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1日)
我们迎来“冬至”节气
在东莞,也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
以往每年冬至
东莞都会有不少传统民俗活动
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DONG
冬
ZHI
至
今年受疫情影响
很多市民积极响应防疫要求
做到不聚集、少外出
选择在家自制传统小吃
用简约而不简单的方式过节
制作应节小食 不聚集、少外出
“菜头角”是东莞市民过冬至的传统应节小吃。一大早,企石村民英姨就在家里忙着制作菜头角。菜头角是一种以“菜头”,即萝卜为主要馅料,辅加腊肠、腊肉、花生、豆腐圆等配料,形状类似“角”的传统小吃。
英姨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每年冬至是吃菜头角的最好时节,因为这个时候的萝卜特别鲜甜。长久以来,菜头角也成了当地的一道传统小吃。
英姨先把萝卜、腊肠、腊肉、花生、豆腐圆等馅料炒好,就开始制作“菜头角”的面团——先把水加入糯米粉中揉成团,再放进锅内煮到6成熟,再与未煮过的糯米粉揉成面皮。
待面皮做好后,就可以把炒好的馅料包进面皮中了。然后捏成像半月形,这样,菜头角就完成一半工序了。
最后,把做好的菜头角隔水蒸上15分钟左右,香喷喷、热腾腾的菜头角就可以吃了。
英姨说:“冬至大过年,今年冬至因为特殊时期,所以没有走访亲戚朋友。但是传统节日还是要过的,一家人围坐一起做传统小吃,也是以此寄予对来年合家团圆、健康幸福的祈祷,一家人吃顿团圆饭,还是觉得很温馨,很有氛围。”
除了菜头角
冬至应节小吃还有“冬团”
在高埗镇,一些妇女也忙着做冬团过冬至。冬团皮是用糯米粉制作,传统的馅有豆馅儿和花生爆米花馅。
先把豆馅儿和面粉捏成圆形,再把馅儿包到面粉里,最后放到蕉叶上。新鲜出炉的白色冬团,还要最后一道工序,为它点上“红妆”,以图个吉利。
一般一行放三个(冬团),寓意生生猛猛,意头好。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冬团的口味也越来越多,除了白色和苏木团,南瓜、番薯等口味的冬团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正所谓“冬至大过年”
冬至本是团圆的日子
目前很多人
今年,因疫情防控需要
现在仍然有人奋战在“抗疫”一线
有人因为疫情而不能与家人团聚
但我们相信
坚持就是胜利,未来一定可期
让我们同努力,疫情定可防!
今年冬至
你是怎么度过的呢?
欢迎在【留言区】告诉大家哦!
素材来源:莞香花开,综合东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