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我是大伊万
自1月24日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下属的第2舰载机联队、第147战斗攻击机中队(VFA-147)的一架F-35C型战斗机发生飞行事故以来,美国海军、美国国内媒体放出的报道就一直处于自相矛盾的状态,但是,尽管美国海军在事故发生之初语焉不详,美国海军的行动可骗不了人。
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张F-35C刚坠海时的照片
F-35C确认坠海
根据微博智库“南海战略态势感知”等平台的消息,从1月24日F-35C型战斗机发生事故以来,美国海空军在南海的行动频率骤然加剧:
1月25日,美军动用了起码1架P-8A“海神”反潜机和1架RC-135W“联合铆钉”战略侦察机,其中P-8A巡逻机在巴士海峡和台湾海峡一线活动,RC-135W侦察机则逼近在台湾本岛和东沙群岛之间的海区活动。
美军RC-135W(资料图)
与之相对应的,中国海空军也在这一区域动用了大机群进行应对,根据台湾防务部门的消息,我军起码动用了歼-16、歼-10C和运-8警戒机等机型;
我军甚至首次出动了歼-16D电子战飞机
而1月26日,美国海军在台湾海峡一线的航空侦察、电子支援活动进一步增强,根据公开消息有3架P-8A反潜巡逻机、1架RC-135V型电子侦察机、1架EP-3E型电子侦察机和1架先进的MQ-4C“人鱼海神”无人机。以驻日美军第5航空队的战略机型总体实力来看,这个出动规模已经算是“倾巢而出”了。
P-3C反潜巡逻机(资料图)
伴随着美军在南海的行动越来越焦躁,F-35C型战斗机“事故”的真相也在逐步揭开:
事实证明,美国海军这次遭遇到的,根本不是一开始轻描淡写的“Mishap”(轻微的事故),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Big Trouble”(严重事故)。
英国媒体发布的F-35C坠海模拟画面
根据美国海军1月25日再度公布的新闻,在F-35C战斗机坠毁的问题上,美军首次使用了“Working to recover”(回收工作)这种词,而且是“回收”这架“Into South China Sea”(坠入南海)的F-35C。毫无疑问,这算是美国海军自己承认,这架第147中队的F-35C型战斗机已经坠海。咱们猜测:该机在着舰时,下降太快了,飞行员没有提前加力进入复飞,导致F-35C直接拍在了舰尾的甲板上。随后,飞机可能因种种原因未能停下,有坠海的趋势,飞行员果断弹射跳伞逃生。最终,这架可怜的F-35C从甲板上坠入大海。
防止F-35C落入“他人之手”
既然飞机已经“确认坠海”,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对于美国海军来说,大概是怎么把这架F-35C从南海海域里捞出来;
关于这件事,网友们也是异想天开...想了好多脑洞
对于东亚地区的其它国家来说,大概是怎么抢在美国海军之前、或者和美国海军“同时作业”,把这架F-35C给捞起来。其实美国海军目前似乎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无论是出来放话的,还是正在行动的,周边警戒的,相关工作都已经全面铺开。
美国媒体很焦虑:“打捞工作要与中国抢时间”
先说“出来放话”:根据《环球时报》的报道,美国海军印太战区第七舰队的发言人表示,说美军“正在迅速制定打捞F-35C的计划”,毕竟“中国在此事件上的意图无法预测”;
而从“周边警戒”来看:美国海军从25号到26号,在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动用了这么大规模的战略支援机队,倒不至于是在搜索坠海的战斗机,大概率是认为“中国的行动无法预测”,打算摸清楚中国海军有没有异动,有没有迅速组成远洋打捞船队什么的;
最后,从“正在行动”上看,尽管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在事故发生后一刻也没有耽搁,已经从吕宋海峡离开南海海域。但是事发现场据称依然留下了警戒部队,且美军正在调集打捞船赶到现场,尚不清楚美军打算使用什么打捞船来捞这架F-35C战斗机。据说,这艘打捞船赶到现场需要半个月左右,打捞作业期限可能在四个月以上。
打捞F-35C困难重重
虽然美国海军目前“已经采取了行动”,而且也算是紧赶慢赶地把场子支起来了,但它要真的把这架掉进大海里边的F-35C捞起来,似乎还真的不容易。起码在技术上就要克服好几个问题:
2021年11月,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一架F-35B舰载机坠海,直接损失超过1亿英镑。随后英、美、意三国联手,经过1个月的努力,才将战机残骸打捞出水。
一是“定位困难”,战斗机跟舰船不一样,一艘舰船往往有上百米长,数千吨重,沉底后无论是使用侧扫声呐,还是磁异常探测器,往往都有比较明显的波形改变。而战斗机的重量和体积太小,比如F-35C战斗机就十几米长,十几吨重,放在茫茫大海里跟一个小点差不多。即使美国海军记录了它的沉没位置,由于洋流的作用,F-35C的坠海位置和沉底位置很有可能根本不在一起,极有可能被洋流带到其它地方去,而且拖延的时间越长,被洋流带的越远,要把它从茫茫大洋里“抄”出来,肯定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它来了,它撞了,它走了
二是“海况复杂”,咱们在昨天的短评中,大伊万猜测此次F-35C战机坠海沉没的位置,由于位于吕宋岛以西的南海东北部海盆,水深可能高达1000米。实际上这还是低估了的数据,根据美国海军的估测,认为F-35C可能沉在了水下3000到4000米的位置上。
那一年,苏联还试图通过冒充捕鱼船队进行正常的捕鱼作业来打捞这架F-14战斗机。
而1976年9月美国海军F-14A型战斗机在斯卡帕湾发生的坠海事故,打捞船用了七天赶到现场,使用侧扫声呐扫了足足10天,才发现F-14A型战斗机沉没在了距离海面大约500米的海床上。连找一架在海面下500米的战斗机,都找了10天,现在美国海军要找一架可能沉没在海面下3000米的战斗机,而且打捞船需要在15天后才能赶到,要找多少天怕是真没个准数。
已经退役的NR-1型潜艇
三是打捞技术也成问题,美国海军在2008年退役了NR-1型潜艇后,就没有堪用的水下工作站了,可用的打捞装备只有CURV-21型打捞机器人。
CURV-21型打捞机器人
该型机器人自身不具备拖带重型装备的能力,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两只小型机械手在F-35C型战斗机上捆扎浮筒,或者绑扎拖缆,靠浮力使得F-35C战斗机浮起来、或者干脆用缆绳把F-35C拖出水面。
从深海被打捞出水的这架“海鹰”直升机
该型打捞装备曾经捞过美国海军坠海的“海鹰”直升机,但考虑到“海鹰”直升机的空重才不到5吨,最大起飞重量不到10吨,相比空重超过15吨的F-35C战斗机明显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这回使用CURV机器人能否成功把F-35C战斗机捞起来也有变数。更不用说,如果F-35C沉没位置太深,水压把机体压变形,把处于自封闭状态的油箱给挤碎,估计捞都不用捞了。
咱们有打捞F-35C的能力吗
那头美国海军要把坠海的F-35C捞起来,怕是要费老大功夫才能搞定,而从咱们这头来说,虽然现在不少人都急吼吼地说,要咱们的“蛟龙”号或者“奋斗者”号出动,抢在美国人前边把F-35C捞起来。但是大伊万认为,咱们要打捞F-35C,这困难不比美国海军目前面临的困难小。
几天前,三亚市人民政府网发布新闻:国内首个海洋地质灾害原位观测载人深潜航次“满载而归”。
毕竟,相比美国海军知道F-35C的初始坠海位置,还能知道从哪个基点为圆心开始搜索,咱们如果想出去找F-35C,最大的问题是:F-35C坠海的具体地点都不知道,虽然美军军舰每每进入中国南海,都会有我军舰机在远程跟踪监视,但是咱们又不可能天天紧跟在美军航母屁股后边,就算有卫星在天上照着,也最多能标注出一条相对断续的“线”出来。
1月25日中午,位于黄岩岛以东的美海军“卡尔·文森”号和“林肯”号双航母打击群。在他们身后,还有两艘中国海军的054A型导弹护卫舰。
再加上美国海军到现在对F-35C的坠海时间还停留在语焉不详的状态,咱们只能隐约推断出,这架F-35C可能是在巴士海峡以南,吕宋岛以西,黄岩岛以北的区域坠海的。而这么大的区域,如果没有一个精确的位置,咱们靠舰船和潜艇过去扫海,怕是够找个一年两年的。
目前,对于咱们来说,闷声发育才是硬道理
同时,就算咱们知道了F-35C的坠海位置,接下来面临的困难,和美国海军当前面临的困难其实是一样的,而且还需要面临中美两国海军“同时作业”乃至发生冲突的风险,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有着比较强的不确定性。这几个因素结合起来,大伊万认为,如果咱们目前就贸然出动深潜器去试图打捞F-35C,甚至为了一架F-35C跟美国海军对线,投入颇多,收获和投入可能不成比例。因此,估计咱们不太可能会如美国海军担忧的那样,过去“抢捞”F-35C。
27日,有外媒记者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提问称,美方在南海军演中有架F35战机坠落海中,有报道称中方会抢在美方之前回收有关战机。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称:我们对他们的飞机没有兴趣。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咱们在此次F-35C战斗机的坠海事故中,真的就没有任何机会。毕竟我们之前说了嘛,从此次F-35C坠海的区域来看,美国海军想要把它捞起来,还真的不容易,说不定到最后,只能选择捞一部分,或者干脆使用炸药把它在水下摧毁了了事。而在美国海军的打捞任务结束,撤离相关海域后,咱们当然可以在相关海域开展正正规规的海洋科考活动,测绘海底地形,收集海底生物、矿物样品等等。在收集的过程中,万一捞起来一点F-35C的残片,比如机体蒙皮,部分散落的电子设备,发动机叶片等等,那……跟咱们有啥关系呢?咱们只是在海洋科考而已。
某微博大佬制作的一张搞笑图
因此,“后发制人,后程发力”,才是大伊万对此次F-35C战机在南海意外坠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