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1月30日上午,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在成都开幕。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代省长黄强代表省人民政府作的工作报告。
报告回顾了“十三五”期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成果,并提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的规划。
摄影 华小峰
发展之下,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推进,成都和重庆用电负荷也在较快增长,现有四川省内以500千伏为骨干的电网在兼顾供电保障、水电输送、节约通道占用等方面日益捉襟见肘,将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针对发展所需的电能保障,四川省人大代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谭洪恩认为,十四五期间,应该加快推进川渝特高压交流电网建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要素基础。
为何要加快推进双城特高压建设?
谭洪恩表示,随着成渝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川渝地区正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根据测算,预计成都2022年将缺电,2025年缺口将超1000万千瓦,重庆2025年缺口预计约1100万千瓦,预计到2035年,重庆用电需求将比当前翻番,重庆电力供应难以满足这部分增量需求,未来新增电力需求主要依靠外来输入。建设川渝一体化电网,将有利于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实现四川水电优先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消纳,为促进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四川电力装机规模已达历史新高,然而在电力外送环节遭遇多重困境,“十四五”期间,雅砻江中游、大渡河上游,金沙江上游将陆续投运大型水电站,相关发电集团能源并网送出需求迫切。以两河口、双江口为代表的甘孜、阿坝优质水电群目前在建容量已达411万千瓦、360万千瓦,自2021年陆续投产,“十四五”中后期,甘孜、阿坝水电群最终新增装机规模将超过700万千瓦、650万千瓦,如无法开辟新的通道确保其送出消纳,“十四五”期清洁能源消纳矛盾将远超“十三五”期。因此,规划1000千伏成渝特高压电网,提高大渡河上游的阿坝片区、雅砻江上游及周边的雅安甘孜片区富余电力送出能力,将大量清洁能源直接输送至负荷中心或区外电网,避免长距离、大容量、接力式外送,将提高经济性,全面解决弃水问题。
此外,川西输电走廊稀缺,甘孜、阿坝水电群送电成都等主要负荷中心的输电通道需要避让大熊猫、宝顶沟保护区等众多保护区和不良地形地质区,通道走廊资源十分稀缺,无法提供更多用于水电送出的输电通道,迫切需要通过1000千伏特高压提高通道的送电效率,减少通道占用。特高压方案具有网架清晰、集约高效、适应稀缺输电走廊、未来延伸拓展性好等方面优势,既能充分满足川西水电群及新能源送出,服务四川甘孜、阿坝两大藏区绿色发展大计,又能保障成渝双城地区安全可靠供电,同时为川藏铁路供电提供网络支撑,为解决电网安全问题奠定基础。
建议
加速推进川渝特高压交流电网建设
“四川水电资源丰富,累计外送电量已经超过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10个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谭洪恩关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发展,在今年关于电网建设提案最后写道:建议尽快确定川渝电网特高压交流目标网架方案,将 1000 千伏甘孜-天府南-成都东及至重庆的特高压工程纳入“十四五”国家规划,并尽快建设实施,充分满足甘孜、阿坝藏区水电及新能源开发送出需要,提升成渝双城地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为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要素基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