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怎么转让群主和管理员(丁道师:关于微信群实行“民选群主”的可行性分析)

日前,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来京参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一个数据: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超过10亿,自此微信成为中国第一个月活用户超10亿的互联网服务。

随着微信用户突破10亿,你我他都成为了微信公民的一员,微信公民不管从哪个层面来看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成立于2011的微信,于2013年6月30日正式上线微信群功能。

到今天微信群已经成为中国网民信息流通的重要载体,上到国家大事,下到家长里短无所不包,形形色色的微信群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虚拟世界里的真实人人社群。

然而发展与问题并存,在微信尤其是微信群高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弊端开始凸显。

“有人建群,无人管理”

“虚假和违规信息层出不穷,怎么办呢”

“群是好群,管理员不给力”

我们再肯定微信群的价值同时,也不得不正视它所引发的一系列虚拟和现实世界的社会问题。在微信群生态治理方面,除了微信官方的一系列措施之外,微信群管理员(俗称群主)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当前“谁建群谁说了算”的模式显然存在一定弊端。


于是乎有一个问题就可以摆在台面来探讨了:微信群管理员就像村民委员会一样,它是虚拟世界里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那么它是否可以像村委一样,实行“群成员民主选举”制度,让更优秀的个人或者若个人当选群管理员。今天我们就开放式的来做一些讨论。

 首先要考量一个问题:微信群主“民选”的利弊分析

基层组织的“民选”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除了上文提到的村委选举之外,还包括学校班级的班长集体民主选举,企业单位的工会负责人选举等等。这种有群众或者广大参与者选举出来的代表,它能直接表达职工、村民、群众的意愿,也直接体现职工、村民、群众参加民主管理、参与民主决策的行为。自然能站在大众角度,管理好组织,为集团谋求福利。

对于可能多达数千万个微信群来说,基于兴趣爱好、家族、公司机构、学校、社会团体等标签属性,涵盖了社会方方面面,不同类型的微信群如果能通过民主公开选举的方式来决定管理人或者管理层人选,或许就能从人事层面来解决当前微信群发展中遇到的诸如信息审核、群员团结、活跃度不足等问题,并且发动群成员,为家庭、单位、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当然民选也是利弊皆有,虽然已经公开化,但公开化背后免不了暗箱操作,一些基础组织(比如各地的村民委员会)出现了贿选、黑恶势力渗透等问题,甚至在山西吕梁的一些村镇,花钱买选票成为公开的潜规则。对于微信群来说,一旦引入民主选举机制,按照“虚拟就是现实的映照”这个规律,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事实上一些微信群已经出现这些问题的苗头,比如我加入的不少科技媒体群,经常有人通过发放大额红包(动辄上千元),通过红包福利要求群友转发未经证实且存在明显倾向性的信息。

微信群怎么转让群主

 然后要解决一个法理问题:微信群所有权认定?

在简单分析了微信群管理员(群主)民主选举的利弊之后,我们还不得不去探讨一个长期以来困扰行业的问题:微信群所有权的认定?

为什么要探讨这个话题,因为如果能确定“谁建的群就是谁的”,那么这个话题就没有继续探讨的必要性,只要不出现违规信息,那么创建者不管能力与否,想让谁当群主那是他的个人自由,他人无权干涉。反过来,如果能把“建立群”和“所有群”两项权利分开,那我们则继续往下探讨。

最早的时候,我没有在腾讯微信条款,发现有说明微信群等数据资源所有权归属问题,这是腾讯的疏忽还是其他原因不得而知。但后来随着腾讯微信的逐步完善,最新(时间截止2018年3月12日)微信条规终于明确规定:腾讯微信帐号的所有权归腾讯公司所有,用户完成申请注册手续后,获得腾讯微信帐号的使用权,该使用权仅属于初始申请注册人,禁止赠与、借用、租用、转让或售卖。用户注册微信帐号后如果长期不登录该帐号,腾讯有权回收该帐号。

腾讯官方的条文让这个讨论有了结果:就算你建立了微信群,但这个微信群不是你的,你只是有使用权而已! 现今已经明确了微信的建立权和所有权分离,那么就有了“微信群成员民主选举群主”的法理依据。

 两种实现方案:一种“场内”,一种“场外”

在分析了利弊性和确定法理依据后,我们接下来要从技术层面来做讨论:如果民主选举产生群主的制度可行,那应该如何去落实?

在我看来,不管技术和模式如何升级,实现方案无非以下两种。第一种“场内”实现,也就是微信官方开通微信群管理的“群主选举”模块,设定一定时间、一定数量的群成员发起后,就可以实施选举,最终通过技术手段对结果进行公示,依结论进行施行。

第二种就是“场外”实现,也就是保持微信群现有管理机制不变,群成员通过第三方的投票渠道(比如金数据、问卷网等等),设定规则,发起相关的投票,依据最终的票数来确定人选,然而现有群管理员把管理权限做转让。

从当前的现实条件来看,第二种方式无疑能在短期内进行施行。事实上,已经有一些组织来通过“场外”方式决定群主人选,比如某地某校的一个班级,已经开始利用第三方的投票平台来实现群主民主选举。


写在最后:微信日发送的消息数已经达到380亿条,我们的生活已经和微信息息相关,微信群乃至整个微信生态的深化管理应该引发各方重视,并且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是时候该提上日程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