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衡阳是经济上支援抗日战争贡献排名全国第三的城市,仅次于重庆和昆明。据史料记载当时每年销往川、黔的布匹就达80万匹,粮食3000万石。工商业向国家纳税排名全国第三位,而在1942-1943年间更是达到了顶峰,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重庆,因此当时的衡阳有“小上海”的美誉。
抗战时期的衡阳
新中国成立后衡阳依旧是湖南的工业强市,工业产值一度超过省会长沙,是湖南工业第一强市,不过随着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浪潮的来袭,衡阳的工业落寞了,曾经众多辉煌的企业在这一波改革浪潮中永远地消失了,所以有人说从这个时候开始衡阳迎来了失落的30年!
衡阳探矿机械厂
虽然现在官方还认定衡阳为湖南第二大城市,但是民间早已议论纷纷了,特别是岳阳和常德经济的强势崛起,让人觉得衡阳早已退出了湖南第二大城市的争夺了,那么衡阳能在这波国家的支持中再度崛起吗?
一、省域副中心城市
目前湖南省正式确立了一正两副的发展格局,一正指的是省会长沙,两副分别为衡阳和岳阳,常德出局。一直以来湖南都是以长沙的发展带动整个周边城市的发展为策略,不过虽然近些年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的确得到了快速地成长,但是从目前来看湖南的整体发展却形成了南弱北强的格局,因此光靠一个长沙已经不足以带动整个湖南的发展!而确立南衡阳北岳阳的两个副中心城市就是为了解决长沙一城独大的短板,从而形成新的增长极!
俯瞰衡阳
那么省域副中心城市可以给衡阳带来什么?
1、地位
包括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省域副中心城市在省内较一般的地级市有着较高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2、政策
既然确立了省域副中心城市,那么相对应的政策肯定会倾斜,以确保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壮大从而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衡阳火车站前坪
二、区域重点城市
近日国家在中部六省选出了六座区域重点城市,湖南衡阳就是其中一座!而确定区域重点城市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和聚集人口,从国家的目的来看就是要推动衡阳经济的腾飞,衡阳一直以来为广大市民朋友诟病的就是其经济的发展落后于省内的岳阳、常德,如果这个短板能够在未来补强,那么衡阳成为湖南除长沙外的另外一级也不无可能!
衡阳解放大道
结语:推动中部的崛起已经是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作为中部经济强省的湖南,一直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对象!在7月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就4次点名了长沙,3次点名了长株潭城市群,还点名了一次衡阳!因此从国家层面上来看衡阳在湖南是除了长沙之外地位第二高的城市,衡阳是湘南中心城市,在湖南与六市相邻,如果衡阳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它的带动效应在省内甚至会超过长沙。在全国范围内,也有这样的城市如广东的深圳、山东的青岛在省内的实力都是与省会并驾齐驱的。
衡阳志愿者
未来的10年,必将属于衡阳,衡阳的朋友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为建设更美好的衡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加油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