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伊始,太平洋两岸的科技头条,都是打工人的抗争。
两天前,有关“拼多多23岁女员工因加班猝死”的事件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发酵,一时间#拼多多员工猝死#、#拼多多员工意外离世声明#、#央视评不能让奋斗变了味#、#西贝贾国龙谈715工作制#等相关热搜不断。
在众多热搜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谷歌员工宣布成立工会#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网友们都直呼:“这是在打拼多多的脸啊!”
说到工会,我们都知道它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节企业劳动关系、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存在。
谷歌员工自发组织成立工会
据悉,这个工会来头不小:谷歌及其母公司Alphabet的员工宣布成立“Alphabet工会”,目前已经有注册的 226 名员工会员。Alphabet工会组建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将所有打工人联合起来,对抗一切公司内的不公平。
组建工会并不是新鲜事,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工会是由硅谷科技巨头谷歌的员工组建,而谷歌公司一直以来都提供了相当优渥的工资和舒适的工作环境。组建工会的决定是在谷歌员工和管理层的矛盾逐渐激化的背景下公布的,已经秘密筹划了一年多时间。
这中间,谷歌员工曾多次以罢工等方式进行抗议游行。直到2020年,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包括美国通讯工人协会。最终,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于今年完成注册。
对此,谷歌的人力运营总监卡拉·西尔弗斯坦也表示:“我们一直在努力为我们的员工创建一个支持性和奖励性的工作场所。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继续与所有员工直接互动。”
国内打工人诉求:不要996,拒绝007
再回到大洋这边,因为拼多多98年员工的猝死,引发了更多打工人的自怜和抗争。
但相比之下,国内诉求简单、明确,只有一条:尊重劳动法,拒绝996/007!
或许有些事你还没有忘记。在2019年,就有名为996.icu的GitHub项目,引发了全球打工人对于部分互联网公司996工作制的抗议。
那时候,甚至有公司把自家年会变成“鸿门宴”,公开宣布实行996工作制,制定出这样具体的规章制度:如果晚上9点前下班,需要走年假流程,否则就是旷工。
还有国内电商巨头,搞出“全情投入”995。高速扩张的超级独角兽,则有名声在外的“大小周”*(一周上6天班,一周上5天班),后来还出现了这样的离职宣言:
钱很多,但命更要紧。
就在那一年,围绕996、加班、福报等等,声浪和讨论达到高潮。
然而,2年已过,996.icu的风吹过之后,互联网公司的加班形态并没有被扼制。
2020年7月,“北京一互联网公司被曝工位旁支帐篷”、“白板上还写着不畏加班、不念下班”的新闻冲上热搜。
前几天,快手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刘峰更是在全员会上宣布:快手将于2021年1月10号全员开启大小周“硬核奋斗模式”——大周上7天班,小周上6天班,一个月休2天,吃饭休息时间也从2个小时缩短到了1个小时。
这种变本加厉的大小周制度,甚至更进一步得到认可和模仿。
在更多知名互联网公司,大小周开始在2021年伊始成为明文规定。……
从马云的“996是一种福气”、董明珠的“不想加班可以离开”、华为的“狼性文化”,到今天的拼多多事件。“加班文化”对于互联网白领来说,已经是一种极致的剥削。
那为什么国内的工会没有出来阻止这一切呢?接下来,我们简单聊一下中美工会的差异。
中国工会和美国工会的区别
看过《美国工厂》这部纪录片的都知道:在整个故事里,资本家,普通工人,利益集团,“反工会”的公司,各方皆为私利博弈。片子围绕一条主线推进:是否成立工会。
美国的工会权力很大,控制着诸多经营活动、用人合约、员工福利,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产权。因此纪录片主角曹德旺坚决反对成立工会,甚至表态,如果成立工会,就放弃5亿美元的投资直接关闭工厂。由此可见,美国工会对当地企业产生的影响有多大。
中国也有工会。
是的你没看错,中国有工会,但和美国工会存在巨大区别,可以说是完全不同。
独立性不同。
中国的工会定位为官方组织,并不是民间组织。所有领导干部都是由上级委任,相当于一个政府部门。
美国则不一样,美国各地方工会领导都是依靠投票选举,并且美国工会不依附于任何一个党派,哪个党派能够推进对工人更有利的法律,就支持哪个党派,这也就是露易斯·洛温提出的“非党派政治原则”,概括成一句格言就是“打败劳工的敌人,报答它的朋友”。
中美工会手段不同。
中国工会的手段非常有限,最重要的一项权利——罢工权,并没有写入法律。中国工会的主要手段是协商、行政干预、法律诉讼。美国工会运用的手段则十分丰富,不仅可以和雇主进行集体谈判、平等协商,还可以游行示威、联合抵制,以及开展游说活动法律诉讼,最后,可以进行罢工。
会员待遇也不同。在美国,只要你加入工会就是工会会员,工资会普遍比非会员高。而在中国,工会会员和非工会会员则不明显。
总结一下就是:
中国工会的崛起,旨在帮助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起到更积极和重要的作用的组织或机构。对于社会或者个人,基于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高速状态下,在劳动权益和经济发展的优先级上,都会优先经济发展。
美国的工会是个民间的组织,是利用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矛盾、干预企业经营管理来牟利。美国工会拉拢工人入会,然后组织他们罢工进而获得与企业谈判的筹码,他们逼迫企业承诺以高昂的工资来养工人。
当然,也有干实事的工会,比如上述谷歌及其母公司Alphabet的员工宣布成立“Alphabet工会”,其组建目的主要是参与公司决策处理不公平现象,保护员工不受报复等。
说到底,外国的工会是个弹簧,夹在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寻求平衡。大部分工会表面上是为工人争取福利和利益,本质上则是缓解了双方矛盾,保障了部分不受重视的打工人权益,不致于让问题扩大,产生较大的社会革命。当然,工会的存在,实质上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地位,只是相对地减轻了被压迫和被剥削的程度。
那我们需要像“美国工会”这样的工会制度存在吗?
毫无疑问,我们是需要的。
有人说了,中美国家体系不一样,制度不一样,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所以我们不需要工会。
其实从“996是福报”到最近拼多多事件,我们已经可以透过各种社会现象看到其中的本质。
虽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可是我们也是要发展,也是要走GDP的,我们也面临着欧美国家在一百多年前就面临的问题—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权益问题。
当马云毫无顾忌地说“996是福报的”时候,有人管吗?没有,阿里巴巴的员工甚至连反抗的权利都没有,你要么做,要么滚。
当网易保安把把身患绝症的员工,毫不留情地赶出公司的时候,有人管吗?也没有,如果不是最终闹上微博热搜,请问这位员工的权利又有谁来保障呢?
我们可以没有美国这样的工会,但我们必须想出最好的解决方法,去解决这些事情,那我们有去想吗?
答案是:没有。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加班”不该被完全否定,对工作的热情是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但这不该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强加于每个打工者身上的“理所应当”。
“加班”必须建立在对等的报偿和个人意愿之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会制度。当职场人在职场遭受不公时,至少有人会为我们出声,为我们呐喊。
资料来源:
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知乎专栏—道格拉斯、蛋疼的蛋蛋
美国劳工运动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