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群主要求(小区闲置物品转让的坑你踩过吗?)

撰稿/摄影 云南老年报 杨蕾 编辑 徐敏

如今很多老年人家庭都有一个普遍的困顿:家中积累的物件越来越多,找不到地方处理;需要的用品没地方放,想买而不敢买……由此衍生出了“闲置物品转让”这种“变废为宝”的处理方式,可事实真有看起来那么美吗?这不,市民唐华就碰了一鼻子灰。


贴在电梯口的入群通告

起因:为帮老人处理闲置物品进群

唐华的父母家中堆放着很多老物件无法处理,一次闲聊中,二老让唐华想想办法处理一下。想到自己曾在所在小区电梯口看到过一张所谓“小区业主自建闲置物品转让群”的通告,唐华便建议老爸先去找找小区里有没有闲置物品转让群,找途径把自己家多出来的用品交换出去,腾出家居的空间来。

结果老爸倒是干脆“:我们小区没有,不如你直接进那个群,我们把要处理的物品拍照发给你,你帮我们处理不就行了?”想想也有道理,年轻人处理这些事情应该不费力气,于是唐华回到自家小区,在电梯口扫码入群。

扫码以后,并没有直接入群,而是要先添加一个叫“爱心小妹妹”的个人微信,再由群主拉进群。进群后,唐华发现里面的群员并非全是自家小区的,而是这个城市里各个小区的都有。唐华当时还挺高兴,心想“:范围广,能置换的机会应该更多,还能多些选择。”可一周后,唐华非但没有帮父母置换出一件用品,反而退了群。

感慨:转让群变成跳蚤旧货市场

原因是什么呢?首先群友们的素质不高,常常出现网络“围殴”事件。有人晒出一套沙发来,想以某个价卖出去,结果群里很快有人开怼“:你想钱想疯了吧,这种沙发还要卖那么高的价!”想出手沙发的人气不过,甩出一段言辞粗糙的对骂,引来更多人在群里吵嚷,群消息可以短短几秒钟就叮咚十几下,实在烦人。

其次,大家把闲置物品转让群当成了跳蚤旧货市场,拿出来置换的用品大都太过破旧,无法促成有效的置换转让。有人说想要置换一辆儿童自行车,拿出了自家的一张电脑桌,有群友发图回应,可图上的儿童自行车“四肢还不健全”,一边脚踏直接没了踪影……

再次,交换过程没有第三方监管。群里曾有两个人达成家具置换意愿,可是关于谁付快递费的问题不欢而散,一方认为自己应该先收到快递费才能发货,另一方质疑如果对方收了款不发货怎么办。江湖一片乱麻麻,可是群主却从不出来维护群里秩序,反而是频繁在私信里推销自己代理的手消用品,忙得不亦乐乎。

转让群需要什么条件

建议:还不如家庭间共享补缺

在唐华看来,这种自建的置换群对于单身租房户更为适用,因为他们可以快速发出信息获得反馈,购置一些简单用品,不必太讲究,反正一搬走,房东也会扔了这些物件。但是对于老年人就不太适宜——老年人想要置换的用品在款式上可能不新颖,尽管质量很好,但是没市场。唐华的老爸曾想把一个实木衣柜置换出去,没人识货,觉得价高。后来,唐华通过“咸鱼”这个出售二手用品的平台帮父母处理了一些用不上的物品,谈不上赚钱,就当借助网络搬空家里的一个角落。

为了避免购物上的浪费,还是建议大家加强自控,不要冲动消费,同时父母与儿女可以在家庭群里定期发布闲置物品信息,在家庭之间实现共享与补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