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炜玲视频(金炜玲:同人不同命,曾与毛阿敏齐名却啃老,一生对父母亏欠太多)

2021年12月18日,61岁的资本圈大佬解直锟因病突然去世,留下万亿资产,成了人们茶余饭后关注的焦点。

解直锟去世除了在资本圈引起轰动,在娱乐圈同样引起大家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解直锟是著名歌手毛阿敏的老公。


一时间,毛阿敏即将继承亿万遗产的消息不绝于耳。

实际上,早在2020年,毛阿敏和解直锟就以180亿元财富位列《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第160位。

毛阿敏和解直锟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一个17岁,一个14岁,以毛阿姨和解直锟的身家,让两个孩子接受到最好的教育,让他们后半生轻松无忧,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与毛阿敏相比,差不多同时期成名的金炜玲,晚年的生活就比较凄惨了。


今天说起金炜玲,认识她的网友恐怕不多了。但在80年代中后期,金炜玲和毛阿姨、韦唯等歌手是齐名的。

可因为一场比赛,金炜玲和毛阿敏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毛阿敏成了观众喜爱的歌手,金炜玲却要靠啃老生活。

一场比赛

1958年,金炜玲出生在上海一个艺术家庭,父亲是军乐团的长号手,母亲是粤剧演员。

从小,金炜玲就对唱歌特别感兴趣,喜欢听电影里的小插曲,喜欢看样板戏。


不仅喜欢听唱,金炜玲还有一副好嗓子,什么歌她听几遍就会了,在外人眼里,这个小姑娘就是一块唱歌的料。

但爸爸却并不想让金炜玲从事这行,在特殊时期,他的职业为他带来不小的麻烦。

当看到金炜玲报考一个又一个文艺团体,最后都因出身问题被刷下来时,更坚定了他的想法。

1975年,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考试失败后,金炜玲服从父亲的安排,成了一名车床工人。

身份的改变,却并没有抹杀金炜玲心中对音乐的挚爱。


港台传过来的最新歌曲,金炜玲听两遍就能唱得比原唱还好。

她成了工厂有名的“百灵鸟”,追她的男青年一个巴掌都数不过来。

此时的金炜玲虽然到了适婚的年龄,但这些男青年,她一个都看不上。

她梦想有一天,自己站在舞台中央,享受着台下观众的崇拜眼神。

金炜玲对音乐的痴迷,久而久之影响到了工厂。她常在上班时放声歌唱,影响其他工友。

时间长了,领导对她也颇有微词。


1982年,在与领导大吵一架后,25岁的金炜玲去了流行音乐最发达的广东,成了广州歌舞团的一名临时演员。

在广州,金炜玲接触到了最新的流行乐,也学习了最新的通俗歌曲唱法,这为她今后的成名打下了基础。

1987年,金炜玲参加了上海第二届通俗歌手电视大奖赛,一举摘得头冠。

这年8月,她又被上海音乐界推荐,参加了“南斯拉夫国际音乐节”中国赛区的选拔赛。


在决赛中,金炜玲以一首《绿叶对根的情意》,力压韦唯、毛阿敏,夺得了第一名。

既然是选拔赛,自然是第一名去参加比赛了。

《绿叶对根的情意》是谷建芬谱曲的一首歌,当年谷建芬让毛阿敏和金炜玲都录制了。

最后谷建芬觉得金炜玲唱得更好,因此让她在决赛现场演唱了这首歌。

去参加“南斯拉夫国际音乐节”比赛,参赛曲目也是这首歌。


让金炜玲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最后去代表中国参赛的,是第三名的毛阿敏。

拒绝两次机会

1987年,在南斯拉夫国际音乐节上,毛阿敏凭借《绿叶对根的情意》,获得三等奖。

毛阿敏因此成了首位在国际流行歌曲大奖赛中获奖的歌手。

本该属于自己的荣誉,却被他人摘了果实,金炜玲怎么咽得下这口气。

而关于为何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据说与谷建芬有关,而毛阿敏,是谷建芬的学生。


当毛阿敏比赛归来,谷建芬也为金炜玲写了一首歌,在金炜玲演出现场,谷建芬也去了。

金炜玲下台后,谷建芬递给了她一张名片,说:

“你就是金炜玲?一切都不用说了,都过去了。你如果去北京发展,可以去找我。”

不难看出,对金炜玲,谷建芬内心是有愧疚的。

她想用自己的方式补偿,但年轻气势的金炜玲,毫不留情地把名片丢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金炜玲似乎有些不识好歹,但那几年的金炜玲,的确有自大的资本。


杂志封面上是她的照片,报纸上是关于她的报道,打开电视,黄金时间都是她的采访。

走在大街上,哪怕是戴着墨镜也经常被歌迷认出,引得路人围观。

不仅如此,她录制的《野丫头》《大胆妹妹》《分手在今夜》等多盒磁带,均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特别是《爱情OK胶》,销售量达到了80多万盒。

在那个流行歌曲刚刚流行的年代,金炜玲可称得上是“歌坛一姐”。


各种商演接到她手软,没有经纪人,没有公司,所有的酬劳全部进了她一个人的口袋。

人在成功面前,很容易高估自身的能力,却低估社会的残酷。

前线歌舞团副团长觉得金炜玲是一个可塑之材,热情地向她发出了邀请。

能够成为军营的一员,曾是金炜玲的梦想。

可当这个梦想就在眼前唾手可得时,她又看不上了。

她想出国学习几年后再回来,学习欧美最新的流行唱法,就如当年去广州接触最流行的音乐一样。


90年代前后出国并不容易,需要担保人。

但金炜玲的签证还没办下来,担保人突然车祸身亡了。

她的出国梦还没开始就破碎了。

此时,如果她再主动联系前线歌舞团,可能人生又会是另一番景象。

但她却拉不下面子来,去求得一份安稳的工作。

再加上商演不断,这种完全没有压力的生活,令她不愿意去做改变。

当然,她最担心的还是进团后,会不会又遭到不公平待遇。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

不久,金炜玲的一位朋友在苏州开了一家夜总会,请她去捧场驻唱三天。

碍于朋友的面子,金炜玲去了。

苏州的歌迷特别热情,金炜玲每唱完一曲,台下都是欢呼声四起,送花的,送花篮的,扔小费的,每次金炜玲都要多唱两三首歌才能下台。

金炜玲在苏州夜总会驻唱的消息很快传开,一传十十传百,夜总会夜夜爆满,很多观众从附近的无锡,上海等地赶来,只为一睹金炜玲的风采。


放着这么大一颗摇钱树,朋友哪里舍得她走,在朋友的一再挽留下,金炜玲留下了,并在这里遇到了爱情。

此时的毛阿敏,不仅是总政歌舞团的独唱演员,还是春晚的常客了。

《渴望》《今夜星光灿烂》《都是一个爱》等歌曲,让她在全国家喻户晓,也奠定了她的歌坛的位置。

不仅如此,她还荣立了一个三等功,两次获得“全国十佳歌手”奖。


几年时间,金炜玲与毛阿敏之间的差距,已经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遇人不淑

金炜玲在朋友的夜总会驻唱了两年,在这期间,她认识了后来的丈夫林金一。

认识金炜玲时,林金一还是南京音乐学院的一名学生,寒暑假来夜总会打工。

每次金炜玲唱男女对唱的情歌时,都是林金一在台上伴唱。


时间一长,金炜玲对这个小伙子有些另眼相看了。

林金一是苏州人,经常从家里带一些家常菜给金炜玲,这让孤身一人在外的金炜玲特别感动。

夜总会白天休息,晚上才上班,林金一趁着白天休息时间,带着金炜玲把苏州好玩的,好吃的地方尝了个遍。

金炜玲下班比较晚,但不管多晚,林金一都会把她安全送到宿舍才离开。

他们之间相差15岁,却有说不完的话。

林金一喜欢向金炜玲请教一些唱歌方面的技巧,而金炜玲则从林金一那里,学到了很多她接触不到的专业性的东西。


在夜总会,他们互相帮助,相互关心,很快关系就不一般了。

1994年,37岁的金炜玲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和22岁的林金一结婚了。

一年后,女儿出生了。

金炜玲和林金一要熬夜演出不说,经常是四海为家,孩子带在身边不方便,金炜玲只好将孩子送到上海,让父母帮忙带。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留下了这对夫妻的歌声,他们过着无拘无束的日子,快乐而简单。


1999年,厌恶了漂泊日子的金炜玲,决定拿出多年的积蓄,在丈夫的家乡苏州开一家饭店。

但谁能想到,这个饭店,会是埋葬她婚姻的坟墓。

高档的装修,优雅的环境,可口的饭菜,再加上金炜玲夫妇的名人效应,饭店一开业就宾客满堂。

不久,远在东南亚演出的林金一,也回来和妻子一起经营饭店。


金炜玲把女儿也接到苏州,一家三口终于团聚了,幸福似乎在向这个家庭招手。

久归的游子回到家乡,自然少不了和往日的同学朋友聚会。

林金一多年在外演出,他一回到苏州,就受到了很多同学的热情招待。

林金一是个豪爽的人,同学朋友邀请,他有求必应。

明明是别人请客,到最后买单却是他。

金炜玲开的酒楼,也就成了他们聚会的主要场所。


朋友聚会,是林金一买单,朋友的朋友来吃饭,只要提前打过招呼,林金一也是大笔一挥免单。

这样做生意,一两天还可以, 时间长了这饭店就开不下去了。

为这事,金炜玲和林金一没少吵架,但吵归吵,林金一却不改。

多年的感情,就在这一次次的争吵中,越来越淡。

2001年,金炜玲一气之下提出了离婚。


酒楼她不要,苏州的房子车子她也不要,她带着几十万的存款,和女儿回到了上海。

事业不顺啃老十几年

金炜玲提出离婚,只想快点摆脱林金一,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女儿的抚养费,她都不计较,这也为她以后的生活悲剧埋下了伏笔。

没有收入却要养活女儿和自己,这令从来没有经济压力的金炜玲,头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

为母则刚,为了给女儿更好的生活,金炜玲想到了复出。


尽管她这些年一直活跃在舞台上,但却离歌坛越来越远了。

此时流行歌手一年的收入,金炜玲商演一年还不到他们的一个零头。

进囗零食店

她去了北京寻找机会,但离开歌坛太久,很多人已经不认识她了。

再者,歌坛新人辈出,已经四十多岁的金炜玲,不管是在年龄上,还是在专业上,都不及歌坛新秀。

她又转战东南亚,希望那里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同样以失败告终。


花完了仅有的几十万,金炜玲不得已又回到了上海,住在弟弟家。

奔波多年却还要寄人篱下,事业失败后的金炜玲不知有多沮丧。

同时,她还要忍受弟弟的冷言冷语。

弟弟将她今天的一切,归结为是她咎由自取。

当年,弟弟给他介绍了一个美国富豪,金炜玲对这个富豪也有好感,但最后因为有人说她是傍大款,她就把别人蹬了。


她不出去找工作,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天不见人。

和女儿的开销,全都要靠父母和弟弟。

这个状态,弟弟和弟媳妇肯定看不过,有一次,金炜玲和弟弟因为生活琐事吵了起来。


心中本来就有气的弟弟,甩了姐姐一巴掌,这一巴掌,把她打得轻微脑震荡

这件事发生后,父母拿出退休金,在外面帮母女俩租了一套房子。

担心金炜玲以后没有退休金,父母又帮她买社保。

四口人的生活,全靠金炜玲父母的一点退休金。

要生活要交社保还要租房子,偶尔还要跑医院,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人到晚年,没想到最引以为傲的女儿,会过成今天这个样子。

可女儿再不堪,他们都不能扔下不管啊。

老俩口除了照顾外甥女的生活,还要照顾金炜玲的情绪,她患上了较严重的抑郁。

有一次,金炜玲恍惚间爬到了窗台上,被女儿一把抱住了双腿。


金炜玲回头一看,女儿泪眼娑婆,父母一脸既关切又心痛地望着她。

金炜玲一下子清醒了。

不为别的,为了最亲的人,她都要勇敢地活下去。

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金炜玲决定出去工作。

找不到工作,她就放下身段,去做家政 。

哪怕经常被雇主认出,金炜玲也比较坦然了。

在生存面前,面子有时真不值一提。


金炜玲的生活终于恢复正常了,虽然工资微博,却也多少缓解了一些家庭的经济压力,而县且她的精神很好。

那段时间,是父母脸上笑容最多的时候。

在朋友的帮助下,金炜玲开始慢慢有了一些演出的机会。

有一次,金炜玲和费翔等人同台演出,被台下的观众认出。

演出结束后,很多热心的歌迷围上来,询问她这些年去哪里了。

金炜玲激动得泪流满面,这么多年过去了,歌迷还没有忘记她。

再次复出

2010年之后,各种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很多过气明星再次爆红,让金炜玲再次萌生了复出的想法。


恰在这时,《中国好声音》向她发出邀请。

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当《绿叶对根的情意》音乐缓缓响起时,金炜玲铿锵有力的响彻大厅。

观众席上已有观众认出了她,可惜的是,四位导师都没有为金炜玲转身。

次年,金炜玲又参加了《中国梦想秀》,而她的梦想,居然是出一张专辑留给女儿,弥补这些年对女儿的亏欠。


曾经红极一时的歌坛一姐,沦落到要靠别人出专辑,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金炜玲放下过去的一切,接受各路媒体采访,细数自己这20年来的心酸路。

哪怕在舞台上大打情怀牌,但属于金炜玲的那个时代,终究已成为过去。

她的复出,虽然引起了一些歌迷的回忆,却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浪花。

相反,不少观众觉得她大曝当年的往事,而且性格太刚直,有失体面。


而金炜玲80岁的妈妈也上节目,明确表示反对女儿复出。

妈妈的担心很实际,她担心女儿万一复出失败接受不了,会对她的心理造成伤害。

说到底,妈妈是担心女儿受不了打击,再次抑郁。

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使妈妈已经八十多岁了,还是要为五十多岁的女儿担心。

但显然,唱歌是金炜玲执著了一辈子的事业,不会这么轻易放弃了。


2016年,金炜玲的个人演唱会在上海的兰心大剧院举行。

场内座无虚席,观众清一色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

在歌迷的帮助下,迟到近30年后,金炜玲终于圆了自己的“个唱梦”。

女儿是父母养大,社保是父母帮忙交,房租父母负担,金炜玲的人生,实在令人唏嘘。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金炜玲的悲催人生,大都是拜性格所赐。


电视剧《天道》中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当金炜玲遭到不公时,她没有去积极争取,而是消极面对。

如果她拜谷建芬为师,或是在谷建芬的帮助下,拓展一下自己的人脉,可能又是另一番人生。

如果出国梦破碎后,她能放下面子,再去前线歌舞团,那她今天即便比不上毛阿敏在歌坛的位置,恐怕也比她差不到哪去。


可她为了面子,为了安逸的生活,选择了随波逐流,最终在时代的车轮下,沦落为啃老一族。

在面对婚姻问题时,她率性而为,最终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女儿,更令父母无法安享晚年。

她太在意外界的声音,而倔强的脾气,也令她的歌唱之路越走越窄。

金炜玲曾说:我不图名,不图利,只想在歌坛有一席之地。

但这个一席之地,从来都是自己委曲求全争取的,而不是别人恩赐的。

今天回头看金炜玲和毛阿敏的人生,一个拿着两千多的退休金,一个亿万富豪 ,区别之大,实在令人唏嘘。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