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特约撰稿人 仇嘉 编辑 胡静漪 全琳珉
【博士名片】
仇嘉
浙江省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院
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研究
结对企业:慈溪市博特曼电器有限公司
图中右边为仇嘉博士。
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是慈溪的特色产业,年销售超过6000万只,产值约6亿元,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
今年5月,我院的产品风险预警系统监测到,慈溪地区的调压器监督抽查不合格率较高。我们联系到慈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慈溪局),组织技术帮扶团队赴当地开展调研。
我们从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研究,需要产品风险预警系统来监测市场信息。针对系统显示的安全风险较大的产品,我们进行调研分析、出具研究报告,主要是为市场监管部门采取后续管理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慈溪市博特曼电器有限公司的业主是当地调压器行业协会副会长,该企业成为我们走访的第一站。
在前往企业的路上,慈溪局产品监管科科长毛展凯向我们介绍了当地调压器的产业情况。尽管整体规模较大,产品质量问题仍然突出,监督抽查不合格率常年居高不下,成为慈溪的“老大难”产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到了博特曼,我们和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发现出口压力超标、安全结构不合理、缺少过流切断安全装置等,都是博特曼调压器主要的质量问题,同时也是调压器产业的共性问题。
博特曼总经理张军飞说:“合格的调压器没人要,非标产品卖得好,市场现状就是这样。”
我们了解到,合格的调压器火力小,而非标产品火力大,更有市场竞争力,这让企业更倾向生产非标产品。
这个结果让我们很吃惊,合格的产品应该更好用才对,怎么到了调压器这里情况却相反呢?
随后,我们还与五六家企业进行了座谈。
回来后,面对密密麻麻的调研记录,我们陷入了沉思:非标产品受欢迎的深层次原因到底是什么?不是生产工艺本身的问题,那是谁的问题?
我们逐渐把目光放到了调压器的上下游关联产品上。
二十多天来,我们团队开展了调压器购检分析、瓶装液化气气源和燃气灶具质量摸查等工作,终于找到了答案。
我们再次赶赴慈溪,就研究成果与慈溪局、生产企业开展研讨。研讨会上,团队介绍了导致调压器质量问题的原因——
原来当地的瓶装液化气气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灶具热负荷偏差较大。使用劣质气源和灶具时,合格调压器的使用效果较差,而非标产品因高压力、大流量而使用体验更好,所以造成了非标产品比合格产品更受市场欢迎的现象。
除了客观原因,主观上,当地调压器生产企业缺乏产品设计研发能力,产品模仿现象盛行,规模小一点的企业甚至缺少产品检测设备和手段,导致产品质量管控水平不高。
没有核心竞争力,企业只能采取“低价竞争”策略,一味降低产品成本,少装一个过流切断安全装置可节省几元至十几元不等的成本。“减配”造成产品安全结构缺失,这样的产品使用起来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为企业提供了三条建议措施:
一要调整产品的安全参数。合理调节调压器中弹簧等承压组件变形量,使产品出口压力、关闭压力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杜绝超压使用风险。
二要完善产品的安全结构。对产品的出厂设定结构进行可靠封固,避免用户误调、误用的风险。
三要为产品配置必要的安全装置。要求企业必须要为调压器配置过流切断等安全装置,杜绝过流使用风险。
听完汇报,慈溪局副局长邵聚樟表示,接下来慈溪市和生产企业要针对原因和措施,开展产品质量提升工作,“省质科院问题找得准、原因分析得透、措施提得科学,帮助我们调压器产业解决了大问题,十分感谢!”
张军飞说:“博特曼是副会长单位,我们就领这个头,首先落实产品整改。”
在回杭州的路上,我们颇有感慨:产品质量研究工作要不断创新研究思路,只有多维度、全方位地开展研究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业质量问题。
半个月后,我接到张军飞的电话:“我们按照建议措施完成了整改,现在产品经检测已经符合国家标准了。”看着办公桌上刚写完的《家用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质量安全研究报告》,我想,团队一个多月的辛勤工作没有白费。
通过调压器质量帮扶活动,我对技术机构如何支撑“浙江制造”也有了新的认识:
产品质量涉及消费安全,关系民生。技术机构应以民生领域产品为主要落脚点,重点关注具有“浙江特色”、产业集聚度高、市场占有率大、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行业,建立全省“产品质量谱图”,通过分类、分级管理,促进“浙江制造”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