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丹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它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从黄帝即位到明末清初漫长时间里,经历华夏几千年的传承演变,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飞速流失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其最初的秀美华丽。如今,汉服正逐渐被许多国人遗忘,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东方美学体系,虽然长期以来在国际上得到了很高的认可,但在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仍然任重而道远。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推广汉(服)文化呢?
一、 汉(服)文化的推广需要有一个战略规划和步骤来实现,不能漫无目的;二、从汉服推广这个点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最终将汉文化引向深入;
三、先在襄阳扩充汉服文化乃至汉文化的影响力,传承和发扬汉文化,巩固阵地,继而推向全省乃至全国;
四、可以将“展现襄阳力量,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汉服文化”作为宣传口号;
五、汉文化需要有推广大使,也需要有形象代言人;
六、要逐步实现商业推广和公益推广两条腿走路,汉文化推广要与公益事业推广和商业推广相结合,如鸟之两翼,缺一则不能展翅高飞。一是汉文化推广的社会性,这是主要的,它承载着传播中华文化的宿命;二是适度商业化,与商业相结合,它使推广活动拥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七、要逐步实现推广的科学化、市场化及专业化。汉服社推广汉服文化乃至汉文化,需要成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商业运作团队就是需要组建的机构之一;
八、刚开始必要的商业推广,还是得有,要与“非汉服文化”相区别,当汉服乃至汉文化的市场打开了,有了一定的拥众后,就可以逐步向高端迈进,最终要走高端线,具体去做,还得从每一次举办活动开始做起,适度商业化;
九、传统只有与现代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潜在的价值;
十、需组建一个团队,靠团队进行汉服文化品牌推广,但必须建立在为公益服务的基础上,不能忘了公益;
十一、为保障品牌推广团队核心成员的纯洁性,重大商业决策行为必须受到监督,为此,发展到一定时候,还需建立一套完善的核心推广团队选拔及监督团队成员选拔机制,用制度来保障汉文化推广的公益属性,防止汉服推广活动变成纯粹的商业牟利工具而变了味儿;
十二、先从高素质人群入手,进而推广开来,但要有计划性,每举办一次活动,都要力求质量,扩大汉文化的品牌和知名度以及影响力,要进行精心的策划;
十三、具体做法有:
(一)如果有能力的话,可以与襄阳广电合作,制作类似于“武林·隆中对”的一档精品节目,举办汉服秀,并与襄阳本地传统文化穿天节汉水女神典故相结合,进行"谁是最美汉水女神“选拔,以打造精品而独具特色的电视节目来弘扬和传承汉文化,在更宽广的范围和以更快的速度推动汉文化的传播;
(二)可以跟大学里的汉服社合作,去校园宣传讲解;
(三)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在万达室内步行街组织一次
汉服T台秀。可以与万达里面的商户合作,让他们交搭台赞助费,比如与珠宝商户合作,在T台走秀时,着汉服,佩戴现代珠宝,或手持现代珠宝,可以尝试;
(四)可以进行一些公益宣传,助力文明城市建设;
(五)在一些高端的正式的场合,不妨就穿着汉服(礼服)参加,这样就是一种普及,比方说一些比赛、公司年会、社会活动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