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台的价值(平台范式提升企业商业价值:中台的核心特征)

本文首发于财资一家微信公众号(微信ID:TreasuryChina),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财资知识。

当前,中台概念尚未统一。艾瑞咨询认为,数字中台是将前端业务的共性需求抽象出来,并打造为平台化、组件化的系统能力,以接口、组件等形式共享给各业务单元使用。中银国际证券认为,中台是服务前台规模化创新和终端用户需求,并匹配到企业后台自身能力,使之与用户需求持续对接的一种企业架构。综合来看,中台是企业数字能力共享平台和IT资源调度平台,作为业务、数据、技术支撑,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业务互联互通、资源协调和信息共享。

中台为行业公司带来两大机会,一方面是提升对内研发效能和优化成本,对提高企业综合绩效、释放利润有促进作用,这是中台的原始驱动因素;另一方面,随着解决方案和工具的完善成熟,中台将助力企业敏捷化转型、提升企业智能化程度。对企业财务管理而言,中台可以推动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将财务组织打造成业务伙伴;加强对财务数据的分析、洞察和应用,实现财务信息的统一治理,避免信息孤岛;促进降本增效,通过能力复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经营成本,以及提高综合运营效率。

作为服务前台创新应用,并匹配后台业务能力,使之持续满足终端用户需求的一种新型系统架构,中台具有复用性、平台化、企业级三大核心特征,其主要价值体现在形成数据资产、推动业务创新、避免重复开发以及提高企业效能四个方面。

中台的核心特征

中台是现代企业复杂管理需求下的合理发展方向,其直观作用是弱化前台业务的复杂性和耦合性,提升后台能力的复用性和模块性,使企业获得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低的实施成本。要解决传统IT系统的重复建设问题,“可复用性”就是衡量中台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对后台需求的抽象和模块化意味着中台的呈现不是多个独立的系统,而是一个打通的平台;中台建设需要打通企业各个部门的需求和能力,这就意味着其设计和实施是自上而下的。

复用性。

复用性是中台的核心价值。中台化就是利用平台化手段发现、沉淀与复用企业级能力的过程。无论是业务、技术还是数据,进行中台化规划时,都是希望将通用逻辑抽象后下沉到中台,实现交互可视化、数据准备和预测建模等能力的整合复用,这样学习成本和维护成本更低,而且能更快适应业务变化,利用丰富数据分析能力的输出给业务带来更多价值。

企业中台产品运营

平台化。

平台化是中台的主要形式。过去企业信息化建设一般根据独立的业务架构打造独立的应用,各应用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支撑,比如电商针对微信小程序、淘宝、天猫,各自研发前台应用,没有统一调用接口;后续业务增加时除交互层面的修改,没有统一的平台,业务间配合时经常需要大规模重构。经过中台的平台化沉淀,电商能力可以进行柔性复用,对于前台业务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企业级。

企业级是中台的应用范围。中台建设应当面向整个企业进行,实现无门槛地服务于企业内各应用,具有全局视角是真正实现“复用”和“平台化”的基础。比如,像腾讯这样的大型企业,在规划信息流推荐中台时,如果只针对QQ、微信等IM类产品进行,用户在视频、游戏等应用上的画像数据就会缺失,造成推荐结果偏向性太高等问题。

中台的特征意味着建设的驱动力是自上而下的。从全局视角出发,就需要顶层设计,中台建设往往都是跨业务部门的过程,一般需要战略规划部或技术委员会等部门的参与。从技术角度看,还需要架构师对各项业务有深入的理解和非常强的抽象能力,着重考虑业务抽象建模和系统架构的开放性。理想情况是业务抽象解决80%的共性问题,业务线解决20%的个性化问题。

下一期将从中台的价值着手,分析平台范式如何提升企业商业价值。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