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音乐厂牌(国内音乐厂牌VOL.1:当我们谈论独立音乐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什么是音乐厂牌?

聊音乐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提到厂牌。它们的存在感不算很高,却又总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在那里。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厂牌」可能只是在唱片不显眼的位置的几个小字,但对于那些资深乐迷来说大唱片公司与音乐厂牌却有着不同的东西,不同的厂牌涉猎的音乐范围,甚至已成为乐迷挖掘音乐宝藏的指南。

独立音乐



#01

回 到 2007 年

Carsick Cars的乐手李青刚刚花20000元录完乐队的第一张专辑,和摩登天空洽谈发行业务。但摩登天空开出的2000元买断这张唱片的条件让李青感觉无法接受,且当时没有任何一家唱片公司愿意提供发行资金。

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任职教授的资深乐迷Michael Pettis听说这件事情后,告诉李青“那我们就自己办一家唱片公司!”

删除


兵马司创始人Michael Pettis

删除


独立音乐厂牌兵马司的故事就此开始了。

#02

独 立 音 乐 的 聚 集

在成立之初,兵马司发行的唱片除了Carsick Cars的同名专辑以外,还发行了Joyside的《Booze At Neptune's Dawn》和Snapline 的《PartyIsOver,Pornostar》。

删除


CarsickCars《Carsick Cars》

删除


Joyside《Booze At Neptune's Dawn》

删除


Snapline 《PartyIsOver,Pornostar》

这几支乐队在北京的走红直接促成了独立音乐文化在北京的发酵,甚至于一些音乐爱好者们突然决定移居北京,国内音乐人在北京呈集群式发展,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年。兵马司最开始的想法是做一个很小的厂牌,只需要能够支持几支很好的乐队发行唱片就没有问题。

在这件事情上,创始人Michael Pettis作为一名经济学者却不计成本,因此被许多乐评人称为“慈善家”。除了录音方面,兵马司还会邀请国外顶尖的制作人来为音乐人们制作唱片,并赞助音乐人们到国外进行演出。兵马司如今的主理人杨海崧称创始人Michael Pettis「艺术赞助人」,并把他的行为类比为15世纪的美第奇家族支持文艺复兴。

#03

这 是 兵 马 司 出 品

兵马司是否签约一支乐队,几乎都由杨海崧和Michael Pettis两个人决定,只要一个人觉得不行,无论另一个人多喜欢都不能签。

删除


他们在考虑是否签下一支乐队前,一定会看乐队的现场,尤其是Michael Pettis更关注乐队现场的效果。另外,兵马司签约乐队更希望他们能严肃地对待音乐,要拿出做音乐家的态度。虽然做音乐应该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你也可以认为自己是一支很业余的乐队,但对待音乐应该要有专业的态度。

删除


“一听这就是兵马司的乐队!“,兵马司的一些乐队在作品发行时,从音乐平台上得到了这样的评价。

有人会说这是因为杨海崧的制作让这些专辑都变得相似,杨海崧不赞成这个说法,他制作的兵马司专辑不超过三分之一,很难说兵马司出品的共性是由一个人推动的。这种风格的相近也有可能是中国独立音乐大环境造成的,国内独立音乐风格依然十分有限,会使得这一批乐队都听起来相似,这并非一个厂牌能改变的。

Michael Pettis在接受Art Book in China的采访时曾说:“我认为好的音乐在将来都可以变得商业化,因为这些音乐真的很棒,大家始终会意识到的。如今Sonic Youth卖得非常好,可以通过唱片赚到很多钱,在七八十年代可没什么乐队能做到这样。P.K.14 和 Carsick Cars的音乐也卖得很好,在这20年里他们已经能卖到上万张。中国的年轻人愿意听他们的音乐。我们暂时可能不会赚很多钱,但在未来可以赚钱,因为我们正在支持的是中国最好的音乐。”

删除


Michael Pettis在兵马司会收藏很多关于音乐文化的无用的老物件。他总是告诉厂牌里的每一个人,不管是什么纪念品、回忆、不要的破烂都可以给他,他会保存在自己的收藏室。包括海报、T恤,所有的一切都与音乐相关。

删除


因为他觉得某一天,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会需要这些东西作为中国的一种文化产物,他在等待这个机会的到来。每个想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场景的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想知道的:这里有很多音乐杂志(包括那些已经停刊的)、唱片、T恤、演出海报等等很多东西。

作为国内知名的独立音乐厂牌,兵马司竭力帮助年轻一代的乐队和音乐家们登上国际音乐舞台,使中国的独立音乐成为世界音乐场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截至2021年,兵马司已经前后发行了百余张唱片。

#04

兵 马 司 厂 牌 特 别 推 荐

Carsick Cars

删除


创作风格:后朋克/噪音摇滚代表作品:《Carsick Cars》

删除


中南海音乐:Carsick Cars - Carsick Cars

Carsick Cars的同名专辑,也是他们的第一张专辑!这张专辑充满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噪音摇滚的遗风。Carsick Cars用这种音乐刺激了当时国内的独立音乐,虽然他们很像从前的Sonic Youth,且有一些英伦摇滚的味道。歌词部分很简单明了,朗朗上口,虽无聊却能感觉到人内心表达的情绪。

P.K.14

删除


创作风格:后朋克/新浪潮

代表作品:《当我们谈论他的名字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删除


因你之名音乐:P.K.14 - 当我们谈论他的名字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P.K.14的这张专辑内容非常丰富,器乐的编排很耐人寻味。整张专辑下来,像是一个一蹶不振的人穿过一座陌生的城市,在这里遇见了各种悲欢。这张专辑的人声部分使用了不同的效果,表达的也是各不一样的感情基调。如果你对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感到不满,或许你可以从这张专辑中找到共鸣。

Snapline

删除


创作风格:后朋克/艺术朋克

代表作品:《獸化》

删除

Snapline - What a Day音频:00:00/04:28

《獸化》是一张形式感很强的专辑。专辑的整体感觉比较压抑,这种压抑的感觉来自随时出现的不和谐的吉他,但同时冷淡的念白给这种压抑找到了一个出口。另外,在冰冷的工业风中它又具有一些原始的气息,两者对比的反差也使它所表达的主题“兽化”更加鲜明。

孤独的利里Lonely Leary

删除


创作风格:噪音摇滚

代表作品:《前夜的乘客》


删除


七个冬天音乐:孤独的利里 - 前夜的乘客

这张专辑以大量的噪音表达扭曲的情绪,将城市中支离破碎的记忆拼凑成一个个完整的画面。这些音乐里有不同的城市意象,分别表达了都市人对不同现实的怖栗以及对各种更加自由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宣泄着都市中压抑的人欲。在此刻,这张专辑成为了我们输出情绪的窗口,成为了我们与生活和解的掮客。

海朋森Hiperson

删除


创作风格:艺术摇滚/后摇/后朋克

代表作品:《成长小说》

删除


春风音乐:海朋森 - 成长小说

《成长小说》更接近于诗朗诵,但比诗朗诵更富韵律和音乐性。如果你喜欢尝试新鲜的摇滚乐,这就是一种比广播剧更好的形式。它颇具实验性,不再沿用传统的音乐创作模式,在歌词与人的语言表达上使用了更加新颖的表达方式。诗可以不断借用意象实现非常简单有效的一种文学表达,《成长小说》也如是。

退格Backspace

删除


创作风格:噪音摇滚/后朋克

代表作品:《群蚁蚀象》

删除


鲸鱼表演音乐:退格Backspace - 群蚁蚀象

《群蚁蚀象》这张专辑用11首歌描述了11种不同的动物形态,以此隐喻人的11种状态。这11种动物性格特点鲜明:现存/灭绝/、独居/群居、飞翔/站立/爬行、温顺/野蛮……在退格的音乐里,这些性格都有很高的辨识度。而在失真的吉他里偶然会跳出一些温和的旋律,生物的灵动大概就在于此吧。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