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贤秉高鉴 公烛无私光歌颂的什么精神(大贤秉高鉴 公烛无私光)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这句话源自唐朝诗人孟郊的《上达奚舍人》,什么是“大贤秉高鉴”?就是贤人要随时照镜子,看看自己是否有瑕疵,也就是严格要求自己。而“公烛无私光”就是即便是公家的蜡烛这种小东西,也绝不拿来私用。这就提醒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严于律己,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

大贤

有些党员干部却抱着“能占一点是一点”的想法,公私不分,公为私用。比如最近刚被深圳市纪委监委通报的某区民政局工作人员,靠着“蚂蚁搬家”的手法多次使用单位公务油卡为私家车加油,后被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并责令退赔违规加油费用。像该人员的这种行为不就是打着损公肥私的如意算盘,把公家的财产当成了私人的小金库吗?

能不能处理好公与私,关系到党员干部的立身根本。全体党员干部应坚持以“公”为标尺,正心正言正行,不为私欲所动、不为私情所困、不为私利所惑,严格做到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光明区纪委监委供稿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