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老君 2022.01.24
改革开放至今40多年,中国大陆的企业不断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兼容并蓄、洋为中用,形成了越来越成熟的中国式企业管理模式,也催生、培育了越来越多的职业经理人。今天就跟你们分享笔者根据成长经历和观察,所总结出的5类职业经理人:土鳖派、海归派、香蕉派、外派派、成长派。并分别用金庸小说中“五绝”人物北丐洪七公、南帝段智兴、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中神通王重阳与之一一对应,做个比喻。
文章较长,请耐心阅读,或转发、分享、收藏,等有空了再读,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首先,第一个问题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职业经理人?简单的说,就是对企业没有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但被企业聘任,承担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进行企业经营管理,并以此为职位的人。根据岗位和级别的不同,职业经理人分为:通用型职业经理人(如总经理、CEO、总裁、厂长等)和专业型职业经理人(如质量、物流、研发、营销、采购、人力资源、财务、企划、公关等)。
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仍在改革开放初期,也尚未加入WTO,市场还没有充分竞争,那时的企业结构主要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职业经理人依旧还是个新鲜的词语。
为什么呢?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离,负责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本质上是政府官员。以企业经营管理为职业的人,只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的才会诞生、才能发展。
根据笔者多年亲身经历和研究分析,发现我国每个时期的职业经理人的人群存在较大差异和清晰的历史脉络。今天初步分享一下。如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请私信我。
在我国境内的企业活跃的
职业经理人主要有几类人群
一、土鳖派(北丐)
名字虽然不雅,但完全没有不尊重的意思,只是用一个形象的称呼来和后面的类别加以区别。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国的工商业发展和相关专业教育在文革期间发生过断层,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储备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百业待兴,诞生了一批大批企业,他们的发展时不我待,亟需大量能够管理企业的人才,但人才不足,人才市场资讯比较匮乏,人才流动相对困难,于是就有一批虽然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和正规商科训练的人员,随着国内工商业的迅猛发展,承担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责任,在摸爬滚打历练出来成为实战派管理者。这些人务实进取,熟悉国内环境,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为了弥补理论和方法论的不足,这些人很多都在后期选择深造去读个MBA或EMBA。
有一部1991年的经典电视剧《外来妹》,就讲述了这类人群的拼搏故事。
改革开放初期,率先发展的广东一带是内地许多省市年轻人眼中的天堂,剧中讲述了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六名青年男女怀揣梦想从小山村到广东打工的故事。这群外来妹的人生轨迹各有不同,各有各的悲欢离合。人生赢家要数女主角赵小云,她聪明能干,又得到赏识,一路从拉长助理升到拉长,而后成为生产主管。直至她辞职,决心自力更生,为乡政府自办工厂并担任厂长。没受过什么教育的赵小云可以说是那一批土生土长的自强自立的职业经理人的一个缩影。
我用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北丐洪七公来比喻“土鳖派”。洪七公年轻时加入丐帮之前,在北宋沦陷期间,他和家人曾被女真人抓获成了他们的奴隶。出生贫苦,虽为乞丐,只能吃冷饭残羹,但却舍不得放弃美食。后来他继承丐帮,使其继续成为武林第一大帮。无论黑白两道都十分敬重他。“土鳖派”职业经理人就是在条件落后、资源匮乏的年代里,依靠自己的勤奋、好学、和为人处事,将自己的职业道路越走越宽广,活得潇潇洒洒。
二、海归派(南帝)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有一波出国潮,这些人多数在国内接受了基础教育或至本科教育,为了开拓眼界或者更好的人生,自费或公费奔赴海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求学,有一些人留在当地成为移民,也有一些回到了国内创业(比如搜狐创始人张朝阳)或开始职业经理人生涯,他们中有部分保持中国国籍,也有一部分获得了外国护照或者永居身份。
大家都知道的“打工皇帝”唐骏就是这类人群的代表。他本科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然后先后在日本和美国留学。1994年加入微软公司美国总部,先后担任微软全球技术中心总经理,然后回到国内担任微软中国公司总裁。2004年出任当时中国最大的互动娱乐公司盛大网络公司总裁,并帮助盛大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被华尔街誉为中国资本的第一人。此后他又先后担任过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港澳资讯董事长兼CEO、微创(中国)董事长。他曾被国内媒体誉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和中国第一CEO。他是海归派职业经理人的卓越代表。
我用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南帝段智兴来比喻“海归派”。段智兴是《天龙八部》中主角段誉之孙,根基甚好,以大理段氏“一阳指”自成一派,武学修为登峰造极,“天下五绝”之一。就像早期的“海归派”回国成为职业经理人后,适逢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和企业对高端人才的渴求,享受了国家发展的红利,早早功成名就,衣锦还乡。
三、香蕉派(东邪)
这类人群就比如American born Chinese这种在美国出生的华裔,黄皮白心,就像香蕉一样。他们有中国血统,但所受的是西方式的教育,中国面孔+西方思维。香蕉派与海归派还是有很大不同,海归派的青少年教育还在国内,即便喝了洋墨水,但其文化根源和思维方式仍然是中国式的。而香蕉派则只是看上去是华人,但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则主要是西方式的。一部分人存在优越感、傲慢心态、水土不服,导致他们在国内的职业经理人生涯并不成功。但也有一部分热爱中国文化,能够成为中西文化间一座理解、沟通的桥梁,把在西方学习到的优秀管理理念西为中用,成功的发展了其中国事业。
笔者在职场上就遇到过几位这样的ABC职业经理人,他们良好的教育背景、自信洒脱的谈吐、优秀的演讲能力、对于各种管理工具和模型的熟悉,以及全球视野,其实是影响和带动了一批国内的管理者的。
我用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桃花岛岛主东邪黄药师(黄蓉之父)来比喻“香蕉派”。黄药师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琴棋书画,甚至农田水利、经济兵略等亦无一不晓,无一不精。但久居中原之外,为人清高古怪,多有不食人间烟火之气质。但他却培养了一个古灵精怪行侠仗义的好女儿黄蓉,还收获了一个古道热肠勤奋好学的女婿郭靖。
四、外派派(西毒)
早期中国职业经理人的稀缺,外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投资运作的时候,国内理解和熟悉跨国企业管理的人才不足,外语人才不足,另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本土职业经理人队伍尚未成熟,也由于文化差异,国内管理者没有全面得到外资企业高层的充分信任,为了更好的贯彻其母公司的中国战略,很多外资企业直接从其母公司或其他海外地区外派管理者到中国的各个办公室。这些被外派的人被称之为Expatriate Manager(外派经理人)。
这类人群很复杂,通常取决于公司来自于哪个国家或地区。有西方的,比如欧美国家;也有东方的,比如日韩企业一般都外派大量他们母国的管理人员。在上海的古北地区就由于有大量日本外派经理居住,形成了他们及他们家属的聚集地。还有我国台湾地区企业也外派大量大家俗称的“台干”来大陆工作,这些“台干”具备天然的语言和文化的优势。另外,东南亚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利宾等国也有很多华裔(也有部分非华裔)被派驻中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与中国有着一定的文化纽带和语言优势。也有印度人由于他们的英语能力优势和同样属于发展中国家市场等原因被派往中国担任中高层管理者。
整体而言,这类人群成本很高,有的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不仅要为他们支付薪酬,还要为他们承担昂贵的房租、车辆、司机;如有子女,还会承担一部分国际学校费用,甚至有的公司会支付到中国这类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津贴。他们通常都有一定的任期,比如3-4年就要回到母国、母公司,或者被派驻到下一个地方。因此,可以说,这类职业经理人通常不会把在中国的事业当成一辈子的事业,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人生体验吧。
我用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西毒欧阳锋来比喻“外派派”。他的武功登峰造极,执念极深,一生追求“天下武功第一”之名头,坐拥西域白驼山,对中原内土人士多有轻蔑。然而,在第二次华山论剑前夕,欧阳锋被黄蓉使诈﹐骗得他练了九阴假经走火入魔,疯疯癫癫,忘了自己是谁。但偏偏他歪打正着,逆练《九阴真经》;仗着自己的绝世天资与前半生对武学的深厚基底,将所有经脉颠倒移位,练成一种新的厉害武功,越练越怪,越怪越强。因而在第二次华山论剑中夺得天下第一。但却被黄蓉用计逼疯,跟自己的影子打斗,接着离开华山。
五、成长派(中神通)
这是当前最主流、也是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工商业成长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群。他们属于受过较好基础教育,在中国本土学习、工作,不断成长起来的一批管理人员。
前面一直讲到,过去国内的职业经理人人才不足、梯队不全,但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尤其是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国际新鲜事物来到中国,中国人打开了一扇同往世界的大门,学习到越来越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知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或本土或中外合作的MBA/EMBA项目;越来越多的60-80后在企业中得到历练,获得提升,得到提拔,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人才。未来90后00后成熟之后,也将会有很多人继续这条道路。
由于他们更加了解中国环境和市场,又掌握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也获得了更多中外企业高层的信任,成为企业的一把手、二把手等中高层职业经理人,在某些领域,他们在渐渐取代前面所说的土鳖派、海归派、香蕉派、外派派。这也就是这几年缺乏实战经验和不了解中国市场的海归派、香蕉派越来越不吃香的原因之一,而外派派则由于其相对高的成本和短期性(家庭原因及外派时限),人群数量也在减少。
笔者多次参加由多个不同国家驻华总领馆、大使馆举办的商务活动,真实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在华外企开始采用本土成长起来的优秀职业经理人担任重要岗位。
近些年,随着民营企业的崛起、民营企业人才观的变革、民营企业对于优秀管理人才的渴求,这一批“成长派”职业经理人也有大量人员投身民营企业或参与创业,成为“成长派”新的发展趋势。
我用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中神通王重阳来比喻“成长派”。他是全真派创始祖师,天下五绝之首的“中神通” ,身材甚高, 腰悬长剑,风姿飒爽,英气勃勃,飘逸绝伦,也是一个独步武林的奇才,天资聪颖,武功造诣深不可测,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世称“天下第一”。他早年抗金,事败后出家修道,在终南山创立全真教,一路坎坷,但却最终成为誉满天下的名门正派。
职业经理人在中国有很大发展前景
20世纪上半叶,阿尔弗雷德·斯隆对通用汽车公司进行以数据为驱动力的革新,开启了职业经理人时代。此后,全球许多大型企业欣然接受了一个理念:受过学术训练的管理人员可以空降公司、诊断困难并制定全新方案,从而重振企业,即使企业所处情况非常棘手。
从传统习惯来说,中国企业通常不会从外部引进高管。大型国有企业往往选择内部经理填补高层。民营企业则多数都由和创始人关系密切的人经营,如下一代家庭成员或有特殊关系的人。近十几年来,有不少成功的民营企业开始从外部雇佣职业经理人,将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打造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是一个大趋势。所以说,中国职业经理人队伍不断扩大,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当本土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需要提升组织能力,从而实现更高水准发展,这时候,具有良好教育背景、有过工商管理学习背景,且有长年实战成功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将会赢的更大的职业发展机会。因为他们具备良好的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国际化视野,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熟练使用管理工具,加之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帮助企业在初创期或成熟期带来高增长。
你有收获吗?你属于哪一类职业经理人呢?你想成为职业经理人吗?欢迎评论或私信。请关注。
#职业经理人##你做职业经理人这么多年,真的是这样吗?##深度分析丨什么是职业经理人?##职业生涯师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