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证券交易所是一国证券市场的核心,其运行效率和竞争力直接影响着国内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国际地位。
609年,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当时,荷兰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海上贸易,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1773年,伦敦证券交易所在英国成立,率先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1792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在华尔街诞生。在电气革命的帮助下,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在1894年首次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20世纪20年代,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纽约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每一次交易所崛起的背后,都是一个大国崛起的故事。
最近,HKEx有意收购联合交易所,但遭到联合交易所的拒绝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虽然“联姻”失败,但从世界交易所的发展史来看,海外M&A一直是交易所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即通过收购来扩大全球竞争力。第一财经选择全球10家最具影响力的交易所进行分析。各大交易所是如何造就今天的全球竞争力的?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纽约证券交易所和泛欧交易所
纵观历史,许多国际交易所已经考虑、达成或正在计划并购。主要原因之一是寻求产品多样化。M&A多元化产品交易所的参与将有助于拓展目标客户资源,丰富风险管理产品和手段,获得新的利润增长机会。此外,M&A有助于改善交易所的全球分布,增强其国际话语权。
典型案例之一是纽约证券交易所与泛欧交易所(以下简称泛欧交易所)的合并。
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提高了海外公司在美国上市的监管门槛。许多欧洲公司转向非美国证券交易所,导致海外公司在纽交所的上市资源减少,利润相应减少。
为此,纽交所寻求与泛欧交易所合并,组建横跨大西洋的纽约泛欧交易所(NYSE Euronext),可以重新获得海外企业的上市和交易费用,为投资者投资海外企业股票提供更便捷的途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泛欧交易所在金融衍生品方面的经验,为在纽交所流通的证券提供风险对冲和信用保护,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拥有227年历史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诞生于1792年。当时,24家证券经纪商在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签署了一份协议,规定了经纪商之间“联盟与合作”的规则,纽约证券交易所由此诞生。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第一个总部是1817年位于华尔街40号的一个房间,每月租金200美元。1865年,交易所拥有了自己的大楼。直到1963年才正式以纽交所的名义运营。
纽约证券交易所在通往巅峰的道路上步履蹒跚,并在1929年华尔街崩盘和1987年黑色星期二等事件中声名狼藉。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甚至超过了老牌的伦敦证券交易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接受了欧洲国家的大量订单;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20世纪20年代,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金融中心从伦敦转移到纽约。
据统计,2017年,纽交所以近20万亿美元的市值在这里独占鳌头。纽交所之后,交易所市值呈指数级下降,其次是纳斯达克(7万亿美元)、伦敦证券交易所(6万亿美元)、东京证券交易所(4万亿美元)、上海证券交易所(4万亿美元)、香港证券交易所(3万亿美元)。事实上,当时全球只有16家交易所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
2018年3月,纽交所市值为23.12万亿美元,接近全球股市的40%。超过2400家公司在纽交所上市,涉及金融、医疗、消费品和能源行业。一些知名公司包括埃克森美孚公司、花旗集团公司和辉瑞公司。道琼斯是最常用的跟踪纽约证券交易所价值的指数,但其成分也可以在纳斯达克上市。
今年3月,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代表Marc Lyeki透露,目前有88家中国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总市值为1.4万亿美元。目前纽交所上市公司超过2400家,其中22%来自海外。来自亚太地区的上市公司超过120家,其中中国占70%。2018年,纽交所所有海外IPO公司中,有68%来自中国。
纽约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3月7日与群岛控股公司合并,成立了纽约证券交易所集团。2007年4月4日,纽约泛欧交易所与泛欧交易所合并,成立了第一家全球证券交易所。据估计,合并后,两家公司占全球股票交易总额的三分之一。
合并后的纽交所运营着几家股票交易所,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泛欧交易所和纽交所的高增长板市场。泛欧交易所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但其交易范围横跨荷兰、葡萄牙、比利时、法国、爱尔兰和英国。
截至2018年3月,泛欧交易所是全球第七大证券交易所,市值4.36万亿美元。交易范围覆盖多个国家,1300家上市公司,30个股指可供跟踪交易。泛欧交易所的主要股票指数是泛欧交易所100指数,由泛欧交易所最大和最具流动性的股票组成,包括安盛、christiandior和雷诺。
市场专业人士分析,纽交所的股票业务更有优势,长期位居全球第一,而泛欧交易所的优势在于衍生品业务。因此,上述结构调整使洲际并购获得了最优质的收购标的,更符合其战略发展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所并购需要承担沉重的成本,包括合规费用、裁员、管理层分歧、系统重建、所有权纠纷等。与纽约泛欧交易所合并后,为了应对美国和欧盟的双重管辖,提高了交易费用,将合规费用转嫁给客户。德交所和纽交所也就合并进行了数次谈判,最终合并告吹,原因是管理层无法就合并后公司总部的选址进行谈判。
盘点纳斯达克的科技属性
纳斯达克市场是从英文版的纳斯达克翻译过来的。它是由一群当地股票经纪人于1971年创建的。它被称为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的自动报价系统。
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一样,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在著名的时代广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康泰纳仕大厦。它是北美乃至世界第二大证券交易所,隶属于纳斯达克-OMX集团。纳斯达克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从未在公开竞价系统上运作过。相反,纳斯达克一直使用基于电话和计算机的交易系统,这使它成为第一个电子股票交易所。数据显示,纳斯达克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30万台电脑销售终端。
2018年3月,纳斯达克市值达到10.93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证券交易所。同时也是公认的全球最大的科技股摇篮。从股票构成来看,纳斯达克拥有一些科技股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包括苹果、微软、脸书和特斯拉。除了头部科技公司,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涵盖了所有高科技行业,包括软件、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零售和批发贸易等。
纳斯达克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这是可以理解的。它不仅有各种做市商,而且投资者对纳斯达克任何上市股票的交易都需要公开竞争才能完成。
2006年2月,纳斯达克宣布将股票市场分为三个层次——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纳斯达克全球市场(原纳斯达克全国市场)和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原纳斯达克小盘股市场),进一步优化了市场结构,吸引了不同层次的企业上市。
据说纽交所的上市公司主要是资产规模大、市值大、发展历史长的巨头公司,其上市标准也更严格,上市门槛更高。相比较而言,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多为科技含量高、成长发展前景好的中小型公司。上市标准和要求比纽交所宽松很多。
例如,纽约证券交易所要求美国当地上市公司在最近一年的税前利润不低于250万美元。境外公司申请上市,其股票市值必须不低于1亿美元,且该公司必须在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最近一年盈利不低于250万美元,前两年每年盈利不低于200万美元。最近一年火灾不低于450万美元,最近三年累计金额不低于650万美元。
纳斯达克的上市要求要宽松得多,甚至欢迎非盈利公司上市。具体来说,寻求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盈利美国公司需要400万美元以上的净资产,而不盈利的公司需要1200万美元以上的净资产。
近年来,纳斯达克在数字化方面有许多举措。
今年7月,交易和清算技术提供商Cinnober的股东接受了纳斯达克2.2亿美元的收购要约。纳斯达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获得多数批准后,将控制Cinnober98.2%的股份。Cinnober为交换和清算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最近通过与加密货币安全专家BitGo合作进入加密货币领域,为加密货币运营商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交易量。有分析认为,通过此次收购,纳斯达克可以获得Cinnober的数字货币托管技术,为数字货币交易业务铺平道路。
事实上,纳斯达克早在2015年就开始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先后开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股权交易平台Linq,并与花旗集团联合推出了区块链平台ChainCore。这两项成果被应用于私募股权交易和全球支付自动化处理。
2018年4月,纳斯达克宣布与比特币交易平台Gemini合作。纳斯达克的SMARTS监控技术将监管双子平台的所有数字资产。纳斯达克首席执行官阿德娜·弗里德曼(Adena Friedman)当时明确表示,在时机成熟时,纳斯达克可以成为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交易的平台。
日本“不欢迎”外国公司的交易所
日本交易所集团市值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日本证券交易所目前拥有东京证券交易所和大阪证券交易所,分别是股票交易所和金融商品交易所。
其中,东京证券交易所主要提供证券市场服务,为证券的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公布价格,保证证券交易的公平性,以及相关交易所设立的其他金融商品市场业务;大阪证券交易所是为金融衍生品交易而设立的金融商品交易所。其具体业务包括:交易管理的相关业务、交易参与人管理的相关业务、其他新产品新系统的引入、调查研究等。
从上市公司来看,截至2018年11月30日,在日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有3640家,其中I市场2119家,II市场498家,Mothers市场(即日本的创业板)268家,JASDAQ标准市场690家,JASDAQ成长市场37家,东京PRO市场27家(相当于日本的新三板)。
上述股票市场也有明确的分工。东京证券交易所经营四个市场:市场I和市场II、Mothers和JASDAQ。东方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Market面向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的大型企业,股票交易非常活跃。第二部分是已经有一定知名度和业务基础的骨干企业的市场。母亲是一个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新兴企业的市场。JASDAQ(日本证券商自动报价系统协会)最早是作为场外交易市场成立的。此外,东京专业市场仅限于专业投资者。
IPO方面,据东证统计,2018年IPO公司97家,其中母市多达63家,占上市公司数量的三分之二。Market I、Market II、JASDAQ和TOKYO PRO Market的IPO数量分别为7家、5家、14家和8家。不过,今年整体IPO情况有所下滑。截至2019年8月,IPO公司仅有46家。
然而,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看,日本的外国上市公司数量非常有限,在3640家上市公司中,只有6家来自美国、马来西亚和开曼群岛的外国公司。日本交易所集团并没有对国际市场进行强有力的布局,其国际化主要是通过少数国外的证券、债券、衍生品等ETF产品。
日本证券市场“不欢迎”外国公司的现状,源于过去“国际板”的失败尝试。20世纪70年代,东京证券交易所积极推进国际化。1973年成立外事部,推出国际板,开始海外股票上市。1990年,最多只有125家外国公司。然而,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投资者对外国公司股票的兴趣大减,外国公司也迅速撤离。
收购国际证券交易所
伦教有着近3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收购兼并,在世界金融中心伦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国际化的交易所之一,它离不开美国。1986年,在美国强大金融业的冲击下,英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开放本国资本市场的措施。在这种背景下,证券交易所迅速走向国际,全球交易蓬勃发展。
今天的证券交易所集团成立于2007年,始于与意大利交易所的合并。2007年10月,伦敦证券交易所以16亿欧元(约合11亿英镑,20亿美元)收购了总部位于米兰的意大利交易所,并组建了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由于意大利交易所MTS债券平台在欧洲的影响力,这个项目的成功使得交易所直接获得了很多欧洲业务。
尝到M&A的甜头后,十多年来,证交所一直在通过咄咄逼人的M&A来弥补自己的不足。2009年,交易所收购了欧洲最大的暗池之一绿松石,不仅增加了交易所的交易量,还使其与平台背后的多家国际知名投行达成了合作关系。同年,证券交易所收购了千禧信息技术公司,这是一家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使证券交易所获得了独立的信息技术开发能力。
2011年12月,持有富时国际一半股份的联交所收购了剩余的50%,使富时成为联交所100%控股的子公司。2014年12月,联交所收购了美国知名指数公司弗兰克罗素公司。2015年,富时集团和罗素指数合并成立富时罗素。如今,富时罗素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指数编制公司。
在直接收购交易所方面,证券交易所已经明确面向欧洲。在收购意大利交易所后,证券交易所多次将目标对准德意志交易所。2016年3月16日,证券交易所和德意志交易所就互惠合并条款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合并后双方将成立一家新公司,证券交易所集团的股东将持有新公司45.6%的股份,德意志交易所的股东将持有剩余的54.4%。
然而,这家欧洲证券市场最大运营商的合并计划在次年告吹。2017年3月29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出于反垄断监管等因素,不会批准伦敦证交所和德意志交易所的合并。这是该交易所第三次向德意志交易所发出收购要约,但也是第三次失败。
2019年9月,HKEx拒绝收购港交所的原因之一是,其正在收购前汤森路透金融和风险行业部门路孚特,后者目前是全球金融市场数据和基础设施提供商。如果收购完成,将大大补充HKEx的财务数据分析。
目前,证券交易所由四大市场组成:主板市场(Main)、另类投资市场(AIM)、专业证券市场(PSM)和专家基金市场(SFM)。主板市场可以细分为四个子市场;AIM市场是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创业板市场,定位于满足小型成长型企业的融资需求。PSM市场只面向专业投资者,产品包括公司债、可转债、GDR等。SFM市场是一个只对专业机构开放的基金市场。
据广发证券统计,截至2018年10月底,伦敦证券交易所共有2152家上市公司。从数量维度来看,占比相对较高的行业分别是金融服务(26%)、工业商品和服务(13%)、基础资源(8%)、油气(8%)和科技(8%)。从市值来看,占比相对较高的行业是工业商品和服务(17%)、石油和天然气(14%)、银行业(9%)、个人和家庭用品(6%)以及医疗保健(6%)。
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海外上市公司占比高达30%,凸显国际化性质。据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底,伦敦证券交易所2152家上市公司中,1511家为英国公司,占比70%,641家为海外上市公司,占比30%,充分展现了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国际化。在海外上市公司中,从数量上看,根西岛、泽西岛、英属维尔京群岛、马恩岛、百慕大和开曼等避税天堂是注册最多的地方。
除了上市公司的国际化,证券交易所的另一项全球领先业务是全球存托凭证(GDR),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发行人和投资者。早在1994年,香港证交所就允许国内投资者以全球存托凭证的形式投资外国公司发行的证券。
2019年6月,上交所与上交所互联互通机制沪伦通正式开通,华泰证券发行的全球存托凭证在上交所上市交易,成为mainland China首家按照沪伦通业务规则登陆上交所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