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卡片”是最小的创作单元!
片写不出“我思”怎么办?
是积累不够?还是文笔不好?
都不是!
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感觉遇到了瓶颈,把自己逼到了绝境!顺带开始怀疑人生……
怎么破?
不要怕!
斜杠青年用“平面设计思维”带你跳出死胡同, 快速搞定卡片创作!
十几年的工作把我变成一个“斜杠青年”。
说实话我这个“斜杠青年”跟达芬奇、富兰克林、苏轼,还有蒋勋这些古今中外的“斜杠魔王”相比,只能算是个“斜杠菜鸟”。我是学理工科的,因从小爱好文学和艺术,在动漫、广告设计、文案、编剧和剪辑等方面均有涉猎——
我曾参加过三个月的动漫绘画培训,熟练掌握动漫人物的骨架结构画法和动画技法,并参与日漫项目。
之后在平面广告设计领域,入行两天内,零基础自学PS、CDR、AI三大设计软件并独立设计出第一张网页界面图。
零基础自学PR剪辑,两天内独立完成十几套图片、字幕、特效和小视频混剪的视频展示项目。
零基础自学编剧,四天内独立创作出十五分钟的“商业宣传软广动画片”项目的文案策划、剧本写作及动画分镜脚本。
在自己的广告公司负责设计和文案。
动漫绘画+平面广告设计+广告文案策划+剧本写作+影视后期剪辑其实每个行业之间会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虽然我并没有系统地总结过这些心得,但是我发现,在精进团的卡片写作里,把原来平面设计里的一些方法迁移过来,能够顺利解决思路开拓上的问题。
在读书训练营,每天的“共写卡片”任务里,当你觉得“思”不出来时,怎么办?
这周写作组童鞋们反应共写卡片太难了,不是每张都喜欢,感觉遇到了瓶颈……
我想说的是:挑选卡片的课代表也很难。
大家每天的“自写卡片”摘录都是的自己喜欢的文字,写起来也得心应手,而我们课代表在做一件等同于“米其林餐厅”采购经理的工作,我们买的不一定是每位顾客都爱吃的菜,更不仅仅是自己爱吃的,但一定是经过严格筛选挑出来的市场精品。
谁又能说学校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自己喜欢的呢!
借用本周二的卡片——汪曾祺先生的一段话:
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这大概就是精进团安排“共写”环节的意义所在吧!
其实自由作家跟设计师相比,相对还是比较幸福的,因为可以写自己真正喜欢的文字,做到“我手写我心”。但设计师不同,在我八年的设计生涯里,
没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矫情,只有来者不拒的项目。(谁不是一边MA街一边干!)
比如设计一个品牌logo(标志)的单子,这样的客户来自各行各业,我们设计师也有自己的知识边界,第一步要做的是:花最快的时间搜索了解该品牌的行业信息、品牌特性、产品、受众群体等,以及无比神奇的“甲方爸爸”的要求,整理出最基本的设计元素和风格。
海量搜索-行业共性+品牌特点+产品、受众群体+甲方爸爸要求=设计元素和风格
写“共写卡片”也是一样的步骤,拿到一段没有读过的文字,一时间“思”不出来,千万不要怕,锻炼你创意思维能力的机会到了!
【创意思维能力案例一】比如本周三的共写卡片,是贾平凹的一段文字:
尘世并不会轻易让一个人孤独的,群居需要一种平衡,嫉妒而引发的诽谤、扼杀、羞辱、打击和迫害,你若不再脱颖,你将平凡;你若继续走,终于使众生无法赶超了,众生就会向你欢呼和崇拜,尊你是神圣。神圣是真正的孤独。
走向孤独的人难以接受怜悯和同情。——贾平凹《孤独地走向未来》
很多小伙伴读完这段话是懵的,表示领会不到作者什么意思,感到无从下笔,也联想不到生活里有什么相关的素材可以拿来写。
没错,输入需要靠长期的日积月累,但每天的共写卡片,无法预料到是什么内容,那就把它当成新知识来快速学习——
【快速学习思维能力】咱们写头条、新媒体文,需要追热点,每天热搜榜上的热点内容都是自己无比熟悉的领域吗?当然未必!咱不也得先查资料把事情弄明白么!
步骤一:查资料。根据摘录的文章出处和作者,迅速搜索原文章来阅读。原文章讲了作者与一位文学界泰斗接触之后的所悟,上面那段“我见”是文章结尾总结性的一段金句。
贾平凹《孤独地走向未来》
步骤二:摘苹果。我们用摘苹果的方法摘出原文章里的“关键词”:弱者、芸芸众生、孤独、群居、嫉妒、诽谤、平凡、脱颖、赶超、崇拜、神圣、同情……
这时发现,关键词出现了互相对立的两组:
一组:弱者、群居、芸芸众生、平凡、嫉妒、被怜悯、被同情
二组:强者、孤独、神圣脱颖、强大、力量、被欢呼、被崇拜
步骤三:寻找切入点。以下是根据关键词联想出来的写作方向。
1、成功学角度:孤独,并不是孤僻,是奋斗路上必须经历的耐得住寂寞的修行道路,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越努力,同伴越少。
2、心理学角度:嫉妒是人的基本情感,适当嫉妒有利于对标成长,但不能失去控制。为什么近的嫉妒,远的崇拜;够得着的嫉妒,够不着的崇拜。
下面来看其他优秀童鞋的发散思维:
1、独孤求败,高处不胜寒、……(学员-未未周、猫无等)
2、古来圣贤皆寂寞,众人皆醉唯我独醒……(学员-雪落无声)
3、其它相近的名人名言:《约翰·克利斯朵夫》中:伟大的人都在“墙的这一面”,如果你选择这一面的话,你必然要忍受“孤独与寂寞”,墙的那一面充满了喧闹与嘈杂,你在这一面就可以听到那热闹声。当然这种“孤寂”是另一种美,他能和伟大的心灵对话,也能引导大众。进而升华到自己的观点:“既不随波逐流、又不孤单寂寞的同侪文化。”(学员-阳光明媚) 非常好的积累哈。
4、由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联想到世上奇观异景大都人迹罕至。(学员-迪士尼在逃王子)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学员-长野)
……
那怎么联想?很简单:积累不够,百度来凑!
21世纪的万能工具用起来!
搜索步骤二摘出来的“关键词”,还怕找不到能让你共鸣的信息吗……
以上是基于文章本身的分析方法。
下面来看看文章以外的视角和切入点——
看童鞋写的“我思”,在此基础上“再思”。这个方法可以在别人创作的基础上,打开思路,另辟蹊径,更上一层楼。
举例说明:
1、写作背景、作家生平与作品思想的联系:
如:汪国真《我喜欢出发》的共写卡片:
我看到大家都在写自己如何畅想远方、跳出舒适圈之类的,我就另辟蹊径,从作家本人的“斜杠人生”来阐述,汪国真在诗歌、散文、书画乃至作曲方面,都有不俗的建树,并且升华一下观点,总结他每一次的斜杠转型都是内心强烈需求、兴趣和不懈的努力,并且有成熟的知识迁移基础的转型,并不是蜻蜓点水或者无头苍蝇式乱撞,汪国真文如其人,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2、反对观点式。
比如《从前慢》中“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共写卡片:
有位童鞋大胆否定了这个理想主义观点,认为从前“一生只爱一个人”简直是是胡扯,并列举了古代帝王将相三宫六院和平民男子三妻四妾等丰富的实例来论述,非常精彩。
再举一个本周四的共写卡片:
【创意思维能力案例二】“螃蟹为什么要横着走呢?
螃蟹的样子很凶恶,很奇怪,也很滑稽。凶恶和滑稽往往近似。”——《慢煮生活》 汪曾祺
小小一张卡片炸出一群吃货哈~包括我自己,两周前刚吃过上季最后一顿螃蟹。我不但爱吃,还给一道粤菜“长腿蟹”写过菜品文案:“横行天下,只为来到你身边!”
螃蟹那么好吃,哪里凶恶了!而且它横着走多可爱呀,哪里奇怪了……
好吧,为螃蟹平反完毕,我内心是崩溃的,我还是思不出来!但因为是大师汪曾祺的作品,于是我把这段话列为共写卡片(大家不要恨我)。
我!也!思!不!出!来!
怎么办?
我们陷入了一个阅读误区!被卡片框住了!
纳博科夫说过一段话:
他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因为这样第一步就走错了,而且会越走越偏。而是要“把它当作一件同我们了解的世界没有任何明显联系的崭新的东西来对待”,研究得越周密越好。
所以,忘掉螃蟹的美味吧!
回到原文:汪曾祺说的是螃蟹吗?不是!是借物喻人!是用螃蟹的走路方法来比喻那些横行霸道的凶恶和滑稽之徒。
来把我们的思考步骤在纸上写下来——
【纸上涂鸦思考】再看一个诗歌鉴赏卡片的例子——
《寻李白》开篇五句的鉴赏: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说实话,我第一次读这首诗是毫无感觉的,直接跳过,抄也不愿抄,谁知它会出现在共写卡片上。
好在我很喜欢李白,也喜欢诗词,唯一需要突破的难点就在历史知识的缺失上。
不过不怕,有百度在!咱们继续来一次快速学习!
【快速学习思维能力】著名商业咨询顾问刘润,因为工作需要,花20小时就可以快速“学会”一个行业80%的核心逻辑,然后,才有资格对客户说“我认为”。
平面设计也一样,鉴赏诗歌同样需要!
花30分钟拆解一首诗,不难!
我们来看第一步:把全诗读五遍,读通。百度了解基本信息。这是一首“咏史诗”。
第二步:搜索余光中写这首诗用到的所有历史人物故事和李杜的作品,做好笔记:
杜甫《赠李白》,李白《戏赠杜甫》,“力士脱靴”,“安史之乱”,李白“故乡之谜”,“饮酒八仙人”,“竹溪六逸”,《大鹏赋》,《上李邕》,李白早年学剑术经历,谪仙、醉酒、被贬、牢狱等……
拆解到这一步,我惊喜地发现,原来咏史诗是这样写出来的啊!
把历史人物的经典故事及优秀作品,融在一起串起来!我和《寻李白》之间,原来只差一个余光中!(开玩笑)
于是,第一张卡片迅速诞生!
做了这么多拆解工作,只输出一张卡片,是不是浪费了。
而且我在读诗的时候,摘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另外一段——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段不写卡片实在浪费!
于是迅速输出“二鉴”卡片——
诗中有剑,剑中有诗。
写完两张卡片之后,再读这首《寻李白》,越读越有味、越读越喜欢,终于明白之前不喜欢这首诗的原因,竟然只是因为不了解!实在太可惜了!
我对这首诗的热情感染到了分队小群的童鞋们,激起了热烈的讨论,一位童鞋回去找了李白的传记来看,看完后迅速回到群里分享——
同侪交流的火花四溅看到了吗!
日本与东野圭吾齐名的悬疑推理作家大泽在昌写过:
这就是——
【同侪的力量】到这儿并没有结束,我对这首诗“三鉴”的思路也在脑海里酝酿起来,想从“李杜情谊”这一角度去写,于是去查找相关的诗与故事来读……
这就是“共写卡片”的第三个存在的意义,也是最重要的意义——
【倒逼输入】所以咱们再回到第一个共写案例《孤独地走向未来》,你把不理解的地方都用这种方法去拆解,再结合小冰老师课上讲的“虚实结合”的方法,还怕写不出300字的卡片吗?不可能!
很多名作家都说过:灵感,不是等出来的,是开始做了之后自然而然涌现出来的。
所有的学习都有两条路,一条是凭着兴趣爱好主动输入,另一条是客观环境的被动倒逼输入。这两方面双管齐下,做到长期点滴积累与短期快速学习共存的状态,平时多读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再跟着任务去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
长期点滴积累+短期快速学习斜杠可以拿来炫耀,也可以当饭吃,但是想要作为一生奋斗的目标,还是得把一壶水烧开。我自己是立志想要当作家的,想要把写作这壶水烧开,但是理工专业的我对历史几乎一片空白。上下五千年只记得住鸦片战争爆发的年月,余下的知识,都是影视剧给的(这当中还有错误)。
所以,为了写作,我愿意去深耕历史,从我喜欢的人物和故事为起点。
凡事不要怕,一怕,你就输在起跑线了!没有学不会的知识!
以上我分享了快速写出“共写卡片”的思路,不知有没有让大家对卡片创作思路有一点点启发呢。
下次大家再遇到“思”不出来的卡片,欢迎一起探讨哦!
祝大家勇猛精进!
我是荒书不慌~为米奔走十多年,归来愿做读书人!@荒书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