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说它是“新物种”,不如用“怪兽”一词更合适。经历过大风大浪,终究活到了上市,也的确不容易。但是,正如任何事物都要辩证的看待。撇开上市的荣耀,云集仍然是一家充满争议的公司。
文 / 刘飞
编辑 / 小荼
2015上线,2019年5月3号上市。相信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中,有一群人很是兴奋,那就是微商大军,或者说连带了直销大军,因为创立以来便与争议同行的云集登陆纳斯达克给他们很是打了一剂兴奋剂。
“ 怪 兽 ” 云 集
提到云集,很难不让人想起它曾经的“历史”:2017年7月,当时定位为社交电商平台的云集微店收到了来自滨江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处罚罚单,总额为958万元。开出这张罚单的相关监管部门认为,云集采用的部分推广形式与《禁止传销条例》冲突。
这一罚单,将云集推上了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因为,任何一家只要与“传销”扯上关系,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以至于尽管云集微店CEO肖尚略在当时通过“云集微店官方”微信公众号回复称,在2016年2月,云集微店已就对地推中有争议的部分进行了整改,成为一家合法合规的社交电商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张罚单也是云集为探索社交电商发展交出的学费。
然而,尽管很快回应,但外界对云集的争议越来越大,随后的“被微信永久封号”事件,同样被解读为云集“涉嫌传销”。
其实,回看云集创立以来的定位更迭,我们看到的是,这是一家努力讲故事的公司,从最初的“微店”,或者更简单的被外界将其与“微商”并列,到后来的社交电商平台,再到冲刺IPO至今的新定位“会员电商”,云集正努力变成一家让人看不懂的公司。
其实,微商至今虽然仍饱受争议,但是像范冰冰的复出却选择了用微商模式经营美妆,如此来看,其实云集就算是做一家实打实的微商,也不见得没有活路。
然而,云集却并不愿意让自己归类到微商行列,以至于在社交电商概念鼎盛时期,它的创始人肖尚略就将云集的定位变更为了社交电商。谁知随后社交电商这条道上,不仅也仍然有争议,而且更是冲出了拼多多这匹黑马。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如果云集还是主打社交电商,在拼多多的“阴影”下很难向资本市场讲一个可以胜过拼多多的好故事。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云集的第三次定位更迭,即,在冲刺IPO的道路上,云集将自己全新定位为“会员电商”。
其实,这个定位很是讨巧,因为“会员电商”四个字虽然并未被京东甚至亚马逊们作为slogan,但是从亚马逊的prime到京东的plus等,无不是在做会员相关的事情。
而云集以这个定位,也很顺利的登上了纳斯达克,不能不说,资本市场还是对“会员电商”感到敏感的,至少,云集的故事中,有一部分刺激了华尔街的神经,以至于向云集敞开了大门。
然而,故事终究是故事,云集在讲的故事,除了会员电商,还有两个字同样是这一故事不可或缺的素材,那就是“宝妈”。
“ 宝 妈 ” 大 军
对于一家电商平台,甚至说对于一些上规模的微商,做物流仓配、客服、IT系统甚至是包工厂代工乃至自研等等,都不是难事。但是,云集却偏偏是刻意对其在仓储配送、客服、商品、培训及IT系统等方面的建设作为其优势所在。
这事儿对于业界来说,很难成为吸引力。但是,云集并不在意业界人士的看法,而是将上述这些优势包装成亮点,在宝妈群体中大肆渲染。
说云集赶上了二胎经济也并不为过,从2015至今,云集能在短短的4年不到的时间取经成功,其实正是摸准了宝妈们的“致富”痛点。
这批宝妈,错过了微商的大热,或者说在微商时代并没有赚到多少钱,但是却对网上赚钱很感兴趣,很愿意去摸索。而传统的微商往往不具备全方位的仓储配送、客服、商品、培训及IT系统的布局,因此,往往让宝妈们将信将疑。
此时,云集的杀出,尤其是将自己与传统的“二道贩子”划清界限,着重包装云集是一个网上卖货的平台,拥有全链条的资源优势,而宝妈们只需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传播即可获利。
如此,仿佛是天上真能掉馅饼,几乎是分分钟就秒杀了这些宝妈的致富心理。而不管是什么样的公司,无论是海底捞还是此前出事的天津权健,都解释了抢占心智是多么的重要。而云集所做的,正是抢占宝妈大军的心智。
的确,如果让宝妈负责发货这些繁冗的工作,像此前的传统微商做法那样,是很难留住宝妈的,因为宝妈个个需要带孩子做家务,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做挣钱的事情。这时候,如果有一家平台宣称不需要宝妈做任何像打包、发货等“浪费”时间的事情,只需要每天拿出一两个小时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进行分享推广即可获利,这自然会对宝妈形成吸引力。
这像极了当年淘宝的崛起,从最早的与偌大的个人站长大军合作做弹窗广告,到后来的淘宝客,淘宝是抓住了个人站长时代的致富心智痛点。而云集则是扣准了社交时代宝妈们的致富痛点。
海 水 还 是 火 焰
云集上市,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盲目乐观的兴奋。无论是对业界,还是对云集的跟随者,抑或是对末端的宝妈大军。
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来概括,或许更为客观。云集的确做了一些落地的工作,也很识时务的不断更迭自身的定位。对于一家平台而言,只要真的让目标用户获得了需要的东西,无论是时间、知识还是金钱,这样的平台自然有其自己的活法。尽管外界不解,但谁让宝妈们往往是“一孕傻三年”呢?
其实,能赚到一些奶粉钱,宝妈们就心满意足了。如果在同样的获利水平下,还能比传统的微商甚至直销更节省时间,更省心,那么宝妈们是求之不得的。这就自然而然引发了口头传播效应,一传十十传百,云集也就这样活了下来。
但是,其面对的争议,并未随着上市而烟消云散。这背后,其实是模式的原罪。只要其被开出天价罚单的事情没有被人淡忘,这家平台就始终有这样的模式伤疤。而对于云集的未来,我们其实也需要保守的看待。
一方面,二胎时代会有更多宝妈难以成为朝九晚五的全职社会人,他们就自然而然需要更多赚钱的机会,尤其是少花时间的赚钱方式。而云集显然看到了这种“刚需”,或许资本市场也看到了,所以,才给云集打开了一扇上市的门。
但是另一方面,云集目前主打的会员电商其实质仍然是社交电商,而社交电商正在面临巨头的围剿,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抑或是苏宁,都在发力社交电商,像淘宝正在内测的淘小铺、苏宁的拼购等等,连同拼多多,在宝妈大军、下沉市场这些概念或者说布局下,真正留给云集的机会还有多少?
红利终究会消失跆尽,这时候,真正比拼的正是内功。而云集的内在功力如何?或许不久我们就能见分晓。上市,终究是一个讲故事的秀场。真正的较量,仍然离不开市场。当阿里们涉猎宝马大军,云集还会有多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