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企业家小东方(东方企业家25)

挖走昌茂公司的人才以拆昌茂公司的墙的阴谋没有得逞。杜庄田父子觉得在日本主子面前很丢脸面,他们又想新的阴谋。父子俩又想出个新的破坏昌茂公司的主意,向龟田社长做报告。龟田听了这个阴谋认为很好,便让杜庄田父子负责实施,并叮咛他们:一定要注意保密,否则会惹来麻烦的。

不久,昌茂公司山东的销售网点报告:在山东出现了假冒的帆牌面粉,而且销量很大,质量又不太好,严重影响了正品的销售和声誉。

接到报告后,龙敬文觉得问题很严重,决定派人去调查处理。他的大儿子仁和就要大学毕业,听到这个消息,便向父亲提出派自己去调查。

“爸,让我去山东调查吧。我们学校让学生毕业前到社会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这正是个调查的机会。”

仁和是学经济的,多了解些经济方面的情况,多到社会去实践是很需要的。龙敬文答应了儿子的要求,并叮嘱他:“能够制造大量假货,对方力量也不小,调查千万要小心、谨慎从事。否则会有危险的。”

仁和点头答应。

龙敬文又选出几个得力的年轻人跟随仁和前往。

云芳听说了这件事却不放心,对龙敬文说:“仁和还只是个学生,没到社会上闯荡过,没有社会经验,办这种有危险的事行么?一旦有个差错怎么办?”

“孩子就得出去闯荡翅膀都能硬起来呀。我离家到广州当学徒时才十四岁,办企业时也还没有二十岁,比仁和要小四五岁呢,不也闯荡出来了。”

“你从小就磨练,才能很快独立,才能扛起困难闯荡。仁和从小可是没吃过什么苦,一下子就放出闯荡能行么?出了事怎么办呀?”

“不经风雨就总是个雏,骨头永远硬不起来,不能展翅高飞。仁和已经二十四岁了,大学也即将毕业,就让当出去闯荡一下吧。何况这次学校还有到社会调查的任务。”

“到社会调查,可以到你的厂里调查呀,也可以找个安全的事调查呀。去山东很远,又是查别人造假的事,危险很大呀。我担心……”

“妈,你不用担心,我不是小孩子了,是个长胡子的大小伙子了,堂堂男子汉了。爸像我这个年龄都办起两个面粉厂了。我连搞次调查这种事都不能做么?我一定要去。要抓紧锻炼才能尽快担当起帮助爸办事业的担子呀。”

云芳见爷俩都这个态度,不太好说话了。

仁和又说:“何况爸还让几个精明强干的小伙跟我去,他们都会些武术的,能保护我。”

云芳叹口气说:“你爸让你去,你又非要去,我也拦不住了。也许,你爸说得对,孩子还是得出去闯荡、锻炼。可做母亲的就是心软,儿行千里母担忧呀。”

仁和抓住母亲的手说:“妈,让我尽快翅膀硬起来,能担当重任才是对儿的最大爱护呀。妈,你放心,我出去会注意保护自己的。你儿子还是很精明的。”

云芳疼爱的抚摸儿子的头发:“好,好,我儿子聪明,能干。那你就去吧,但凡事一定要多动脑筋,如果事情不好办,就回来,不要硬顶,硬上。另外要经常给家打电话,保持联系。有事同你爸商量。”

“好,妈,我记住了。放心,儿子不会让你和爸失望的。”

云芳仔细给儿子准备了行装,又对跟随他前去的年轻人再三嘱咐。龙仁和带着几个同伴乘火车奔赴山东了。

                     47  

中午,龙仁和与舒丽、夏时雨守候在一家小食品商店附近。

一个售货小姐走了出来,龙仁和、舒丽和夏时雨跟了上去。在一条静僻的小胡同舒丽拦住了那售货小姐。

舒丽说:“小妹,我跟你打听个事儿。”

售货小姐站住,看着舒丽问:“什么事?”

舒丽说:“你们商店卖的帆牌面粉是从哪进的货?”

售货小姐打量一下舒丽,摇摇头:“不知道。我只管卖货。”

舒丽拿出张十元票子递给售货小姐:“你告诉我,这是给你的报酬。”

售货小姐看看钱动心了。她一个月的工资还没有十元钱。“我告诉你,你可要给我保密。”

舒丽微笑着说:“放心吧,要不注意保密,我们能在这问你吗?”

售货小姐小声说:“在我们市西郊,有个日本人和我们本地人合办的面粉加工厂,我们商店就是从那进的货。”

舒丽又问:“你们知道这是假货吗?”

售货小姐点头:“知道,这是假冒名牌货。但这种牌子的面粉很好销,假货又比正牌货便宜很多,所以我们老板就进这种假货。”

舒丽说:“要是被工商管理部门抓住呢?”

售货小姐晃一下头:“没什么关系。工商管理人员来检查,请他们吃顿饭,再送他们点儿商品,他们象征性的罚点儿款事儿也就过去了。现在什么事儿都好对付。假货还不是哪都有?谁家没买过假货?”她抬起脚:“你看我新买的这双鞋,假货!才穿一周就开线了。我这正要去商场找他们去呢。”

舒丽指指售货小姐手中的十块钱:“但愿你别拿这十块钱又买着假货。”

售货小姐笑说:“谢谢大姐提醒。”

星云面粉加工厂大门外,舒丽和龙仁和、夏时雨向工厂观察着。

夏时雨说:“看来这个工厂防卫得还挺严,大门紧关着,工人都不准随便出入,外人就更不让进了。”

龙仁和说:“可咱们要得到他们造假货的有力证据,就得进到工厂里面去,要拍下照片,拿到证据。”他看着另两人又说:“咱们买通厂内的人员,然后打入吧。”

夏时雨点点头。

舒丽笑说:“咱们都快成间谍了。”

夏时雨笑说:“够剌激吧?”

舒丽笑说:“咱们厂的发展史可以拍一部很好的电影了。”

龙仁和笑说:“那咱们以后就拍一部咱们厂的电影,舒丽,你当导演。”

夏时雨笑说“舒导,到时候分配我个角色。”

舒丽笑说:“把我溜须好了,可以考虑。”

夏时雨带着坏笑说:“你最好也参加演出,咱俩在里面演一对夫妻。”

舒丽笑着推了夏时雨一把:“你想得倒美!”

龙仁和说:“说笑归说笑,正事还得办,咱们开始行动吧。”

一座饭店的包间里。龙仁和、舒丽、夏时雨请星云面粉厂的人事部吕主任吃饭。龙仁和、舒丽穿着华丽,像个老板带着贵夫人。夏时雨则打扮成农民模样。

舒丽笑着说:“吕主任,我这次回山东老家探亲,看到我这个小表弟在农村过得很苦。我想帮他找份工作,听说你们厂效益很好,想请吕主任帮忙安排一下啦。”说罢夹起一只油炸崐大虾送到吕主任碗里。

吕主任看看夏时雨:“他一个农民,只能当力工。可我们厂的力工现在不缺呀。”

舒丽笑说:“吕主任,你是厂里的人事部主任,安排个把工人还有什么问题?帮着使使劲么,临时工也行。”

吕主任说:“我们这是合资厂子,老板管得很严的,不好办呀。”

舒丽说:“我一看吕主任就是个堂堂男子汉,这点小事难不倒你的。”她从手提包中取出二百元钱递过去。“帮帮忙嘛。”

吕主任看着桌上的钱眼放光了:“这,这怎么好意思。”

舒丽用雪白的手拍拍吕主任的手:“一点小意思,收下么。你帮我们的忙,我们应该报答你。”

吕主任又拍拍舒丽的手:“那我就想想办法。先办个力工吧,干好了咱们再想办法换个好工作。”

夏时雨说:“吕主任,我不怕累,你就让我干搬运工吧。”

吕主任说:“嗯,好,这样还好安排些。”

龙仁和举杯笑说:“那就谢谢吕主任了。来,我们敬主任一杯。”

吕主任和舒丽、夏时雨也举起杯。


在饭店外龙仁和、舒丽、夏时雨和吕主任分手。

舒丽媚声笑说:“吕主任,拜托了,再见。”

吕主任同舒丽握手:“再见,明后天听信吧。”

舒丽等吕主任走远后对夏时雨说:“你傻呀?”

夏时雨摸着脑袋说:“我,我怎么了?”

舒丽说:“你怎么主动要求当搬运工?多累呀!”

夏时雨哼了一声:“你懂什么?当搬运工才能在厂里各处走动,才好收集证据。”

舒丽笑了:“嘿,看不出,你还真肯为咱们厂作出牺牲呀。”

夏时雨笑说:“我更能为你作出牺牲。”

舒丽笑说:“你别公私不分啊。”

龙仁和笑说:“走吧,咱们回旅馆再商量一下具体行动方法。”

48

星云面粉工厂厂区内。

夏时雨背着沉重的原料吃力地向库房走去。他穿着肮脏的工作服,满脸汗泥。

他累得走不动了,背着货物靠在墙上休息。片刻后他咬牙把货物背进库房。

日本老板在写字楼上望着夏时雨。他的身边站着吕主任。

老板对吕主任说:“这个新来的搬运工很能干。”

吕主任点头:“是,是的。”

夏时雨背着货物走进库房。卸下货后他边休息边扫视库房内,见无人注意,他悄悄走到一堆包装箱上印有“帆牌”字样的假货旁,从裤袋中掏出袖珍照相机拍照。然后收起照相机迅速走出库房。

午休时间。工人都休息了,但夏时雨仍在车间里搬运货物。乘无人注意,他把车间内的一些造假证据用微型照相机拍摄下来。

写字楼上的老板看到夏时雨推着一大车货物从车间内走出来,大为称赞。他指着夏时雨对吕主任说:“这个新来的搬运工真是很能干。这个月要给他加薪。”

吕主任点头:“是。”

老板又说:以后用工人就要用这样的。”

吕主任点头:“是。”

午休时间。夏时雨推着一车原料走进车间。他走到一处可取证处,看看四周无人,从裤袋中掏出微型照相机拍照。

在车间角落里睡午觉的一个工头坐了起来,看到了夏时雨在拍照。他悄悄地向车间外走去,可出门时却把门碰出了一点儿响动。


工头走进日本老板的办公室。对老板说:“老板,你发没发现新来的那个搬运工特别能干,连休息时间也干活?”

老板说:“我的,早发现了。你们要都像他那样能干,我可就发大财了。”

工头说:“老板,可他这么使劲干是别有用心的。”

老板吃惊地瞪起眼睛:“怎么?”

工头说:“他在休息时间干活,是为了躲开别人偷着拍照,他在收集咱们厂造假的证据。”

老板震惊:“噢?”顿了顿他又说:“你怎么知道的?”

工头说:“我是偶然发现的,亲眼所见。”

农民企业家

老板问:“那他知道你发现他的行为了吗?”

工头说:“这我说不准。他可能知道有人发现了他拍照,也可能不知道……”

49

夏时雨坐在一只包装箱上休息。

工头走了过来:“喂,日本老板找你去,快去吧。”

夏时雨站起来向写字楼走去。

日本老板坐在大班台后的皮转椅上。室内站着工头和几个彪形大汉。

夏时雨进屋后鞠了一躬说:“老板,您找我有事?”

老板盯着他问:“你来我这干了有

十天了吧?”

夏时雨点头:“嗯,差不多。”

老板又问:“你都干了些什么?”

夏时雨小心地说:“老板,我干活是很卖力气的。”

老板冷笑:“哼,很卖力气。拍照也是你干的活么?”

夏时雨一脸茫然:“拍照?什么拍照?我不明白。”

老板:“你的,不要对我装傻了!”转头对工头和保镖说:“你们给我搜!”

工头和保镖对夏时雨搜身,但什么也没搜出来。

夏时雨叫道:“我根本就没拍什么照!有人污陷我!”

工头也叫道:“老板,我是亲眼所见!我不会污陷他的。我污陷一个新来的搬运工干什么?在这以前,我都没跟他说过几句话。”

老板点点头:“我相信你。你跟我几年了,不会骗我。更不会在这件事上骗我。”转过脸对夏时雨叫道:“你还是老老实实把照相机和胶卷交出来,免得皮肉吃苦!”

夏时雨坚持:“我没拍照,也没有什么照相机。”

老板对工头和保镖说:“你们把他给我关起来,揍他!一定要叫他交出来。”

工头和保镖押着夏时雨往外走。老板又把工头叫了回来:“你们既要让他说话,又不要把他打死,否则也是麻烦。”

工头回答:“是,我们一定注意。”

一间空着的库房里。夏时雨被绑在一张条凳上。两个老板的保镖在用皮带抽他。夏时雨被打得连叫带骂。

保镖连打带问:“说,照相机和胶卷藏哪了?”

夏时雨边叫边骂:“哎哟!我操你们祖宗的。等我出去的,绝饶不了你们!”

工头将一保镖拉到一旁说:“别打了,打坏了不好办。他要是出去了找人报复,咱们也得倒霉。”

保镖点头:“我们听你的。”

日本老板办公室。工头向老板汇报:“老板,我们打他他也不说。我们怕打坏了不好交待,就停下了。”

老板说:“他要不说就关着他。另外,你们组织人搜一搜,最好能搜出来。”

工头说:“这么大个工厂不好搜呀。”

老板说:“你们尽力搜吧,搜出来我有重奖。”

夏时雨被关在库房里。他遍体鳞伤,内心又焦急,眉头紧锁。

舒丽把吕主任找出工厂,急切地询问情况。吕主任:“我表弟怎么了?我去工厂看他,厂门卫不让我见他。我请他们捎信让他出来见我。可又不见他出来。我只好找你问问。”

吕主任吞吞吐吐:“这个,这个……”

舒丽掏出二百元钱递过去:“吕主任,你一定要告诉我实情。”

吕主任小声说:“我告诉你你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

舒丽说:“这你放心。我绝不会说的。”

吕主任说:“我们老板说你表弟偷着拍照,让他把照相机交出来。可你表弟就是不交。老板就把他关起来了。”

舒丽焦急地说:“吕主任,你一定要帮忙把我表弟救出来,我亏不了你。”说罢又递过去二百元,“等救出后还有重谢。”

吕主任把这笔钱又推回去:“这我可不敢,会丢饭碗的。也太危险。”

舒丽央求:“吕主任,求你了,帮帮忙。”

吕主任说:“能帮的我一定帮。可这个忙我不敢帮。”

舒丽急切地说:“你怕你们老板就不怕我?”

吕主任震惊:“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舒丽坚决地说:“你要不帮我,我就找你们老板,说我表弟是你荐进去的,他偷着拍照也是你指使的。”

吕主任又气又急又怕:“你,你怎么能这样?”

舒丽说:“我是被逼无奈。我表

弟是我帮着联系进你们厂的,现在被关起来了,我怎么向我舅舅、舅母交待?我能不急吗?说句不好听的话,狗急了还跳墙呢。”

吕主任不知所措:“可是……这个……”

舒丽说:“走,咱们找个地方商量一下解救办法。”

夏时雨坐在牢房的草堆上打盹。听到牢门有轻微响动。他睁开眼睛, 只见从门缝塞进一张纸条来。他连忙走过去捡起纸条,打开。纸条上写着:

今天半夜十二点牢门打开。你出牢后悄悄走到大门口,顺着木梯爬过铁门。 门外有一辆黑色轿车等你。

夏时雨兴奋地把纸条吞进肚里,看看表,是晚上八点钟。

50

半夜十一点半,工厂更夫打着手电筒出来巡查,他发现厂门前竖立着一架木梯。 于是走上前搬开。边搬梯子边嘀咕:“谁把梯子搬这来了,真是捣乱!

半夜十二点。一直没有睡觉守候着的夏时雨看看表、爬起来。他蹑手蹑脚走到牢门口,轻轻推门,门开了。他悄悄向厂大门走去。

走到大门处,他却没有看到梯子,只好悄悄到库房前搬来一只空包装箱。

他踩着包装箱,用手抓住铁门上的铁条往上爬。但脚一滑,把铁门碰出了声响。

更夫听到声响从门卫室冲了出来,边向大门处跑边喊:“不好啦,关着的人逃跑啦!”

夏时雨听到喊叫拼命往上爬,但更夫赶来拽住了他的一条腿。

夏时雨拼命挣扎,更夫拼命拽。两人相持不下。

这时从楼里跑出两名保镖,向大门处奔来。边跑边喊:“抓住他!”

夏时雨急切之中用力一蹬,将更夫蹬倒,又奋力爬过大门。

夏时雨奔进路边等待他的轿车,龙仁和等在车里。夏时雨刚一坐下,龙仁和便开动轿车。

厂里的保镖呼喊:“他坐车跑了!快开车追!”


龙仁和的车在前面奔驰,保镖开着车在后面紧追。

这是一段盘山路,由于路况不熟,龙仁和的车渐渐被保镖的车赶上了。

当龙仁和的车拐过一个山角,将追赶的车的视线挡上后,夏时雨让龙仁和停车。

龙仁和急停车后焦急地问:“你要干什么?!”

夏时雨说:“我们会被赶上的。你下去,我开车把他们引开。记住, 胶卷在工厂二楼男厕所的透气孔里面。”说罢他把龙仁和推下车,又开车往前奔。

龙仁和藏到路边一块山石后。追赶的车驰过来,又向前驰去。

眼看着后面的车越追越近,夏时雨不由加大了油门。前面是急转弯, 夏时雨由于路况不熟,没有减速。车转过半个弯,失控冲下坡去……

保镖的车开到此处停下了。一个保镖说:“我说这小子路不熟非得冲下坡去么。”

另一个保镖说:“得,咱们这就算完成任务了,回去吧。”

他们开车往回返。

龙仁和看到追赶的车又返回来了,知道不好。待保镖的车走远后, 他连忙截车抢救夏时雨。

51

龙敬文正在面粉厂里视察,这时一位职员匆匆走进来。他伏到龙敬文耳边说:“厂长,龙仁和来电话,说夏时雨出事了,请你去接电话。”

龙敬文急忙同职员一起走了。他接完电话对职员说:“夏时雨在山东调查假货出事了,伤势很重,我要马上乘飞机去看他。你马上去买今天去山东济南的飞机票。”

过了一会儿,职员匆匆走进厂长办公室。他对龙敬文说:“厂长,今天下午去山东济南的班机已经没票了。”


龙敬文坚决地说:“走,咱们去机场想办法。”

轿车向机场奔驰。跟随的职员王昌问龙敬文:“厂长,到机场有什么办法?”

龙敬文说:“动员有票的把票让给我们。”

王昌说:“会有人让吗?”

龙敬文说:“只要全力以赴,奇迹就有可能出现。”


龙敬文和王昌走进候机室。

王昌焦急地面向候机的旅客说:“各位旅客,我的母亲出了车祸, 生命危在旦夕,我们必须乘这趟去济南的班机去看她,可是没有机票了。哪位旅客可怜可怜我们,把票让给我和我爹?我求求你们了!”说罢他深深鞠躬。

旅客们看着王昌和龙敬文,没人吭声。

王昌再深深鞠躬:“求求各位,求求各位了。”眼中流出泪水。

旅客们还是无人吭声。

王昌的泪水流得更凶了。

龙敬文对旅客说:“求求各位,可怜可怜我妻子吧。可怜可怜我们父子吧。”

仍无人吭声。

龙敬文走到一对母女身旁,央求说:“大嫂,您行行好,把票匀给我们吧。”

那位母亲说:“可我们也有急事呀。”

龙敬文伏在她耳边小声说:“我可以给你加二百块钱。”

那位母亲有些心动,看看女儿。女儿摇摇头。

龙敬文又说:“再加一百。”

母亲又看看女儿。女儿点点头。母亲也点点头。


飞机向空中飞去。

龙敬文和王昌并排坐在飞机座位上。王昌对龙敬文说:“厂长,时雨他不会出大问题吧?

龙敬文说:”时雨是个福将,几次遇险都大难不死,这次也会逢凶化吉的。“

王昌点点头。


济南市的一家大医院里。

夏时雨躺在急救室的病床上,打着吊瓶在输血。龙仁和与舒丽伏在他身边。

一大夫走过来说:“病人需要马上动手术。家属要在手术单上签字。”

舒丽说:“他是孤儿,没有亲属。”

大夫问:“你是他的什么人?”

舒丽回答:“我是他的朋友。”

大夫说:“未婚妻也行。你就签字吧。”

舒丽说:“好,我签。”签字后又问:“大夫,他手术后会脱离危险吗?”

大夫回答:“如果他能挺过手术,也许还有希望。他,伤得太重了。”说罢离开。

龙仁和伏在时雨耳边:“时雨,马上就要给你动手术。你一定要坚持住。 挺过这一关你就会好的。

夏时雨双目紧闭,毫无动静,似乎已经无知觉。

舒丽悲切地嘀咕:”时雨,只要你挺过这一关,我就嫁给你,跟你结婚。 你要挺住,要挺住哇!“

时雨似乎微微点点头。

护士把夏时雨送进手术室。龙仁和与舒丽含泪跟到手术室门口。

龙仁和与舒丽守候在手术室外的

长椅上,时间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

龙敬文和王昌奔了过来。

龙敬文急切地问龙仁和与舒丽:“时雨怎么样?”

舒丽说:“伤势很重,正在动手术。”看看表:“已经进手术室四个小时了。”

龙敬文、王昌焦急地望着手术室的门口。

舒丽问:“厂长,你们刚下飞机?”

龙敬文点点头:“我恨不得一下子就飞过来。”

王昌接道:“我们在空中一直为时雨祈祷。祝愿他逢凶化吉。”

舒丽含着泪说:“我在时雨临进手术室时向他保证了,只要他闯过这一 关,我就嫁给他。”

龙敬文感动地说:“谢谢你,舒丽,谢谢你对他的鼓励和支持。”

手术室的门终于打开了。大夫走了出来。

龙敬文等马上围过去。龙敬文急切地问:“大夫,怎么样?”

大夫遗憾地摇摇头:“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可是没有成功,他伤得太重了。”

龙敬文紧抓住大夫的胳膊:“大夫,你一定要救他,一定!我们不惜一切代价。”

大夫遗憾地摇头:“无能为力了,他已经……”

龙敬文大叫一声:“时雨!”冲进手术室。

其他人也跟着冲进手术室。

停止呼吸的夏时雨静静躺在手术台上,面色苍白。

龙敬文抱住时雨哭喊着:“时雨,你看看我,看看我呀!我来晚了,没有跟你说上最后一句话。我来晚了!”

龙仁和抱住夏时雨哭泣:“时雨,我的好兄弟,你看看我,我是仁和呀。”舒丽也伏在时雨身上哭泣:“时雨,你为什么不等着我?为什么呀?”

王昌则抓住时雨一只手无声哭泣着。

龙敬文召开工厂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会议。

龙敬文看着大家说:“经过咱们厂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假冒我们厂产品的产、销渠道已经基本上堵住了。假货的渠道被堵住了,我们飘摇的正品销售渠道就畅通多了。目前我们厂的销售额在回升,我们再一次度过了一个困难的时期。”

与会人员热烈鼓掌

龙敬文接着说:“打击假货取得这样大的成绩,要感谢全厂员工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要感谢夏时雨。他为此付出了年轻的生命。”顿了顿。他又说:“夏时雨是工厂骨干,他主动要求参加打击假货这种又吃力又危险的任务。为了工厂的利益,为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他不但干了, 而且不惜牺牲生命。这种精神,就是工厂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 我们工厂就能不断发展、壮大!”

全体又热烈鼓掌。

龙敬文站起说:“我提议,为夏时雨默哀一分钟,把他的音容,把他的精神牢记在我们心中。”

全体起立,默哀。

52


龙敬文挽着云芳的胳膊走进日资东亚纺织厂。他身穿一套雪白的薄料西服,脚上是一双白色尖头皮鞋。头上是白色凉帽,眼前是黑色墨镜,脖系紫红缎子领结。云芳身穿团花藕色旗袍,脚上是一双藕色船形高跟鞋,打着一把粉色凉伞。

进入民国后,人们思想逐渐解放,穿着越来越多样,进口的衣料也越来越多。龙敬文早就有建纺织厂的想法。俗语说:“人生在世,吃穿二字”,人生活是离不开吃穿的。所以建面粉厂,建纺织厂都会有销路。现在公司已经有四家面粉厂,资本有了积累,可以建纺织厂了。面粉厂的面袋用量越来越大,建纺织厂可以解决面袋用布,不用再买别家的白布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可自己对面粉生产比较熟悉,对纺织生产却不甚了了。日资纺织厂是很先进的,设备、技术、管理都是世界一流,龙敬文很想参观学习。可日本企业是想在中国称霸的,要挤垮中国企业,怎么会让中国企业家学习呢?

龙敬文反复琢磨,想出个招法,假扮南洋富商王万富,要到日资纺织厂采购,顺便参观一下工厂。

日资纺织厂厂方听说有南洋商人要采购大批货物,满心欢喜,专门派副厂长小林光夫引领龙敬文夫妇参观工厂,要展示他们的能力,使富商欣然大批采购。

一走进东亚纺织厂厂区,龙敬文眼睛就一亮。厂区里干净、整齐,道路两旁种着丁香树,植着花草,很像一座花园。“厂区里很漂亮呀!”龙敬文随口说道。

“谢谢王老板的夸奖。”小林光夫高兴地说。

“有些花园的样子呀。”云芳又应道。

“我们日本企业是很重视环境的。环境清洁美丽,有利于员工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也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机械和纺织物是要避免灰尘的。”陪同参观的副厂长小林光夫很自豪的介绍。

走进生产车间,龙敬文看到一排排纺织机闪闪发光。

“这是我们日本最新研制的世界最先进纺织机,参考结合了欧美最好纺织机的优点。保证了产品的优质高产。”小林光夫介绍。

龙敬文仔细看看机器铭牌上的型号、技术指标。又仔细观看机器的各部分。

中国工人穿着清洁的工装,很认真地工作着。龙敬文又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的操作。

“这些工人都经过考试进来的,又经过半年技术培训才上岗位。还有一年试用期,期间不合格也得淘汰。所以我们的工人技术是优秀的,产品是确保质量的。”小林光夫介绍。

龙敬文点头称赞。

车间雪白的墙上贴着一些图表。龙敬文走过去仔细观看。

小林光夫指着图表说:“这是本车间的生产进度、产品质量、工人出勤、工人生产状况等的图表。车间和工人生产的情况可以从这些图表清楚地反映出来,便于管理也能促进管理。”

龙敬文赞赏地点头。

参观完一个车间,又走向另一个车间。龙敬文心里想,唐代时中国先进,日本派人到中国学习。他们是善于学习的国家,所以近年来迈入世界强国行列。而我国明清以后,闭关自守,固步自封,逐渐落后,现在我们也要很好学习外国的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呀。

“这不是龙老板么?”一个男人的声音打断了龙敬文的思索。

龙敬文看看那人,一身蓝布工装,背着钳子、电工刀、螺丝刀等工具,应该是个电工。但他怎么认识我?龙敬文觉得情况不妙,有露底的危险。

“龙老板不认识我了?我到你们家修过电灯呢,在一个星期天,晚上。”那工人又说。

工人这样一说,龙敬文想起他了,觉得坏了,他再说下去非露底不可,便大声咳嗽,打断他的话。

“怎么,你的,认识他?”小林光夫起了疑心,盯着电工问。

“是呀。”

“他的,姓龙?”

“他是昌茂公司的……”

龙敬文“哎哟”叫了一声,弯腰捂住肚子。

云芳连忙哈下腰问:“你怎么了?”

“我肚子痛,好痛!”

“糟糕,是不是中午吃海鲜中毒了?”云芳连忙对电工说,:“师傅,麻烦你到厂门口叫辆车送我家先生去医院。”

电工看看副厂长小林光夫。小林光夫狐疑着还想问话。龙敬文叫得更厉害,“哎哟,好痛!”

“师傅,你快去啊,求你了!”云芳催促。

电工只好去厂门口叫车。

云芳对小林光夫说:“对不起,今天不能再参观了,我要送丈夫去医院。”说着扶住龙敬文向大门走去。

小林光夫沉着脸望着他们的背影。

坐车回到家,云芳擦着汗说:“今天好玄呀,差点露馅了!”

“已经露出一半了,小林光夫都怀疑了。”龙敬文也擦汗。

“亏你来得快,捂着肚子就喊痛,打断了电工师傅的话。”

“你来得也挺快,马上说我是吃海鲜中毒,让工人去叫车。”

“咱们夫妻俩今天唱了一出探营的戏呀。”云芳笑说。

“营是探了,可侦查任务没完成啊,只看了一个车间。”

“没被抓住就不错了,要是被拆穿了,不得挨顿骂呀。”云芳心有余悸地说。

“骂是轻的,没准得当骗子送咱们去警察局呢。”

“哎,没想到想学点技术这么难。”云芳叹口气。

“万事开头难,当年开面粉厂时也是难呀。”龙敬文喝了一口水,又说:“难也得做,纺织厂一定要办。”

“东亚纺织厂是不能再去了,怎么办呢?”云芳说。

“再想别的办法,好纺织厂不只东亚一家么。”

“还要化妆成什么人物?”云芳又笑了。

“让我好好想想。”

54

面孔肮脏,戴着一只黑色眼罩,穿着后背印有38号工装的龙敬文在日资大和纺织厂内打扫卫生。他买通了该厂的一个清洁工,顶替他进了工厂。

他先把厂内垃圾箱内的垃圾用手推车推到厂外。他想尽快完成这桩活,好进车间观察,就把垃圾车装得满满的,这样推起来很吃力。天气热得像下火,水泥马路晒得滚烫,龙敬文穿着破布鞋,都有些烫脚底。又累又热,不常干体力活的他满头大汗,衣服也湿透了。垃圾在高温下味道格外难闻,熏得他直想吐。他忍耐着,一车一车把垃圾运出去。运了一个多小时,总算运完了,他拿着扫把和簸箕走进车间清扫。一边清扫,一边仔细观看。

第一天他清扫观察了清棉车间、纺纱车间。仔细观察了车间的设备、流程、工人的操作、枝术人员的指导管理,一一记在脑子里。就要下班了,他累得浑身酸痛,坐在车间外一棵树下休息。他回想着今天观察的各个要点,仔细思索、记忆着。

这时一个日本工头走到他身后说:“你的,去打扫纺纱车间厕所,很脏。”

由于疲劳,加上在思考,龙敬文没有听到这工头的话,没有反应。

日本工头抬腿就狠踢了他龙敬文一脚,正踢在腰眼上。龙敬文一下翻倒在地上,疼得直抽冷气。他瞪着那日本人说:“你怎么打人?”

“你的,臭工人,敢顶嘴!”那工头上来又给他一嘴巴。

龙敬文这时意识到自己现在是工厂的清扫工,捂着腮帮子说:“对不起,对不起,我错了。”又连忙站起鞠躬。

“你的,去扫厕所。很脏。”

“是,我马上去。”

走在路上,龙敬文感觉嘴角湿乎乎的,用手一摸,流血了。他用衣袖擦血,心想:在日本人的工厂当个工人真不容易呀,又挨累,又受气。他又想,厕所刚打扫完,怎么又很脏?

进了厕所,看到里边又是呕吐物,又是稀屎。看来是有人闹肚子才搞得这么脏。他一阵恶心弯腰吐起来。肚里吐空了,他忍耐着又直起腰把厕所打扫干净。

晚上回到家,云芳迎上来说:“你看你,这浑身上下脏的。快洗澡换衣服。”

小儿子在一旁捂着鼻子说:“爸爸身上好臭!”

龙敬文洗了澡,换了衣服,云芳看着他说:“你的嘴角怎么有些肿?”

“被日本工头打的。”

“你又被发现了?”

“没有。”龙敬文讲了被打的情况。

“我看看你被踢的地方。”听了讲述云芳心疼地说。

“不要紧,现在不疼了。”

“我看看。”

“别看了,没事的。”

“我看看么。”云芳说着来掀丈夫的衣服。“哎呀,青了一大块!”

“没事,皮肉伤。”

“明天不要去了,又挨累,又挨打,还挨熏,你哪受过这种罪!”

“没事,我受得了。”

“你受得了,我受不了。”云芳抓住丈夫的手流下了泪。

“你看看,我也没怎么样,你怎么流泪了。”

“我心疼,你还是别去了。”

“我得各个车间看完,这样建纺织厂才能完全心里有数。”

云芳不出声了,只是抹着眼泪。

龙敬文拍拍云芳的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干事业,不能吃苦是不行的。”

“那你千万要小心,不要再挨打。”

“我会小心的。”龙敬文又说:“挨了这次打,我更有了体会,我们办厂要尊重工人,他们也是人,对他们不能骂,更不能打,有事好好说。”

“是,应该这样。人相处都是相互的。你尊敬他,他也尊敬你。小日本鬼子欺负中国人,他们以后会遭受报应的。”云芳接道。

“没错。”

龙敬文又接连去大和纺织厂两天,仔细观察各个车间。大功就要告成时,他还是被发现了。

在印染车间,龙敬文边打扫边仔细观看,这时一个中国工头盯着他说:“你也不是38号呀,38号是刘发,你怎么穿着他的衣服?你是什么人?”

“啊,刘发有病了,我顶替他做几天。”

“有病了?可他没请假呀。”

“我是顶替他来试试,看我能不能做得了这活,如果行,我也想进厂当清扫工。”

“可我看你不像做苦力的。别看你脸挺脏,可细看好像有身分的人。”

“哪里,您高看我了。我是穷苦人,家里人等着我找到活养活呢?”

“我看看你的手。”工头抓起龙敬文的手观看。“你的手细皮嫩肉的,绝对不是穷苦人的手。你是不是偷着来学技术的?前些日子东亚纺织厂就出了这种事。”

龙敬文连忙说:“大爷,您小点儿声,咱们这边说话。”

龙敬文将工头拉到僻静处,小声说:“大爷,我给您五十元,不要追问了。咱们都是中国人,何必为日本人赶网。”

“行,我也恨日本人,他妈的不但对中国工人凶,对中国工头也凶。”

“那谢谢了。”龙敬文鞠躬致谢。

“不过,你再加五十元,我帮你隐瞒也是要冒风险的。”

“好吧。”龙敬文想,只要能脱身就行了,要是让日本人知道了,没准又得挨打。

昌茂公司的第一家纺织厂创办起来了。龙敬文刻苦学习,很快成为纺织业的内行。

55

龙敬文坐在昌茂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办公室里办公。他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建立了四个面粉厂和一个纺织厂,成立了昌茂工贸有限公司。他成为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刘少卿走了进来,他现在是公司的经销部主任。他向龙敬文说:“董事长,我向你报告一件事。”

龙敬文笑问:“是好事还是坏事?”

刘少卿迟疑一下说:“应该说是坏事。”

龙敬文收起了笑容:“是什么事?”

刘少卿说:“我们公司的产品越来越多,经销、采购规模不断扩大。进出货物的运输量也不断增大,可咱们雇佣的英国运输船却要乘机卡我们脖子,不断涨价。”

龙敬文皱起了眉头:“怎么?他们又要涨价?”

刘少卿点头:“他们提出租船价格要再涨一成。”

龙敬文生气地说:“这样涨价,咱们辛辛苦苦生产的面粉和布匹利润大部分要花要租船上了,这怎么行?!”

“可不答应他们,他们就不租我们船了,货物运输不了了。”

龙敬文思索着说:“我们不能总让他们这样卡着脖子,我们得想办法。最近我想过,我们是不是建立一个轮船公司,用自己的船运输货物。”

刘少卿听了高兴地说:“这当然最好了,可我们刚建纺织厂不久,现在还有钱买船成立轮船公司么?”

“是呀,我们现在是缺少资金。但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不能让外国轮船公司总卡我们脖子。”

刘少卿点点头。

龙敬文又开始四处奔跑筹划建轮船公司的款项。

这天,他走在路上,突然看到路旁一家油漆商店贴出的告示。他仔细看了一下,原来是这家商店大降价促销的告示。这时商店老板走出来向他打招呼:“龙会长,您这是要去哪呀?怎么有功夫看小店的告示?”

龙敬文因为经营有方,经营的工厂和项目不断扩大,又因为他懂外语,能很好地同外商沟通、交流。所以本地的厂家、商家推选他为本地工商协会的会长。

龙敬文对油漆商店老板拱了拱手,说:“我出去办事路过这里,看到你们有告示贴出,就停下看了看。”他指着告示又问:“李老板,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大降价呀,而且竟然降了一半。”

李老板叹了口气说:“哎,最近倒运呀。我货款从英国进出一大批货,可船到了本地码头,却漏水了,把货物给泡了。油漆桶上的商标都泡坏了,油漆桶经海水一泡也生了锈,货物不好卖了。银行又催着让我们还贷款。没办法,不得不大降价促销了。”

龙敬文说:“我可以看看货物么?”

李老板说:“当然可以,我请还怕请不到呢。”

龙敬文看到货物,只见包装确实破损很厉害,有的桶也是锈迹斑斑。他又要求打开桶看看里面,只见桶里面的油漆还是好好的,没受什么影响。他问:“要是包圆还能降价么?”

李老板一听大喜过望:“龙会长真是大手笔!您要是包圆,让我能马上还上贷款和运费,我还可降价一成。”看龙敬文没有马上回答,他又改口:“不,两成,降价两成成不成?”

龙敬文说:“我再回厂跟有关人员商量一下,你等我的电话吧。”

“好,好!”李老板点头哈腰地说。

走在回厂的路上,龙敬文仔细想了想,他认识一家外国人办的高档印刷厂,可以印出精美的包装商标。这样可以把油漆的商标通通换新的。锈蚀了的桶皮也可换新的。这样油漆就可按原价卖了。他还认识一些本地和上海的建筑公司老板,可以向他们推销。他们会给面子的,这让货物很快就能卖出去,可以赚一大笔钱,这样筹建轮船公司的资金就有部分着落了。

回厂后他马上给李老板去了电话,说货物全买下了。李老板兴奋地连声感谢。他又安排更换包装,又与建筑商们联系。经过一番辛苦努力,十万桶油漆很快全部销出,建立轮船公司的一部分资金筹到了。

其余的资金怎么办?龙敬文研究了一些外国先进公司的筹款方法,最后决定采用招股筹集资金的办法,十元一股,买股可以分红,买一百股以上的人可以成为公司股东,有参与经营权,参股越多,权力越大。

由于龙敬文经商信誉很好。不少人相信他的经营能力,投资买股。筹建轮船公司的资金终于满足了。

昌茂轮船公司先买了五条新式运输船,运货的同时也运客,票价比别的轮船公司便宜三分之一,因而乘客踊跃。公司赢利后又不断购进新船,几个年头后,就发展到三十几条船了。人们都称赞龙敬文有经营头脑,搞什么经营都是蒸蒸日上。

56

“爹,有个事想请您帮助提提看法。”龙敬文对父亲说。

“什么事?”爹抽着哈德门香烟问。进上海后龙敬文就给父亲买盒装香烟,让他停了水烟袋,说这样才是跟上时代步伐。

“公司现在销售市场不断扩大,刘少卿现在当了一厂之长,虽然还兼管着公司的销售部,可有些忙不过来了,我想选个销售部的付主管。”

“这应该的。你想选谁呢?”

“我想搞一次竞选。让现在驻各省的销售分部主管竞争。这样公平合理,从实战中优秀人才会脱颖而出。通过这次竞选,大家会更加开动脑筋,更加努力,使公司的销售更上一层楼。”

“嗯,这个办法好。战国时秦国就是论功绩选拔军官,并给以重奖,所以秦国士兵特别勇敢,常常赤裸上身出战。秦最后平定六国,这是个重要原因呀。”

“跟爹谈话总能学到知识,爹就是百科全书。”龙敬文笑说。

“你又给爹拍马。”父亲也笑了,不过心里很舒服。

“你想怎么搞这次竞选呢?”爹抽着香烟问。

“我想分两步走。第一步先进行一次笔试,看看诸位的答题情况。第二步是考实际能力,要看今年全年销售业绩。”

“嗯,既要看思路,又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看实际作战能力,这样好。赵盾和马谡都是纸上谈兵的能手,可实际作战不行,贻误大局。”

“这是我草拟的笔试试卷,爹看看。”龙敬文把试卷递给父亲。

父亲接过试卷,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

“这第一道题出得就挺好。”父亲指着试卷读出题目:“‘请你大致谈谈对当前中国、世界形势的看法’。”

父亲看看儿子接着说:“你们公司现在产品销到全国十几个省,又开拓海外市场。销售员不了解天下形势不行呀。作战要了解天下大势,经商也一样。”

“是呀,我也这样看。”龙敬文看着父亲说。

“你对天下形势一直很关心的。初办厂时是这样,以后也是这样。前些年日、俄在中国东北开战,你了解到不少俄资在东北的面粉厂在战争中垮台,就赶紧让刘少卿去东北开拓市场,帆牌面粉从此在东北畅销。现在欧洲暴发了大战,不少国家卷了进去,面粉厂倒闭了不少,你又准备让杜丽雯去欧洲开拓市场。这都做得好呀,做大事就得抓住时机呀。”

“目前欧洲这场战争打得很大,估计得打个几年,是我们把面粉销往海外的好机会。我们昌茂抓住这个机会,是会有一个大发展的。”

“是的。所以说你考对天下大势的了解考得好。”父亲又接着往下看。

“你这一条也考得好,‘当前面粉销售的重点目标是什么’”。

龙敬文看着父亲,等着他往下说。

父亲看着儿子笑说:“我先考考你,你说说这条。”

龙敬文笑说:“题是我出的,答案我当然考虑了。现在昌茂公司面粉的销售重点应该是军队、学校、医院、餐馆。这些地方是人群集中的地方,又是集体用餐的地方,面粉用量大,也能批量购买,抓住这些重点,销售量肯定大幅提高。”

父亲点头:“嗯,想得对。胡雪岩经商就是抓住了供应军队粮食这条路,大笔销售,大笔进银子。”

“是呀,他后来成为左宗棠大军的专门供应商,几十万军人用他的食品和衣物,这是多大的生意呀!”

父亲看着试卷又说:“‘从李东身上应该吸取什么教训’这道题也出得好。应该吸取教训呀。前车之鉴,后者之师么。”

“这个李东的教训够沉重的,我要让员工,特别是销售人员牢牢记住。”

李东是河南省的销售分部主任。起初业绩不错,可后来变得滑头起来。他低价进了一批小麦,质量虽然还算过得去,但不是优等。而龙敬文要求进的原料一定是优等,这样产品才能最优。收到这批小麦后,龙敬文没有加工,又以更低价卖出去了,宁可亏损也要保质量,保信誉。李东又将一批一等面粉按特等面粉卖到新开辟、不太了解行情的山区,还得意于多赚了钱。龙敬文知道后让把多得的钱都退给用户,并亲自去这一地区向用户赔礼道歉。李东也免了职。

“爹从小教我读《论语》,孔子把诚作为立身、立业之本,儿子这些年做事也牢记这一条。”

“昌茂这些年的发展,跟你记住这一条有很大关系,你要记一辈了呀。”

“是,儿子一定牢记。”

父子俩对着试卷研讨了一个时辰。龙敬文看到年迈的父亲有些疲惫了,笑着说:“爹,您再帮我复习段京剧吧。”

“怎么?黄金荣又要找你赴堂会?”

龙敬文点点头:“是呀,他的三姨太要过生日,请我去赴寿宴。”

这黄金荣是当时上海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自幼不爱读书,当过裱画匠,后又在上海县衙门里做过一阵子捕快,与地痞流氓交往密切。法国租界要招募120名华人巡捕,黄金荣听说当巡捕能吃香喝辣、前途无量,便决定去碰碰运气。他来到法租界总巡捕房报名应试,由于身体强壮又当过捕快,被录用了。这一年,他22岁。进巡捕房后,黄金荣就跟在法国巡捕的屁股后面,挨家挨户去征收“地皮捐”、“房屋捐”,还参与镇压那些不愿意动迁的农户和抗议加捐的小业主,表现得格外卖力。由此,他就被警务总监看中,由华捕提升包打听。提拔后的黄金荣被派差到十六铺一带活动。这时候的他,一身便装,成天地泡在茶馆店里,喝喝茶、吹吹牛,从中收集情报,联络眼线,也算是一项工作。莫看黄金荣人长得五大三粗,但脑子蛮活络。他用“黑吃黑”手法网罗了一批惯偷、惯盗、惯骗给他提供各类情报,破了一些案子。另外,他还制造假象,用贼喊捉贼的办法提高自己的威信。有一天,法国巡捕房对面有一家咸货行的一块金字招牌突然不翼而飞。老板急得六神无主。这时,有人对那个老板说黄金荣破案子“交关灵光”。老板进了巡捕房就直接点名找黄金荣破案。时间不长,黄金荣就破了案,由此名声大噪。其实,这是黄金荣在幕后一手策划、导演的一出丑剧。

不久黄金荣又被提升兼任刑事外勤股和捕盗班二个部门的领班。不过,黄金荣在任期间还真的破过几件大案子。有一次,法国总领事的书记官凡尔蒂偕同夫人去太湖游览。没想到竟遭到了那里土匪的绑架。法租界闻讯后,就派黄金荣前往营救。黄金荣令手下的小喽啰找到了太湖土匪头领“太保阿四”、“猪猡阿美”,便轻而易举地将这一对“法国肉票”保释了出来。还有一次,福建省督理周荫人的参谋长杨知候带了六箱古玩、字画到上海来。不料,一出码头就被人盗走。为此,松沪护军使何丰林特请黄金荣协助追查。结果,不到半天黄金荣就将原物如数追回。在当包打听的生涯里,最令黄金荣得意的还是侦破法国天主教神父被绑架案。为此,法国授予黄金荣一枚头等金质宝星奖章。法国巡捕房提升他为唯一的华人侦探督察长,另派八名安南巡捕给他当保镖。从此以后,黄金荣更是飞扬跋扈、胆大妄为,成为地方一霸。他凭借着势大力大当上上海滩“天字辈”青帮老大,又利用手里的权势贩卖鸦片、开设赌场、跑狗场等,不多几年就成为上海滩里的头等大亨。

龙敬文要在上海滩做大生意,就不能不与这个上海滩青帮老大周旋。黄金荣也对龙敬文的经商能力很欣赏,把他当作一个头面人物交往,有聚会就邀请他参加。黄金荣最喜欢听京戏,经常请京戏名角到府上唱堂会,名角唱罢又和朋友、票友互相唱和,自得其乐。龙敬文自幼听喜欢京戏的父亲唱,也会唱几段,所以去参加黄金荣的堂会也跟着唱几口,应酬助兴。

父子俩先练习唱了几段“空城计”中的段子,又唱了“四进士”和“甘露寺”中的段子。父亲偶尔给儿子纠正个字眼或韵味。“这唱京戏最讲究韵味。唱出味来就特别耐听,像喝好茶让人余味无穷,提精神。唱不出味来唱得再熟也像白开水一样,让人感到没味道,提不起精神。”父亲对儿子说。一唱京戏老人家就很高兴。龙敬文找父亲练习京戏,也是为了让他放松,开心。平日里总是忙,很少陪伴老人,总觉着有些遗憾。父子俩直唱到睡觉时分,才分别回自己卧室。

回到卧室,龙敬文又同云芳谈到杜丽雯去欧洲开拓市场的事。

“丽雯自回中国后就再没回法国。这次回去一定要看些法国亲属,我帮她准备些绸缎等中国特产带着吧。”云芳对丈夫说。

“好,你想得好。要买最好的。”

“当然了。”“她一个年轻女子,到那么个战火纷飞的地方去开拓市场,真让人担心安全呀。”云芳有些担心地说。

“她懂法语和英语,又熟悉欧洲情况,只有她去最合适。我让两个会武术的精干小伙跟着保护她。”

“嗯,这样好。”云芳点点头。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