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顿近况(在黑客的世界里,劳模也是一种长情的存在)


“安在”创立半年来,你或许与我们一道,见过上古黑客大神的风云史,见过新锐创业的激情热力,或许也见延续纯正黑客精神的新一代白帽子风采。他们都是业界精英,他们都已声名鹊起,但安全圈,仅此而已吗?

也许在我们身边,在我们走过的岁月中,还有一个更为广泛的群体。没有酷炫,没有聚焦,多数时候默默无闻。他或许是个创业者,从未发家致富,却在细分领域里默默耕耘;他或许是个程序员,一头扎进技术的世界里,兢兢业业许多年;他或许是个工程师,却对信息安全矢志不渝。他们很平凡,却实实在在地就在那里。

经过推荐和评选,我们选出了安全圈的8位“劳模”,他们来自不同的企业、岗位,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怀着对信息安全的热爱,在这个领域勤奋耕耘。在这个五一劳动节,我们把光荣与掌声送给他们。

下面就是他们的故事(排名不分先后)。


1

吴海民

年龄:39岁

工龄:16+年

公司岗位:启明星辰助理总裁

经历:吴海民是一个“坚守者”。自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启明星辰至今,他轮换过十多个岗位,陪伴启明从三十多人的小公司成长到数千人的上市公司。尽管常有猎头来挖人,但吴海民几乎从未对外面的世界真正动心。工作变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白天在公司,业务规划,开会讨论、协调事情;晚上回家,学习、思考、写作,直至深夜才休息。

吴海民曾是启明星辰最辉煌产品的缔造者之一,也在时代和环境的巨变中丧失过个人的价值感。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他度过了人生中这段最灰暗的时期。这段经历加深了他对公司的感情:“外面的世界纵有山珍海味再好吃,终不及家常的一碗面所给予的持久滋养。”

如今,这位“坚守者”的梦想,与公司的梦想浑然一体:“我希望启明星辰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世界级信息安全领导企业。在这里,无需KPI,人人都为同一个理想而自驱奋斗,各显所能。”

推荐人:金湘宇

推荐语:信息安全界的老兵,多年奋战在一线,低调不留名。


2

李宗洋

年龄:40岁

工龄:17+年

公司岗位: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经历:相比常人,李宗洋的工作时间很长,经常要到晚上12点甚至更晚才能结束工作。他所在的团队主要为用户提供风险评估、应急响应、安全测试等相关的网络安全保障服务。遇上奥运会、国庆、两会等重大活动,他们就是网络上的“保安”。奥运会那会儿,李宗洋所在的团队共三十多人连续两周连轴转地工作,熬通宵简直不是个事儿,有时候还得连熬两三个。这种工作强度,外人光是听着就觉得累,李宗洋每年却要经历七八次。李宗洋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守护者”:奥运会开幕式是在机房看的,国庆60周年的阅兵就在咫尺之外的长安街,当别人尽情观赏时,就是李宗洋最忙的时候。

平常的工作中,忙也是常态。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某个五一假期前夕,正准备休息,一个河北的客户遭受了DDos攻击,他们团队总共7个人,当即从北京“杀”到了河北,待了3天,解决完所有的问题,回到北京后,假期正好结束,大家又重新开始上班。

推荐人:金湘宇

推荐语:深耕企业安全服务市场十余年,一线切实解决用户的安全问题,踏实、务实的好同志。


3

方勇

年龄:35岁

工龄:12+年

公司岗位:UCloud安全中心总监

经历:方勇是一个“开荒牛”,从迅雷、500.com到现在的UCloud,他做的都是安全部门的开荒工作,这比中途加入要累很多。满目疮痍、千头万绪、到处起火——在千难万险的起步状态,方勇一方面需要取得公司的信任,加强公司对安全的重视,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千头万绪中揪出主要矛盾,低成本迅速解决。现在,方勇在UCloud从事云安全的工作,客户量较大,为了让产品更好地解决客户需求,需要频繁地拜访客户挖掘痛点。他的工作状态风风火火,就如打仗:开会经常过饭点,塞几块干粮就过去了,凌晨2点睡,早上8点起是常态。长期下来,方勇练就一个本领,上床后,不到一分钟就开始打呼噜了。家人经常抱怨他不注意身体,因为他犯脚痛风差不多有三年了,医生建议多休息多运动——但对他来说这两个简单的要求却很难实践。不过,方勇还是迷恋这种开荒的状态,因为“很刺激、很新鲜、很有成就感”,能伴随团队、公司一起高速发展。他说:“世界是不公平的,但唯一人人平等的就是每人每天只有24小时,更聪明强大的人比我们更努力,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止步不前。”

推荐人:娟子

推荐语:无论在哪家公司,方勇都一心一意为公司,以公司的利益为己任,我们圈里都戏称他是“中国好员工”。


4

杨蔚

年龄:26

工龄:6+年

公司岗位:乌云合伙人

经历:身为乌云的合伙人,杨蔚负责公司的三块核心业务:商务销售、技术服务、创新业务。2015年,他在路上奔波了17万公里,与上千家企业的负责人会面洽谈,几乎没有自己的休息时间。即使不出差也忙,按照规章,公司的上班时间是早上10点到晚上7点,但杨蔚的上下班时间却没准信:早上跟着合作伙伴的时间走,晚上往往要陪着众测团队工作到深夜12点甚至凌晨1点。尽管杨蔚已经无需插手大部分具体业务,但作为管理者,他仍然会陪伴团队奋战,偶尔也会参与到一些紧急且重要的项目中。此外,杨蔚还利用业余时间运营公共号“301在路上”,发布行业观点、白帽子故事以及安全动态,他的初衷是想要锻炼自己做新媒体的能力,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把安全行业的动态、技能和观点分享给他人。杨蔚多年来始终热心于帮助白帽子解决工作、生活相关的困惑和难处,但事实上,他本人也有难处,由于工作忙碌的关系,他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家人,因此和女友分手,也常常觉得对不起家人。

推荐人:方小顿


方小顿

5

朱钱杭

年龄:39岁

工龄:15年

公司岗位:启明星辰CTT,助理总裁

经历:身为劳模的朱钱杭,却一直自诩“懒人”:从2000年加入启明星辰ADLab实验室至今,他不仅没想过跳槽,连部门都没有换过;朋友们纷纷自立门户,他却只是大方地送上祝福和帮助,心思丝毫没有活络过。你想追问个中缘由,他只有淡淡一句:“我是一个懒人”。

但深究朱钱杭的“懒”,则别有意味:多年前,他“懒”得按传统的繁琐步骤编写代码,钻研出一招独门秘技:SQL攻击;几经周折,他与启明星辰结缘,自觉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定位与方向,就此选择踏踏实实地在ADLab实验室深耕;他也曾开过黑客酒吧,但一年多的经营让他明白,自己天生不适合创业,往后再面对自立门户的“诱惑”,便能心如静水,不为所动。

扎根启明星辰十五年未曾改易,他的目光却从未停止过观察外面的世界。对身处的行业和自己的工作,他有着超乎寻常的认真:面对外界,他做到了对整个行业的态势洞若观火;面对战友,他尽最大可能,努力创造一个更轻松纯净的空间,让他们专心地在技术上寻求更大的进展。

“懒人”朱钱杭,其实一点都不懒。

推荐人:蔡晶晶

推荐语:如果把黑客的力量比作原力,大菠萝(即朱钱杭)身上流动着纯粹而光明的原力,让他成为一个充满侠义心肠的大黑客,和一个有担当的好朋友。【 白帽】大菠萝这个懒人


6

蔡晶晶

年龄:35

工龄:15

公司岗位:永信至诚董事长i春秋,e春秋品牌创始人

经历:从安全领军人物摇身一变成为教育家,蔡晶晶一改往日低调的作风,站在了时代的风口。回顾他的个人经历,贯穿其在安全圈十余年的关键词,其实不外乎“专注”二字。

他曾多次公开讲起一个故事,十多年前,因为一个安全问题跟专家发生意见冲突,不到二十岁的蔡晶晶就开始思考人在整个安全体系中的位置。十五年间浸淫在攻防一线,为安全界输出了无数顶尖高手,他却并未感到满足。于是,他创立了e春秋和i春秋品牌,广发英雄帖,收集和沉淀各位大咖的经验和思想;他海纳门徒,为所有希望学习、了解信息安全的人打造一个有温度的技术交流社区;他专注于培育信息时代的安全感,点燃信息安全蓬勃发展的星星之火。

如今,去年才崭露头角的e春秋和i春秋,已在蔡校长周扒皮般的严苛与挑剔之下声名鹊起。他的团队成员在这种对极致的苛求中,跟随其在信息安全在线教育这个细分领域死心塌地、深耕细作,以卓绝的创造力推动产品发展,用极高的辨识度奠定了e春秋企业安全实验室和i春秋在线平台的江湖地位。这就是蔡晶晶的故事,一个专注的人,带领一群专注的团队,专注于一份极致的情怀的故事。

推荐人:潘柱廷

推荐语:靠谱,一个靠谱的人,一个你愿意与他同行的人。因为相信一起走下去一定能爽。



7

马乐乐

年龄:31

工龄:6

公司岗位:阿里云安全专家

经历:作为阿里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者,也是阿里云云盾的缔造者之一,马乐乐已是千锤百炼的一块精钢。他见证了云盾的网络安全从无到有的全过程,经历过互联网最大的ddos攻击和CC攻击的对抗。如今,中国已有30%的网站在使用他们的服务。

“安全就是,无论你是在吃饭,还是在街上,只要出了状况,你就必须马上拿出电脑。”马乐乐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就在两个月前,团队突然收到消息,几十位客户几乎同一时间受到了安全威胁。于是,刚刚点好一桌美味佳肴,正在准备迎接一年一度的outing的他们,面对着刚端上来的海鲜,就这样工作到了凌晨三点。这样的情况在马乐乐身上并非第一次发生:曾有一次,他们正在KTV里玩得兴起时出现了突发状况。于是,刚刚还在唱歌的几个人蹲在包间里的小桌子旁,立即开始着手解决问题。

不过,“劳模”马乐乐却有着一个心愿,他希望自己的辛勤工作最终可以让他失业。“这就说明,互联网已经不存在安全问题。”或许,相比于风起云涌的安全江湖,一泓清澈平静的湖水才是他更希望看到的互联网:一个真正安全而开放的自由世界。

推荐人:吴翰清

推荐语:立志于消灭ddos的男人,走在自己的道路上,永远坚定的前行。


8

张耀疆

年龄:43

工龄:20+年

公司岗位:“安在”新媒体创始人、安言咨询CEO

经历:在安全领域,张耀疆是一个“离经叛道”却“始终如一”的创业者。从北航自控系毕业后,他到航天部下属西安504研究所做程序员,参与过神舟一号飞船研制项目,去中兴通讯做过网络集成相关工作,自交大计算机硕士毕业后,正式进入信息安全领域,从网络攻防的技术研究和实践做起,此后再也没有离开过。

2002年,根据自己研究实践的积累,张耀疆写成了“百万字巨著”《聚焦黑客》,此后转入信息安全专业咨询的领域。他是信息安全国际标准ISO27001(前身BS7799)在国内发展最早的“布道者”,也是信息安全个人权威资质CISSP在国内发展最早的启蒙者,并在该领域有多部译著作。

2004年,张耀疆创立上海安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言咨询),一晃至今12年多,从技术负责人到CEO,他扎根安全咨询领域,再也没有变动过。2015年8月,他创建“安在”信息安全新媒体,在多年埋头做事之后,终于走出去,立志成为信息安全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

尽管创业繁忙,但他仍然能利用碎片时间,见缝插针,读书不止,笔耕不辍。一年上百本书,几十万字的写作量,还经营了个人微信公号“可乐圈”,坚持写作,每年出一本“地下出版物”《可文》,供朋友圈分享。

张耀疆信奉“一根筋到底”的精神,看准的事情,不做出名堂誓不罢休,“比不了天赋,就比苦熬的耐力和坚持的韧劲”。对他而言,创业、摄影、读书、写作,都不仅仅是工作和爱好,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期间的辛苦、磕碰和突破、成就一样,都是一种常态,这就是他坚持的法门。

推荐人:孙薇

推荐语:传统安全服务领域的老兵,安全新媒体圈子的新秀,新老思维碰撞中,总能时不时给大家带来点惊喜。


9

赵伟

年龄:35岁

工龄:13+年

公司岗位:知道创宇CEO

经历:出生于1981年的赵伟,从小就是个技术天才,公开的资料显示,他十几岁就开始在电脑上编写游戏,高中自学了网络安全技术,16岁开始就在瀛海威做网管,并且加入技术尖端的网络小组“绿色兵团”。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北京启明星辰技术研究实验室,从事系统漏洞分析工作,从玩家变成真正的专家。2005年,他又进入美国迈克菲(McAfee)安全实验室,从事Web安全技术的研究,月薪丰厚。

不过,当时的病毒跟踪工作是一项非常耗费人力物力的工程:在McAfee,全球有247人的团队在做病毒查杀的工作,赛门铁克有500多人的团队在做。赵伟和他的同事就想,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让机器自动识别这种病毒的行为? 2007年,赵伟用自己做各种项目积攒的钱和小伙伴一起成立了知道创宇公司。当时,他们团队只有10个人,都是国内顶尖的技术大拿。由于2003年赵伟曾发现了微软的一个安全漏洞,并帮助修补,给微软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公司成立之后,微软成为了他们的第一个客户。

在创业的开荒年里,赵伟过得很辛苦。作为顶尖的技术专家,他却要整天去做销售、跑客户,求爷爷告奶奶,劳心劳力。但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他都始终坚守技术路线。他说过,这么多年,他只坚持做好一件事,就是安全本身。

推荐人:尚韧

推荐语:一个真正具有黑客精神和民族情怀的黑客。


10

who?

最后一个劳模是谁呢?

在整整一个月里,我们通过安在的读者,安全圈的大V、厂商、论坛等各种渠道,挑选出了9个符合这个时代“劳模精神”的人,但我们相信,真正的劳模远远不止这些。他们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甘于寂寞,或许没能在这一次与我们联系上,但他们仍然应该享受属于“劳模”的光荣,正因为“劳模”们的存在,这个行业才有了发展的基础。

而你也许就是那个劳模。这个节日,祝你快乐!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