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刷好评挣钱违法吗(“好评返现”涉嫌违法仍屡禁不止 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

央广网北京11月6日消息(记者冯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商家的“好评返现”行为,广大消费者并不陌生。一条条本应是真实客观的评价怎么就成为了变相的赚红包行为?这背后究竟是“馅儿饼”还是“陷阱”?

收到快递打开一看,盒子里塞着一张小卡片,写着“亲,扫码加微信,好评截图返现哦。”这样的情况相信不少消费者都经历过。

网上给人家刷好评赚钱靠谱吗

江西宜春消费者袁女士表示:“我平常比较喜欢在网上购物,这个好评返现的情况,应该说经常可以碰到。可能买个七八件的话三四个里面都是有这种好评券的,但是一般金额不算大,可能高一点的有五块吧,基本是一两块这样的。”

现如今,返现刷好评成了不少商家的惯用伎俩,商品评价也失去应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近日,广东省消委会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600款样本中,竟有85款样本附有好评返现卡。

浙江义乌的何女士表示,现如今她每次在电商平台上看评论都需要思考一下,到底有多少好评是被刷出来的。“我曾经买个一个两层的置物架,价格不到20块钱,非常实惠,一看评论,买家都评价很好。然后,我买来发现,油漆做工没有店家商品介绍里的好,感觉就是次品,但是因为急着用,只能先凑合着。店家当时补偿了我5块钱。我也没有差评,只是客观评价了一下。”

此外,更有甚者商家客服会一直联系消费者,连评论的内容都给提前写好。如果消费者迟迟不予理会,那么商家客服就不停通过线上平台发送信息,甚至多次发短信央求消费者填写好评。

由于目前,大部分“好评返现”多采用私聊的形式,江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与法律事务部部长万岱表示这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发现和查处的难度。“因为一般都比较隐蔽,不太容易会被别人发现,也很少会有人来举报。但是其实确实有很多的会存在我们生活当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分析,电商的店铺排名制度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好评返现”的现象。“平台对这些商家的排名里面很多也跟好评,甚至跟评论数量它都有关系。平台本身这种制度它就会激励商家去送小卡片,所以我们就看到小卡片在包裹里面越来越多了。”

我国对于“好评返现”有没有相关的规定呢?究竟该如何监管才能让这样的行为彻底凉凉呢?

万岱表示,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商家“好评返现”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有一条规定,就是说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用户评价等作出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商家这种行为,它其实就是在诱导消费者对产品和卖方的交易行为作出非客观的评价。这种行为,其实侵害了其他消费者的知情权,损害了其他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平台的公平交易原则。”万岱介绍。

今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向全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下发《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强调要严格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虚假交易、刷单炒信、虚假评价等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发生。

此外,电子商务法更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不过李勇坚坦言,目前在法律意义上“好评返现”是否属于商业贿赂行为还有争议,要想让监管落地还需要进一步扎紧制度的藩篱。

李勇坚表示:“当时我们起草电商法的时候,其实有一个争议的问题,‘好评返现’算不算得上商业贿赂,在电商法里面其实是不确定的。执法上(好评返现)也是有争议的一个行为,没有一个定论,因为你虽然我给你小卡片让你好评,但这个好评是不是你真实意思表示我们没办法去追究它。”

面对依然屡禁不止的“好评返现”现象,万岱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综合判断商品评价,尽量选择大品牌。“我们建议还是消费者尽量选择一些品牌声誉良好的这个商品,不要完全看其他消费者的评价来购买商品。因为可能就因为商家这种行为会造成误导,引导你、诱导你去进行一些不合理的、不正常的消费。”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