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情报战:1942年第三帝国在东线战场上的秘密进行的间谍情报战

1942年的苏德统帅部战略决策中,间谍提供的情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前1941年的战争中,德国人依靠众多的缴获文件和俘虏口供,对苏联前线的军事态势基本上可以拼凑出一个大概面貌。但到了1942年,由于深感对苏联后方潜力实力估计的不足,以及对苏颠覆渗透(包括在高加索方向)的需要,德国加强了对苏情报工作,其活动范围主要局限在前线地区。


按照苏联方面的材料,德国人为此成立了“苏联特种司令部”,设在华沙。对外的伪装名称是“希尔根东方建筑商行”。特种司令部将被占领的苏联领土划分为5个区域,成立了130多个间谍机关和60所间谍学校,这些间谍学校每年培训约10000多名间谍。这些间谍分子主要是苏军战俘和叛徒。


而根据西方史料,从1942年4月开始,2人一组的破坏分子被大量空投到斯大林格勒沃罗涅什,以及高加索的油田地区,其任务是切断红军的铁路线,并在德军逼近时阻止苏联炸毁油田,以及在高加索制造叛乱。破坏分子中,三分之一是德国人,其余为苏联的变节者。

在这些活动中,以1942年夏季在苏德战场中部的一次规模最大。按照德国方面的资料,在5月22日,从中央集团军群阵地向苏军后方派遣了350人。这次行动在苏联史料中也有记载。他们估计德方的派遣特务约有300人(估计得很准),并查明这些特务主要来自设在奥廖尔的特务学校。他们在苏军第48集团军阵地附近活动。


情报站

不过这类活动成效并不明显。德方承认,从中央集团军群阵地派出的350名特务中,只有100人得以生还,其余的不是被打死或被捕,就是自首。而且一些破坏分子在乘坐修复的苏联飞机飞越战线时,还被德国人自己的高射炮给击落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