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心操作系统应用开发(不管怎么说,元心操作系统是要突围的)

在PC时代,中国曾经大力支持自己的桌面操作系统,最著名的就是中科红旗的红旗Linux。但今年中科红旗的破产清算,宣告了中国在桌面操作系统上的努力失败。近年来,随着手机在国内的崛起,此时元信操作系统的发布,我们应该学习哪些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来把握现有的机遇?



粉丝支持的小米MIUI

中国90%以上的手机操作系统都是安卓或者基于安卓修改的。著名的小米MIUI就是这样,通过修改安卓的UI/UE,让安卓更适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红旗Linux的失败与其可用性差密切相关。从桌面上看,红旗Linux和Windows差不多,但是比Windows难用多了。

小米公司称,除了小米手机用户,还有约700万非小米手机用户刷MIUI系统。以MIUI论坛的形式与用户积极互动,完善MIUI,增强其易用性,使得MIUI收获众多粉丝。小米公司随后在这些粉丝的支持下开始了自己的手机业务。MIUI的良好体验帮助小米手机成为近年来最成功的手机公司。

小米的成功离不开他对现有安卓应用的兼容。MIUI已经通过了CTS测试和GTS测试,在国外销售的手机都内置了谷歌服务。通过兼容现有安卓应用,不用担心MIUI应用启动时的尴尬。小米官方表示,截至2013年底,MIUI用户已经达到3000万,MIUI应用的月市场收入已经达到3000万人民币,这一切自然都离不开兼容现有安卓应用带来的便利。

被淘汰的中国移动OMS

OMS是中国移动开发的操作系统。在中国移动的支持下,OMS得到了许多其他操作系统难以匹敌的支持。OMS发布初期,一直得到国内外厂商的支持,推出了十几款装载OMS系统的手机,一时无人问津。

元心操作系统

OMS承载了太多的“重任”。一方面要跟着安卓平台升级,兼容安卓应用。但是中国移动在软件方面的能力毕竟有限,跟不上安卓的升级速度。另一方面,中国移动定制应用太多要预装,导致系统不稳定,运行缓慢。四处挣扎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最后被市场淘汰。

元信要先解决这两个问题

MIUI的成功给元信的启示是,不要急于求成,要沉下心来完善操作系统。小米公司2010年4月开始做MIUI系统。经过一年的不断改进,直到2011年8月才发布了第一款手机。一年多来,小米听取用户意见,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改进,强烈希望把MIUI打造成比iOS更“忽悠”的平台。手机发布后不断完善MIUI系统,大概一个月更新一次。

操作系统的易用性非常重要。袁鑫强调,针对中国人的操作习惯进行了特别优化,自主可控,安全有保障。它的操作界面像苹果的,但最终还是要看用户接受与否。当初红旗Linux和OMS系统也宣传过自己的很多优点,怎么先进,但是用户会用脚投票,用起来完全不一样。

元信操作系统也需要解决应用问题。在起步阶段,元信很难建立自己的生态。操作系统再优秀,也只能是个摆设。尽可能兼容现有的安卓应用应该是个好办法。根据易观国际的调查,中国市场用户使用量前20的安卓应用,大部分都是BAT提供的。与BAT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操作系统应用不足的问题,BAT有足够的实力去适配国产系统。

圆心的机会

受美国棱镜门影响,中国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积极推进去IOE化。以倪光南院士为首的有识之士推动了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以更有效地保护中国的信息安全,这为元信操作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元信操作系统的首次亮相是在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主办的“国产操作系统行业信息安全应用论坛”上,可见国家对元信操作系统的重视和期待。

今年以来,谷歌开始收紧对Android操作系统的控制,这让国内手机公司感到担忧。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尝试Android以外的手机操作系统。比如小米频繁接触搭载Firefox OS操作系统的Mozilla,让人觉得小米可能会采用Firefox OS系统。中兴通讯推出了使用Firefox OS操作系统的OPEN系列。国内手机公司希望其他手机操作系统来平衡Android的影响,这就给元信操作系统提供了机会。

目前来看,国产操作系统无疑有着良好的环境。政府非常重视信息安全,并全力支持国内信息产业。但有了有利条件,元信操作系统应该有足够的实力。想要突破安卓、iOS、WP手机操作系统的现有格局,并不容易。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