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儿中医体质测试(清明(4.5~4.19)体质调理指引)


提示

本文是清明节气平和质调理指引,身体平和健康者,可以参考实行。针对不同体质,有更多个性化建议,回复你的体质(如「阴虚」),即可查看。

若不了解自身体质,请点击文末左下「阅读原文」,进行在线测试。

今年的清明节气是4月5日到4月19日。《月令》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时节,气温上升,雨润草木。北方大部分地区已感受到春风温暖,许多地方气温高于常年,而江南地区常是细雨纷纷。此时节宜补养肝肾,食勿过热,穿要适宜,防郁热而目赤上火。懒散形骸、勿大汗、卧早起早、沐浴阳光才对养生有益

平和质清明饮食小贴士省酸增甘,养脾润燥

适宜:芹菜、豆腐、木耳、莲子、银耳、马蹄、荠菜、香椿

清明节气宜食清淡新鲜的蔬菜水果,以清补肝脾,保持机体平衡。如芹菜、慈菇、木耳等,也宜鸭肉、红小豆、薏苡仁、莲子、荸荠(马蹄)、乳品、豆腐等。

春生之际,常服银耳、荠菜 、菠菜、山药柔肝养肺。荠菜正是清明当令的野菜,《玉壶清话》说,「物无定味,适口者珍,荠汁为美。」荠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此外,应季的春菜还有:香椿、茵陈篙、莴笋(莴笋叶)、蓬蒿菜、马兰头、苦菊等。

少吃:白酒、辣椒、火锅、麻辣香锅、水煮系列、糕点、糖、甜饮料

少食辛辣之物,如白酒、辣椒等,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加之清明时节本身就是肝火旺盛的时候,按传统中医养生理论,肝属木,木生火,火为心,再过吃辛辣之物将使心脏在此节气中过于旺盛,而导致血压升高的情况发生。

清明过后雨水增多,尤其是南方,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春困」,而甜腻性食物有助湿作用,食后更易使人产生和加重春困的感觉,所以要少吃甜食,少喝甜饮料。

活法儿

忌吃:动物血、驴肉、百草心、黄花菜、动物内脏(尤其是肝脏)、小蒜、韭菜、酱菜

《月令忌》:「勿食血并脾,季月(每个季节最后两个节气)土旺在脾,死气投入。」

《云笈七签》:「(清明、谷雨)勿食驴马肉、勿食獐鹿肉,令人神魂不安。」

孙思邈:「是月(清明、谷雨)勿杀生以顺天道。勿食百草心、黄花菜。」

《千金方》:「是月(清明、谷雨)勿食鸟兽五脏,勿食小蒜,勿饮深泉。」

《金匮要略》:「春不可食肝。肝旺时,以死气入肝伤魂也。」

《云笈七签》:「是月(清明、谷雨)勿食韭,陈葅(酱菜)。」

《法天生意》:「勿食鸡子(鸡蛋),终身混乱。」

此时,各种慢性疾病(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易复发,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羊肉、公鸡等发物。

平和质清明运动小贴士轻松自然,舒展身形

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的活动也增多,但要注意运动「勿大汗,以养脏气」。中医认为汗是津液代谢的产物,汗者,精气也。

出汗过多对身体是一种伤害,有可能打破本身平和的体质特征。散步、跳绳、快步走、爬山、骑行这些轻松、接触自然、舒展身形的活动,将有助于保持体质的平和。

平和质清明起居小贴士卧早起早,衣着适宜

此时节宜懒散形骸,卧早起早。晚上入睡最好别超过23:00,早晨随着第一缕阳光伸展躯体,披散头发,漫步庭院,充分汲取大自然的精华,但要注意防风防寒。

王安石有诗说,「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今天可能春风荡漾,明天则会降温;白天气候温暖,早晚却冷风习习。衣着的实用性表现为防风保暖,增减随意,美观得体,松紧适宜。

平和质清明情绪小贴士入耳好音,平和心境

清,清澈;明,明朗。天气如此,人心往之。

《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要学会制怒,保持心态平和,使肝火熄灭,肝气顺畅。入耳好音,平和心境:小儿声,钟声,风声,雨声,涛声,溪声,鸟声。

平和质清明茶饮小贴士菊花桑葚茶

菊花与桑葚一同泡茶喝,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可散风,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桑葚甘、酸,寒。归心、肝、肾经。 《随息居饮食谱》:桑葚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 有养血柔肝,益肾润肺的作用,可以收到肝肺同养的效果。

注意:

1、此节气内容不适用于孕妇及南半球用户。

2、如遇各类症状及疾病请及时就医,本内容不作推荐,仅供参考。

3、测试体质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 The End -


活法儿,越活越精彩

回复「早报」,看最新鲜的时令养生

回复「症状」,寻最实用的妙招方法

回复「节气」,赏最天然的物候更迭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