柱”欺诈未遂

案情:2021年12月,某保险公司接到报案称,某项目正在建设中的二期建筑工地内有工人高处跌落后抢救无效死亡,该项目二期工程在保险公司投保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故提出索赔。预计死亡赔偿金40万元。

经保险公司现场查勘,发现异常情况:一是工作人员对工人坠落具体情况均描述不清;二是工地监控探头密布,但关键处监控均无视频画面;三是询问事故楼的其他工人均表示不知道坠楼事件。查勘人员带着种种疑问与被保险单位项目负责人沟通,但其坚称报案说的就是事实,并填写了出险通知书,明确了事故经过和事故地点。为了排除案件风险,查勘员走访120急救中心并调取急救车行车视频,了解到急救车进入工地后是在已完工的一期工程处拉走的伤者。因一期工程不在投保范围内,保险公司明确告知被保险单位项目负责人,该事故不属于保险责任,但其仍坚持说事故是发生在二期工程工地内,坚持要求理赔。保险公司将相关证据移交至公安机关。经公安机关对被保险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劝诫并宣导保险诈骗的后果,最终其承认此事故发生在未投保的工地内,企图通过保险赔偿减少损失,同意放弃索赔。

案例七、虚构保险事故

案情:2021年9月,某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公司承保的冀F牌照轿车(投保交强险和商业险三者)在保定某地发生人伤交通事故,并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40万元。

经公安机关与调查公司协助调查,还原事故真相:死者石某因当天与非机动车相撞后颅内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当晚死者家属伙同被保险人王某(系死者远方亲戚)串通利用虚构保险事故,蓄意骗取保险金。保险公司固定证据后,耐心做被保险人思想工作,解释骗保的危害性,最终被保险人承认虚构保险事故的事实,自愿放弃索赔。

假新闻

案例八、酒后出险人藏匿

案情:2021年10月,被保险人高某某报案称其儿子驾驶标的车(投保交强险、商业险三者和车损险)在沧州某地行驶中造成一人死亡。预计死亡赔偿金90万元。

保险公司立即开展现场查勘,但报案人拒不告知标的司机去向,且对事故发生经过含糊不清,只是坚持要求理赔,同时因凌晨出险又延迟报案,事故明显存有隐情。理赔人员经走访交警队了解到标的司机系醉酒肇事,掌握证据后告知被保险人醉驾不属于保险责任,但被保险人拒不承认且称要走法律途径进行索赔。经公安机关介入,向被保险人讲明骗保利害关系,最终被保险人承认标的司机醉驾事实,并放弃索赔。

案例九、伪造事故假现场

案情:2021年8月,某保险公司接崔某报案称其驾驶夏利牌轿车(投保交强险)在唐山市丰润某村撞一辆自行车,致一人受重伤。预计保险赔偿金12万元。

经查勘发现,现场碰撞痕迹不符,同时伤者家属对提出的问题有所回避。通过实地走访得知伤者当天在过马路时被一辆大车撞倒。因附近无目击者,且大车逃逸,未找到肇事车辆,故无人赔付,便借熟人的车,摆放了一个事故现场。保险公司及时跟踪和调查,掌握案件实情及证据后,多次与被保险人沟通并解释其行为的法律后果,最终被保险人放弃保险理赔。

案例十、肇事逃逸不可取

案情:2021年2月,被保险人刘某某报案称其驾驶标的车辆(投保交强险、商业险三者和车损险)在石家庄某路段行驶中碰撞行人,导致一人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理赔人员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发现以下疑点:一是延迟3天报案。二是司机刘某某一直以忙为由拒绝沟通案件情况。三是通过走访交警队,了解到此案报警时非第一现场。在疫情管控、案件取证难的不利条件下,警保协同走访事故现场周边群众,经过摸排,有目击者反映看到标的车曾驶离现场又回来,判断存在肇事逃逸嫌疑。掌握证据后,经交警与被保险人沟通,最终被保险人承认肇事逃逸事实,放弃索赔100万元。

(燕都融媒体记者 李红波 通讯员 张聪)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