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一张火车票不到10分钟 真报销致假车票网售猖獗(如果要开发一个二手火车票)



近日,记者在网络电商平台发现不少互联网交易平台成为“票贩子”的天堂。伪造的车票成为一些人到单位报销的凭证,这样的“报销神器”销量巨大。法律工作者提醒投机倒把的假票买卖者,其实是涉嫌违法犯罪的。

“30块钱一张票,寄到顺丰付运费,高度仿真,可以扫描二维码信息……”在一套熟练的开场白后,一位提供定制火车票的卖家让记者发来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和选择的航班信息。不到10分钟,一张与高铁票一模一样的“仿制票”制作完成。浅蓝色的票底,高铁列车的印刷Logo,车辆班次信息,个人身份信息一应俱全。

“这是一张高仿票。右下角的二维码也可以扫描出车票信息,但是只能报销,不能坐车。”售票员说。

收到车票后,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扫描了票面上的二维码。内容跳转后,界面上会显示首末班车号、检票口位置、座位级别、座位号等信息。页面最下面一行备注:“查询结果由12306提供,仅供参考,准确信息以车站公告为准”,与真票扫描后的内容一模一样。

通过对比发现,假票和真票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假票的纸质材料比较薄,而真票手感比较厚,感觉更有质感。假票票面信息的字体与真票略有不同,但不仔细对比很难识别。苏州一家企业的财务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有一套报销制度流程,但是拿到这张票很难用肉眼辨别真伪。

记者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搜索发现,不少店铺表示可以出售“定制票”。

一位卖家强调,只能使用过期的门票。即使在购买时火车还没有离开,车票在送到顾客手中时也已经过期了。据说此举是为了不让顾客坐公交。“如果出了差错,你就有麻烦了。政策再紧再严,我们也不接单。”

卖家还说,很多人买票是因为经常出差的票丢了,或者是因为有些费用无法开具收据,导致无法报销。“每一个新客户找到我,我都会问是谁推荐的。毕竟,这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另一个卖家说自己只做“熟人生意”或者“老客户推荐”,买卖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形成熟人交易链。“而且现在金额大到不能接受,为了打法律的擦边球”。

29岁的杨强(化名)是一名制造和出售过期车票的“票贩子”。去年12月,他被南京铁路警方从Xi安老家带回南京。记者在南京铁路看守所采访了杨强。

一次,当一名乘客问出租车司机杨强是否有火车票时,杨强动了歪脑筋。“制作和出售火车票,可能就像有人向我要发票一样。这不是一件危险的事情。”2019年1月,他开始在网上购买打印机、空白色基板等相关制作工具,并下载相关制作软件进行学习和试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开始在网上卖自制的假票。

刚开始生意冷清,一个月只有一两单。随着客户相互介绍,杨强逐渐尝到了制造和销售火车票的甜头。当他被抓住时,他已经卖出了大约200张假火车票。一张假票能卖二三十元,每张票的成本只有6元左右。除去邮费,他通过制售假火车票赚了4000多元。在看守所里的杨强后悔了,认为自己贪图小利,犯了罪。

其实无论是刑法还是治安管理处罚法,都有详细的规定,门票是不能伪造和倒卖的。

北京卫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浩表示,对于知假买假,用于虚假财务报销或少报的行为,一旦经税务核实,数额达到一定数额,当事人也将构成欺诈。公司使用假发票报销,也会被相关部门抽查核实后进行处罚。伪造或者倒卖伪造的票据,票面金额五千元以上或者非法获利二千元以上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周浩分析,过期票倒卖猖獗,说明客观上仍有大量购票需要财政报销。要改善或避免此类犯罪,改善公司和单位的财务管理是根本之策。由于假票难辨,单位财务人员很难辨别真假。如果要求员工出具承诺书,或者有一定的处罚规定,可能会有所改变。

周浩建议,在监管方面,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防范票证伪造的难度,公安机关也要加大打击和打击力度,强化常态化管理措施。

(来源:中国青年报)

二手火车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